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姓李,名重耳,字聃,又字伯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人。作为《太平广记-神仙传》浓墨重彩介绍的第一个神仙,老子的出身及功德都不同凡响。
老子天生贵相,面色黄白,眉毛很美,额头宽广,大眼长耳,方口厚唇,两根鼻骨,三个耳孔。当前流传的老子画像只能描绘其相貌之一二。
老子画像
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尊之为始祖,唐太宗自认李氏皇族为老子后人,此后,唐高宗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追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老子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太上老君了。
据传老子所创的道术有炼丹术、酿酒术,服之均可成仙;另有行气炼形、消灾抓鬼、压胜之术等道法,流传下来修道书籍930卷,符书70卷,这些都是后世道家的经典道具,也是如今修仙小说的重要修行体系之一。
01 李姓由来
老子为天地之精魄,本就是神仙。至于老子为何姓李,有多种不同说法。
传闻一,他母亲看见空中大流星飞过后怀孕,因为流星显灵于李家,所以老子生下后姓李。
传闻二,其母怀孕七十二年,剖开左腋生下老子,出生即白发白须,所以取名老子。
传闻三,老子无父,随母姓李。
传闻四,老子出生于李树之下,落地能言,指着李树说:”就用它做我的姓吧。”
02 老子是神仙还是凡人?
传言,老子的本尊生于开天辟地之前,起源于无始,又名太上,为万道之先。老子在上三皇(指天皇元始天尊,地皇灵宝天尊,人皇道德天尊)时是玄中法师,下三皇时是金阙帝君,伏羲氏时是郁华子,神农氏时是九灵老子,祝融时是广寿子,黄帝时是广成子,颛顼时为赤精子,帝喾时为禄图子,尧时为务成子,舜时为尹寿子,夏禹时为真行子,殷汤时为锡则子,文王时为文邑先生……如此这般,共81个化身,老子只是其化身之一,甚至有人说释迦牟尼亦为老子的化身。
对此,晋代的道教思想家葛洪(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有不同看法,他曾说:“自开天辟地以来就有道术,修炼道术的人从无间断,数不胜数。从伏羲以来,到夏、商、周,每代都有道家名人,为何总是只提老子这一位呢?老子只是得了道家精髓之人,却非神仙异类。”
又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周守藏室之史也”,守藏史是周藏书室之史。同时,老子亦有直系后代传于世,可见老子确是凡人,至于老子是否为神仙的化身则不得而知了。
老子是道家最优秀人物,某些没见识的道士试图将其神化,以诱使后人一心向道,却不知如此神化,普通人就更没信心学习道术了。若老子只是凡人得道成仙,人们可通过学道而成仙,若老子生而为神,凡人又如何向神仙学习呢?
03 老子字“老聃”的由来
据说,老子西出函谷关时,守函谷关的令尹喜向老子请教道术。老子很惊讶,吐出舌头来半天没收回去(“聃”有“伸舌状”的含义),从此老子有了“老聃”的称号。
老子多次改名,“老聃”是其名之一。根据道家说法,每个人一生会有几次厄运,到厄运时,可通过改名字以顺应元气变化,达到改变运气、延年度厄的效果。这是道家流传千年的做法,现代社会也流行改名以换运的方法。
据记载,老子在周朝活了300多年,一生之中多次众灾会合,老子活的时间久,改名次数也多。
04 孔子向老子问道
老子和孔子是同一时期的人,老子比孔子大20多岁。据说孔子曾想向老子请教“礼”,于是先派学生子贡去拜见老子。老子对子贡说:”如果孔丘想向我请教学习,要先跟在我身边随侍三年。”后来孔子果然去拜见了老子。
某次孔子在读书,老子问其读的什么书。
孔子说:“在读《周易》,圣人都在读。”
老子说:”这本书的要义是什么?”
孔子说:”是仁义。”
老子说:“如今仁义大行其道,蛊惑人心,和扰人安眠的蚊虫无异。鸿鹄本就雪白,不必每日洗浴,乌鸦本就漆黑,不用每天染墨。天自高,地自厚,日月自光芒,星辰自有序,修道就是顺应人的自然天性,自然而然就可得道。哪里需要用到仁义呢?夫子你在背离人的天性啊!”
孔子说:”我研究六艺,讲解先王治国之道,宣传周公、召公的事迹,拜会了七十多个国君,但都不采用我治国之法。说服别人实在太难!”
