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中国历史人物之——老子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8 09:03:39    


老子,姓李,名耳,字窮(dān音耽),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他的生卒年代不详,历代学者们作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看法还不完全一致。据史书记载,他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古礼等方面的学问,因此有人推知,他大约生于公元前五八〇年(周简王六年)左右,卒于公元前五〇〇年(周敬王二〇年)左右。也有人认为孔子请教老子的说法不一定可靠。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晚年,看到周王朝日渐衰落,就西出函谷关走了。经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对他说:“您这就要隐去了,请把您的见解学说给我写下来吧。”老子就写下了上下两篇共五千多字的著作,阐述了他所谓道德的本意,这就是著名的《道德经》。因作者是老子,故该书又名《老子道德又一说他名重耳, 字伯阳,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正义》。经》,或经称《老子》。书写成之后,他就走掉了,后来就不知下落了。

《老子》这部书是用韵文写成的,是一部富有哲理性的著作。书中没有引用西周以来官方的典籍,却吸收了一些民间歌谣,有些地方可能混入了战国时人注解的文字,但整个看来,大致可代表老子的思想。

老子提出了“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什么是“道”呢?他解释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意思是说,有一个混然一体的物质,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存在着,它看不见,摸不着,独立地存在,按照一定的规律循环运行着,万物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万物之母。我不知如何称呼它,给它起个名字叫“道”。“道”才是最根本的东西,是产生整个物质世界的总根源。老子还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以地为根据,地以天为根据,天以道为根据,道以自然为根据。

老子还看到,事物的存在彼此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就是说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等等,都是对立的统一,一方不存在,对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他还认识到事物的发展都是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是福的前提,福又含有祸的因素,它们是互相转化的。祸可以变成福,福也可能变成祸。从这一原则出发,他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刚强和进取。他说,“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他看到草木的幼苗虽弱小,但它可以成长、壮大、坚强,等到接近死亡的时候就僵硬枯干了。“柔弱胜刚强”,他认为人们应当处在柔弱的地位,这样才能不致败亡。

老子还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他认为,百姓之所以难治理,就是因为统治者太贪,对人民剥削,压榨太甚所致。他指出,统治者过重地剥削人民,是人民遭受灾难的根源。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又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竿。”统治者的宫殿修治得漂亮,可是老百姓的农田荒芜了,仓库空虚了;统治者穿戴华丽,佩着利剑,吃得肥饱,多贮钱财,这些人就叫做强盗头子。

老子在养生方面给我们的提示:“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人要尽其所能的吸收大自然给予的恩惠,尽量少的消耗,补充的多,消耗的少自然会长寿。

老子在治理国家方面指出:对人民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人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要让人们的思维单纯一些,吃得饱穿得暖,身体强壮。人民的生活水平高了,幸福指数就高,丰衣足食的社会就会稳定,那些不怀好意的所谓“智者”就不敢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国家制定的规则是正确的,执法人员没有知法犯法的机会时,国家就没有治不好的了。



相关文章

武则天为什么能当皇帝?此后为什么再也没有女皇帝了?

根据《旧唐书》记载,袁天罡曾周游天下,偶遇杨夫人,见她家贵气冲天,于是好奇提出要看她孩子的面相。当杨夫人抱出尚在襁褓的武则天时,袁天罡给予了高度评价:“龙睛凤颈,贵之极也。”说完这话,他又捋着胡子摇了摇头,轻声在杨夫人耳边说:“若是女孩,将来必为天子。”武则天长大后,居然一语成谶。她虽然称帝之路历经

2025-04-29 01:27:15

武则天称帝后,坐拥4大男宠,为何他们没能让女帝诞下皇子?

“巾帼英才扭乾坤, 一代女皇绝古今。”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的英雄人物和君主王爵。众所周知,在那个封建传统的社会背景之下,能够担任重任并且走上登上皇位的只有古代的男子。而且,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女子的权力往往都是被剥夺和压迫的。更别说能有机会出人头地。绝大多数的女子都依附男人生活。然而,一直到了

2025-04-29 01:20:05

皇权之路,武则天的强力统治,大臣如何在紧张政治氛围中求生存?

在追逐皇帝的宝座的残酷角逐中,武则天为了确保她登上这一至高无上的位置,不仅要应对朝中的异党,还需处理叛乱带来的混乱。她铁腕而果断地清除异己,将权谋之手伸向了李氏宗室,一场残酷而不可避免的权谋之战正式展开。恐怖政策武则天深知政权的不稳定性,于是她将目光转向了李氏宗室。在权谋的旋涡中,她冷酷地痛下杀手,

2025-04-29 01:18:48

大败秦军三十万,信陵君不但未能风光无限,反而郁郁而终?

秦庄襄王二年,上将军蒙骜率领30多万秦军大举东进,终败于信陵君斡旋下的六国合纵。然而胜秦之后,本该风光无限的信陵君却再次被罢,郁郁而终。秦庄襄王就在秦军战败的此年冬天,被贬黜的行人府长官王绾便带着丞相吕不韦的殷殷嘱托出使魏国了。王绾此行的目的很明确,编造谣言,用间魏国君臣,陷害信陵君,为秦国日后东出

2025-04-29 00:44:00

战国传奇:信陵君微服访贤士,魏如姬舍身救信陵

战国传奇:信陵君微服访贤士,魏如姬舍身救信陵斯时,赵国有一处士毛公,隐居于博徒;有一处士薛公,隐居于卖酒之家。信陵君素闻其贤名,派朱亥授命访之,二人匿不肯见。忽一日,信陵君跟踪二人,知毛公在薛公之家,不用车马,单派朱亥一人跟随,微服徒步,假作买酒之人,直造其所,与二人相见。二人刚据垆共饮,信陵君遂直

2025-04-29 00:06:0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