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曾巩二十年科考路漫漫,不抛弃不放弃,成就人生夙愿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1 10:19:08    

提起曾巩,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这名字不陌生,然而若在多问问是否了解其人,估摸着很多人都会茫然摇头了。

只能怪北宋文坛群星闪耀,使得曾巩这般人才亦显得存在感不强了。但事实上他的才华与实力足以跻身唐宋八大家之一,且他的老师欧阳修爱极了他的才华。

欧阳修曾说:“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曾巩)为喜。”又说,“吾奇曾生者,始得之太学,初谓独轩然,百鸟而一鹗。”因此,每每遇到好文章,若不知作者姓名,欧阳修皆一概认为是曾巩的作品,甚至还曾将苏轼和王安石的文章误认为是曾巩所作。

据传在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欧阳修主持科考,当阅到一篇他认为定得第一的好文时,他便认定这肯定是自己学生曾巩的作品,因此为了避嫌还特地将这篇文章降了个名次。谁曾想,揭榜之日才发现这篇文章竟是苏轼的作品。

可以说,当时苏轼曾巩二人的文章不相上下。但为什么最后却是苏轼获得了文坛盟主之位呢?小君认为朝鲜文学家黄玹的说法还是很到位的,他说:“北宋多大家,而法胜者莫如南丰(曾巩),以无法胜者莫如东坡。”

若以武侠来做比喻,那么曾巩便像那中规中矩,一招一式皆合师承的郭靖;而苏轼则像那无招胜有招的令狐冲,让人应对之中难以预知接下来的招式,可谓是特立独行的异类。然而正是这种异类更是让人难以捉摸,因此无招胜有招,苏轼的灵动胜过了曾巩的中规中矩。

但即便如此,曾巩生前的文名足可与文坛宗师欧阳修媲美,其弟写文章纪念曾巩时便曾说:“其所为文,落纸辄为人传去,不旬月而周天下。学士大夫手抄口诵,唯恐得之晚也。”虽说是吹捧自己的兄长,但无奈人家说的却都是实话。

但才华这般了得的曾巩其实在科考上并不顺利。

曾巩出身江西南丰曾氏,在北宋文坛这是个曾盛极一时的世家。而曾巩亦自幼聪慧,早有文名,只是在科考之路上,命运却一直不曾垂青他。

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18岁的曾巩第一次进京赶考,遗憾落榜,却收获了王安石这位同乡好友,两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自此结为一生挚友。

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曾巩的父亲曾易占带着曾巩与曾晔兄弟俩一同进京应试,像极了15年后苏家父子三人进京赶考,只是结局确是截然不同的。曾家父子三人皆落榜。然而这次科考失望之余,也并非没有收获,他的《上欧阳学士第一书》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还为曾巩鸣不平,抱怨科考不公,直言曾巩拥有绝世之才,却还要遵从“不合理”的科考标准。小君不禁揣度,欧阳修之后决心改革科考制度,或许就为了这个心爱的弟子。

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曾巩第三次赴考,依然落榜。估摸着欧阳修都心疼自己这怀才不遇的弟子,特修书宽慰他:只要肯坚持,梦想总会实现的。

屡试不应的曾巩却不曾放弃,依旧屡败屡战。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再次侍奉父亲进京,不料行至途中父亲便染病身亡。为治疗父亲,盘缠早已用尽,曾巩只得四处求助才勉强凑出银钱扶灵踏上归途。

曾巩有四个弟弟,九个妹妹,虽有一位兄长,却英年早逝。因此父亲去世后,家庭的重担便落到了曾巩的肩头。此后的十年,为了承担家庭的重担,曾巩不得已放弃了追求功名的机会,一边耕读,一边辅导弟弟和族中小辈学习,且照顾长辈。

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曾巩还需忍受着同乡人的嘲讽。早慧的曾巩成名已久,却屡试不中,同乡人便视他为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还有好事者作了首打油诗戏谑曾家兄弟:“三年一度举场开,落杀曾家两秀才。有似檐间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来。”面对嘲讽戏谑,曾巩却丝毫不在意,还“力教诸弟不怠”。

十年后,终于等到了兄弟都成长了。于是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曾巩带着弟弟曾牟、曾布,以及堂弟、妹婿等,一行六人进京赶考。皇天不负苦心人,这一次一行六人皆中进士,而曾巩在他39岁这年终于得偿所愿,与三苏成为同榜进士。多年的付出终得回报,且带领族人携手步入仕途,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

二十年科考路漫漫,虽有诸多波折,然而平和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让曾巩坚持的下来,并最终得偿所愿。

相关文章

礼贤下士智勇兼备——战国四公子之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约公元271年-349年),字少卿,是中国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他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魏无忌在晋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魏晋之际,一时之杰”。魏无忌在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早年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曾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剿灭盗贼等战事,屡次立下战功

2025-05-01 02:29:43

“战国四公子”魏无忌:他礼贤下士曾击败秦国,为何会抑郁而终?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无忌,因礼贤下士大量招收人才,门客可达三千人,同时他也有打仗的经验。他曾多次帮助赵国打败秦国,并主张合纵抗秦,这样一个人才为何会到晚年抑郁而终呢?不受待见魏无忌又被称作为信陵君,他和田文、赵胜和黄歇并称为“四君子”,他出身魏国贵族。同时他也是魏安厘王的弟弟,等到安厘王即位以后才

2025-05-01 01:14:59

战国四公子之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

武则天虽为女性荣登帝位,上位后做了哪些政绩,令天下心服口服?

唐朝时期女性的地位非常之高,不仅可以嫁给自己喜欢的人,甚至还可以在婚前谈恋爱,要知道这在清朝的时候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说唐朝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朝代。与此同时在这个朝代当中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女性,尤其是武则天成为皇帝这件事情就足以见得唐朝是一个非常包容开放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讲究男女平权的朝代。当然了,在

2025-04-30 02:32:25

魏安釐王和楚怀王,怎么看信陵君和项羽杀将夺兵权?

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向赵进攻,围困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图-长平之战后秦军攻势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往救,又慑于秦的恫吓,命军队驻扎在边界按兵不动。情急之下,魏信陵君急于救赵,窃符救赵,假传君令杀了魏将晋鄙,解除了邯郸之围,从此信陵君确立了在各国中的强大影响力。时隔50年,公元前20

2025-04-30 01:44:12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