老子说:” 六艺是先王时代的成果,你所修习的,都是先王时代留下的印迹,如同鞋子踩下的鞋印一般,鞋印和鞋底又有什么不同?你宣扬的先王理念和现在治国理念又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呢”
孔子从老子那里回来,三天没有说话。
子贡很奇怪地问他怎么了,孔子说:”我遇见人的思维像鸟一样飞翔,用似箭般的尖锐论点可制服它。如果对方的思维似麋鹿灵活奔跑,则用猎犬般的敏捷思路可追逐制服它。如果对方的思维像鱼一样自在嬉戏于湖海,用钓钩般的思维可捕捉。而若对方的思维缥缈如龙,遨游于太虚之中,我则无法追逐到。老子的思维就像遨游太虚的龙,我张口结舌,神思不属,不知其身在何处。”
04 尹喜得道和《道德经》由来
老子将要西出函谷关,而登昆仑山。守关的关令名叫尹喜,他通过占卜知道会有神仙从此经过,就清扫道路相迎,果然老子来了。
老子在中原从未传授过道术,他知道尹喜命定将得道,就在此停留下来。
老子骑牛出
徐甲从少年时起受雇于老子,约定每天工资100钱,老子一共欠了徐甲工资720万钱。徐甲见老子要出关远行,向老子讨要工资未果,就请人写状子要告老子。写状子的人没想到徐甲已受雇于老子200多年了,只知若索回拖欠工资,徐甲将成为大富翁,想把女儿嫁给徐甲。徐甲见女子貌美,非常高兴接受了。
尹喜收到状子很吃惊,就面见老子说了此事。
老子找到徐甲,说:”你很久之前就应该死掉的。我当初官小家贫,无人可用,所以雇佣了你。雇佣你时,将‘太玄清生符’给你,你才能活到现在,而你却要告我。我说过,到了安息国,就会以黄金偿还你的工钱,你却如此不能忍耐。”
说罢,使道术让徐甲张开嘴,太玄清生符被吐出,符上的朱砂字迹如新,而徐甲却变成了枯骨。
尹喜见状,跪下磕头为徐甲求情,愿替老子偿还其欠徐甲的工资,求老子绕过徐甲。见尹喜求情恳切且诚意十足,老子将太玄清生符扔向徐甲,徐甲立刻复活了。尹喜替老子偿还了徐甲的工资,让他离开了。
徐甲离开后,尹喜以弟子的身份恭敬侍奉老子,老子就将长生之道传授给了他。尹喜又请求进一步教导,老子再口述五千字,他认真听后,回去赶紧记录下来,这就是传世经典《道德经》。
后来,尹喜按照老子教导的方法修行,也得道成仙了。
老子曾说:“使道可献人,则人莫不献之其君;使道而可进人,则人莫不进之其亲矣;使道可告人,则人莫不告之兄弟矣;使道可传人,则人莫不传之其子矣;然而不可者,无他也,中无主而道不可居也。”而尹喜得道却归功于老子的传授,可见并非道不可传,而取决于接受者的悟性罢了。
魏无忌(约公元271年-349年),字少卿,是中国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他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魏无忌在晋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魏晋之际,一时之杰”。魏无忌在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早年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曾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剿灭盗贼等战事,屡次立下战功
2025-05-01 02:29:43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无忌,因礼贤下士大量招收人才,门客可达三千人,同时他也有打仗的经验。他曾多次帮助赵国打败秦国,并主张合纵抗秦,这样一个人才为何会到晚年抑郁而终呢?不受待见魏无忌又被称作为信陵君,他和田文、赵胜和黄歇并称为“四君子”,他出身魏国贵族。同时他也是魏安厘王的弟弟,等到安厘王即位以后才
2025-05-01 01:14:59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唐朝时期女性的地位非常之高,不仅可以嫁给自己喜欢的人,甚至还可以在婚前谈恋爱,要知道这在清朝的时候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说唐朝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朝代。与此同时在这个朝代当中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女性,尤其是武则天成为皇帝这件事情就足以见得唐朝是一个非常包容开放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讲究男女平权的朝代。当然了,在
2025-04-30 02:32:25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向赵进攻,围困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图-长平之战后秦军攻势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往救,又慑于秦的恫吓,命军队驻扎在边界按兵不动。情急之下,魏信陵君急于救赵,窃符救赵,假传君令杀了魏将晋鄙,解除了邯郸之围,从此信陵君确立了在各国中的强大影响力。时隔50年,公元前20
2025-04-30 01:44:1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