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曾巩,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这名字不陌生,然而若在多问问是否了解其人,估摸着很多人都会茫然摇头了。
只能怪北宋文坛群星闪耀,使得曾巩这般人才亦显得存在感不强了。但事实上他的才华与实力足以跻身唐宋八大家之一,且他的老师欧阳修爱极了他的才华。
欧阳修曾说:“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曾巩)为喜。”又说,“吾奇曾生者,始得之太学,初谓独轩然,百鸟而一鹗。”因此,每每遇到好文章,若不知作者姓名,欧阳修皆一概认为是曾巩的作品,甚至还曾将苏轼和王安石的文章误认为是曾巩所作。
据传在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欧阳修主持科考,当阅到一篇他认为定得第一的好文时,他便认定这肯定是自己学生曾巩的作品,因此为了避嫌还特地将这篇文章降了个名次。谁曾想,揭榜之日才发现这篇文章竟是苏轼的作品。
可以说,当时苏轼曾巩二人的文章不相上下。但为什么最后却是苏轼获得了文坛盟主之位呢?小君认为朝鲜文学家黄玹的说法还是很到位的,他说:“北宋多大家,而法胜者莫如南丰(曾巩),以无法胜者莫如东坡。”
若以武侠来做比喻,那么曾巩便像那中规中矩,一招一式皆合师承的郭靖;而苏轼则像那无招胜有招的令狐冲,让人应对之中难以预知接下来的招式,可谓是特立独行的异类。然而正是这种异类更是让人难以捉摸,因此无招胜有招,苏轼的灵动胜过了曾巩的中规中矩。
但即便如此,曾巩生前的文名足可与文坛宗师欧阳修媲美,其弟写文章纪念曾巩时便曾说:“其所为文,落纸辄为人传去,不旬月而周天下。学士大夫手抄口诵,唯恐得之晚也。”虽说是吹捧自己的兄长,但无奈人家说的却都是实话。
但才华这般了得的曾巩其实在科考上并不顺利。
曾巩出身江西南丰曾氏,在北宋文坛这是个曾盛极一时的世家。而曾巩亦自幼聪慧,早有文名,只是在科考之路上,命运却一直不曾垂青他。
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18岁的曾巩第一次进京赶考,遗憾落榜,却收获了王安石这位同乡好友,两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自此结为一生挚友。
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曾巩的父亲曾易占带着曾巩与曾晔兄弟俩一同进京应试,像极了15年后苏家父子三人进京赶考,只是结局确是截然不同的。曾家父子三人皆落榜。然而这次科考失望之余,也并非没有收获,他的《上欧阳学士第一书》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还为曾巩鸣不平,抱怨科考不公,直言曾巩拥有绝世之才,却还要遵从“不合理”的科考标准。小君不禁揣度,欧阳修之后决心改革科考制度,或许就为了这个心爱的弟子。
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曾巩第三次赴考,依然落榜。估摸着欧阳修都心疼自己这怀才不遇的弟子,特修书宽慰他:只要肯坚持,梦想总会实现的。
屡试不应的曾巩却不曾放弃,依旧屡败屡战。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再次侍奉父亲进京,不料行至途中父亲便染病身亡。为治疗父亲,盘缠早已用尽,曾巩只得四处求助才勉强凑出银钱扶灵踏上归途。
曾巩有四个弟弟,九个妹妹,虽有一位兄长,却英年早逝。因此父亲去世后,家庭的重担便落到了曾巩的肩头。此后的十年,为了承担家庭的重担,曾巩不得已放弃了追求功名的机会,一边耕读,一边辅导弟弟和族中小辈学习,且照顾长辈。
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曾巩还需忍受着同乡人的嘲讽。早慧的曾巩成名已久,却屡试不中,同乡人便视他为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还有好事者作了首打油诗戏谑曾家兄弟:“三年一度举场开,落杀曾家两秀才。有似檐间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来。”面对嘲讽戏谑,曾巩却丝毫不在意,还“力教诸弟不怠”。
十年后,终于等到了兄弟都成长了。于是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曾巩带着弟弟曾牟、曾布,以及堂弟、妹婿等,一行六人进京赶考。皇天不负苦心人,这一次一行六人皆中进士,而曾巩在他39岁这年终于得偿所愿,与三苏成为同榜进士。多年的付出终得回报,且带领族人携手步入仕途,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
二十年科考路漫漫,虽有诸多波折,然而平和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让曾巩坚持的下来,并最终得偿所愿。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真是糊涂蛋一枚,自己无德行,也没本事,单凭关系上位博得“平原君”之荣号,还大摇大摆地显耀楚国,真是不知羞!司马迁评价他“利令智昏”,一点不假。就是为了贪图上党那点蝇头小利,竟信了冯亭的邪说,给赵国带来几近灭国祸患,这是罪,而因为他是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不但没获罪,还
2025-09-10 04:21:25霍去病这个青年名将在历史上一直拥有极高的人气,一是因为少年天才的人设本就讨人喜欢;二是因为他鬼斧神工的军事表现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三是因为他英年早逝留给了世人无限的惆怅和遐想。但是,也有很多人对霍去病表示不服,同样是几年义务教育出来的,凭什么他就这么优秀呢?不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姨丈、好舅舅、好姨妈吗?
2025-09-10 03:16:13导读讲述了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之间的友情和背叛,以及孙膑的反击故事。两位昔日知己好友最终变成宿敌,孙膑在友情破裂后选择了反击,最终击败了庞涓。想知道他们之间友情的起起落落以及最终的结局?继续往下看!战国时期的友谊孙膑和庞涓是战国时期的两位杰出军事家,他们之间还有着师兄弟的关系,是彼时彼刻最为杰出的军事
2025-09-09 00:51:07“太后母临天下,当示至公,不可私于所亲……独不见吕氏之败乎?”原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朝会的太后武则天没想到自己平时颇为信任的宰相裴炎竟然站出来向自己发出了如此激烈的言论。而对于站在台下的裴炎来说,面对权势日益上升的太后自己这一步迈出就没有回头路了,虽千万人吾往矣!河东裴氏,当世望族裴炎出生于河东裴氏中
2025-09-09 00:31:06吕不韦短短几十年的人生过得是相当的精彩,他最初是个商人却没有想到自己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成为一名相当有名气的成功企业家; 他后来赌注似的试水政治,又没想到这次高风险的投资换来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和地位。不管在政坛还是在商圈,吕不韦都能够如鱼得水,胆识、精明、伶俐他具备了成功的政治家和商人所
2025-09-08 00:42:55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