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也必有圣人出。
春秋时期的孔子出生于鲁国(今山东曲阜),在艰难困苦中,创立儒家学派,修订《六经》,功成名就,成为一代“文圣”,被誉为“大成至圣先师”。
历史上的这位集大成者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没有想到,与其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东方和西方,随后出现了两位光彩夺目的圣贤,与其齐头并进:一位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李耳,一位是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关于老子李耳和乔达摩-悉达多,熟悉四大名著《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以及爱好民俗文化的读者,马上会联想到两位大咖级的神仙大佬——太上老君和如来佛祖。
没错,民间神话传说和道、佛神仙体系里,太上老君的原形化身就是老子李耳,如来佛祖的原形,正是乔达摩-悉达多,又名释迦牟尼佛。
儒、道、佛三教的创始人,历史上都确有其人。
“鸿元初判道为先,常有常无得自然。紫气东来三万里,函谷初度五千年。”、“不二门中法更玄,汞铅相见结胎仙。未离母腹头先白,才到神霄气已全”。
关于老子的介绍,封神神话里称其是鸿钧老祖的大徒弟,也是一位混元大罗级别的金仙。
相传,老子在母亲的怀里呆了72年,最后出生在一棵李子树下,生下来便能说话,头发全白。
西游神话里,太上老君以“三清”之一——太清道德天尊的身份,出现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会、孙悟空大闹天宫、安天大会等三界主要活动中。
历史上,老子比孔子年长20至30岁左右,祖上系周朝史官世家,他后来曾长时间担任周朝洛阳守藏室官吏,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因此学问渊博,观点深厚且独特,对当时的《归藏》、《易经》等国学典籍十分熟悉。
东周王室内乱后,老子决定辞官归隐,留下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经典著作后,西出函谷关不知所踪。
据史料考证,老子的“道”和“无为而治”等思想,正是受了《归藏》易的启发,源自于群经之首《易经》的“阴阳太极”理论。
老子道家的兴起与发展,对西汉的兴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春秋时期,孔子生活在一个奴隶制日益衰败,地主阶级正在兴起,社会矛盾加剧的时代,他感到世风日下,就主张用周礼来匡正天下,为此,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到处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
孔子知道老子是一位极有学问的长者,便来到洛阳向老子求教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两位圣贤的这次见面,史料中曾有所记载,但并没有文字谈到双方交流的具体内容。
据说,老子很客气地接待了孔子,当孔子希望老子在周礼方面得到更多的知识赐教时,老子考虑了一番,颇为语重心长:您所提到的,其人尸骨早已腐烂,只有他讲的话还在啊。再说君子,形势对他有利时,他就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形势不利时,他就会穷困潦倒,蓬头垢面,一无所为。
见孔子听得很认真,老子继续说:我听闻,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把他的财产藏起来,好像一无所有;道德高尚的君子,外表却显得糊涂愚昧。要您去掉娇骄之气、欲望、志向和爱好,这对于您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我所告诉您的,就是这么多。
如果还原孔子与老子见面时的场景,可见两个人接触时间并不算长,交流的内容也不算多,但孔子在老子这些不冷不热、不软不硬、不疼不痒、没头没脑的话语里,却感觉到了老子的高深莫测,玄妙无比,悟出了道的玄机。
孔子的弟子,见到老师回来,就关切地询问老子是位什么样的人。孔子感慨万千地说:鸟虽能飞,鱼虽能游,兽虽能跑,我都可以用网将他们捉住。至于龙,它能乘云而上九天,我就没办法对付它了。老子他真像一条龙啊!
老子告诉孔子四个字:“盛德”、“若愚”,孔子也回应了老子四个字“老子犹龙”!
但从两位圣贤的接触中,我们也可以感觉到老子并没有深入地向孔子讲其关切的周礼。为何会这样?
是孔子崇拜周礼,主张儒家入世有为的思想;而老子对周公和姜尚创造的周礼,却并不太感兴趣,而主张遁世无为。
两个观点和思想主张都不太一样,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
《周易》泽山咸卦,上艮下兑,泽上有山,是为阴阳感应相合之象。卦辞说:咸,利贞,取女吉。
老子如龙,孔子如凤,龙凤呈祥,阴柔在上而阳刚在下,阴阳二气,相互感兴结合在一起,故咸感是亨通的,适宜坚适正道。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作为两个学问高深、思想深邃、观点独特的圣贤,面对双方不同的思想和观点,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论、纠缠或麻烦,老子不愿直接深谈,而有意间接地劝导,其实已经阐明了他的态度!
樊於期原本是秦国的将领,属于秦王的手下,之所以背叛秦国是表面上看是樊於期打了败仗,害怕秦王惩罚他,实际上是他一直怀疑秦王的身世,甚至发布过秦王嬴政并不是秦国王室后裔,而是吕不韦的私生子的檄文,这篇檄文引起了秦王嬴政的震怒。相信很多人知道樊於期是通过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荆轲临出发前向樊於期借了一件东西,
2025-01-20 01:30:45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顺治帝第三子,清朝入关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是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61年)。康熙可以说是封建王朝最有名的皇帝之一,其实后世对康熙的评价也是充满了争议。举例来说,学者阎崇年曾说“千古一帝,首推康熙。”后来易中天也曾说过“康熙皇帝统治中国60多年,我个人认为没干什么好事
2025-01-20 01:27:37康熙一生干了三件大事,成就了千古一帝!第一件事:除鳌拜,收皇室统治权。康熙八年,康熙带着他精心培养的“少年团”,以不怕虎狼的精神,在议事厅擒拿了鳌拜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接连拔起了鳌拜的党羽势力,实现了自己的真正亲政。第二件事:平三藩,集中央领导权。自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吴三桂起兵反清,至康熙二
2025-01-20 01:27:28公元前227年,荆轲为了可以达到刺杀秦王嬴政的目的,带着燕国献给秦国的城池和一个人的头颅,前往秦国觐见秦王。而带着的这个人,是秦王曾下令得到此人头颅,赏千金,甚至已经把此人的全部宗族全部屠戮。他就是曾经秦国的大将樊(fán)於(wū)期(qí)。他到底做了何事让秦王如此痛恨呢?秦国的大将,在《史记》
2025-01-20 01:16:25战国传奇:樊於期说长安君造反,蒙将军战死在太行山 话说吕不韦恨五国合纵攻秦,打算报仇,说:“合纵肇始者,赵将庞煖也。” 于是派蒙骜与张唐督兵五万伐赵。三日后,再令长安君成峤与樊於期率兵五万为后继。门客问吕不韦道:“长安君年少,恐不可为大将。” 吕不韦微笑道:“非尔所知也!” 蒙骜前军出函谷关
2025-01-20 01:16:23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