我们都知道,宋代是文人的天下,整个朝代一直都是文强武弱。但他却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他就是在文坛上大名鼎鼎的辛弃疾。殊不知,辛弃疾年轻时武功高超,自己就能拉起一支2000多人的抗金起义军队伍,手刃叛变的起义军将领,更让人震惊的是,他23岁时曾在金兵的大营里赤手生擒叛徒平安回宋,你说他年轻时牛不牛?
(一)辛弃疾简介
出生于武术世家,父亲早逝,从小跟着祖父辛赞长大。他天生聪慧,少时师从名师刘瞻,因此打下坚实的国学基础。但他感兴趣的却不是诗词歌赋,而是武艺搏击。因自带武术基因,少年时便刀枪剑戟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我们学过他的词作:里面的”醉里挑灯看剑“,”金戈铁马“等都是他自己真实的经历。
(二)辛弃疾手刃叛变的起义军将领义端
金兵入侵南宋,沿途一路烧杀抢夺,民不聊生。当时涌出了很多抗金武装运动。其中人数最多,声势最大的是首领耿京创建的太平军。辛弃疾深怀民族仇恨,知道凭自己拉起的2000多人队伍寡不敌众,于是带着自己的队伍加入太平军。其他的小众队伍也陆续投奔太平军,太平军实力大增,一度壮大到25万人。
辛弃疾积极为太平军网罗人才,说服自己的旧相识义端和尚带领手下1000多人加入太平军。但知识分子义端认为统帅耿京是个农民没文化,心里看不起耿京,两人矛盾重重。一天,义端无故失踪,辛弃疾掌管的义军大营也不翼而飞。耿京断定辛弃疾和义端是一伙的,两人狼狈为奸,于是大怒,下令杀了辛弃疾。辛弃疾为人仗义,在起义军里口碑不错,很多将领为他求情。辛弃疾请求耿京给他3天时间抓回义端,讨回印信,耿京同意了。
辛弃疾仔细分析了一下,知道义端拿着印信投奔金军去了,便快马加鞭往金兵营方向赶,果然在半路上追上义端并质问他为何盗取印信叛变,一番理论后义端尝试求情保命,辛弃疾气愤之极没给他任何机会。在义端想要骑马逃跑时,辛弃疾胯下骏马一跃而起,顺势拔剑前刺正中义端后心,义端一剑毙命。辛弃疾砍掉义端人头回起义军复命。通过义端这件事,耿京知道辛弃疾不仅衷心耿耿,而且文武双全有勇有谋,于是军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交给他处理。
(三)辛弃疾最光辉的壮举,赤手生擒叛徒张安国
尽管手刃义端,但辛弃疾深知,仅凭起义军的力量难与金军抗衡,便建议耿京携20多万人的队伍投奔国家,耿京被他的慷慨陈词所打动,召集手下的将领商议此事,大家统一意见决定归宋。于是耿京派贾瑞和辛弃疾携带9名随从往江南方向赶,谒见宋高宗。宋高宗听到20多万大军归附,非常高兴,慷慨地为太平军将领加官晋爵。得知这个结果,贾瑞和辛弃疾特别兴奋,顾不得休息马不停蹄往回赶,想把这个好消息早些告诉起义军。
令辛弃疾没想到的是,在他离开不到1个月的时间,起义军那边竟然天翻地覆,已经不复存在。原来,在金政府高官厚禄利益引诱之下,起义军人心涣散,走得走,逃的逃,投降的投降。太平军将领张安国等,为了贪图私利,邀功请赏,合谋杀害了耿京,叛变投敌。辛弃疾不禁痛心疾首,义愤填膺,他不知没有了起义军队和将领,如何向朝廷复命!
辛弃疾心里愤愤不平,一心想报仇雪恨。他向海州首将借了50位英勇之士到金兵营锄奸。这是 一个异常危险的举动,当时张安国已经被金国·任命为济州知府,济州是金国重镇,金国在那里驻有重兵把守。辛弃疾没有畏惧,他和王世隆等率领50铁骑,趁夜色快马加鞭赶往济州。张安国做梦也想不到,辛弃疾到金兵营找他,是来报仇雪恨的!当时他正在设宴,听到手下通报辛弃疾求见,还以为辛弃疾走投无路投奔他呢。
济州的士兵大多是耿京的部下,对辛弃疾毫无防备。还没等张安国打声招呼,一把冷剑便架在了张安国脖子之上。只见辛弃疾动作利落,右手拿着剑,左手将张安国轻轻提起,向身后一扔,吩咐骑兵把他绑了。眨眼之间,张安国就被缚在马。成为俘虏。等济州士兵反应过来,张安国已经束手就擒。辛弃疾回去的路上历经艰险,把张安国交给朝廷审判。宋高宗下令将张安国斩首并示众3日,以儆效尤。
辛弃疾仅带领50骑兵深入5万敌军中轻松缚取其主帅,这在当时和后世都堪称传奇。当时他年仅23岁。可见他年纪轻轻就才华横溢,文武双全,不仅是我们熟知的文学巨匠,也是一位衷心耿耿的爱国将士,一位金戈铁马的抗金英雄。
魏无忌(约公元271年-349年),字少卿,是中国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他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魏无忌在晋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魏晋之际,一时之杰”。魏无忌在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早年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曾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剿灭盗贼等战事,屡次立下战功
2025-05-01 02:29:43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无忌,因礼贤下士大量招收人才,门客可达三千人,同时他也有打仗的经验。他曾多次帮助赵国打败秦国,并主张合纵抗秦,这样一个人才为何会到晚年抑郁而终呢?不受待见魏无忌又被称作为信陵君,他和田文、赵胜和黄歇并称为“四君子”,他出身魏国贵族。同时他也是魏安厘王的弟弟,等到安厘王即位以后才
2025-05-01 01:14:59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唐朝时期女性的地位非常之高,不仅可以嫁给自己喜欢的人,甚至还可以在婚前谈恋爱,要知道这在清朝的时候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说唐朝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朝代。与此同时在这个朝代当中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女性,尤其是武则天成为皇帝这件事情就足以见得唐朝是一个非常包容开放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讲究男女平权的朝代。当然了,在
2025-04-30 02:32:25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向赵进攻,围困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图-长平之战后秦军攻势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往救,又慑于秦的恫吓,命军队驻扎在边界按兵不动。情急之下,魏信陵君急于救赵,窃符救赵,假传君令杀了魏将晋鄙,解除了邯郸之围,从此信陵君确立了在各国中的强大影响力。时隔50年,公元前20
2025-04-30 01:44:1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