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从“老子天下第一”谈老子的智慧与从容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5 10:04:32    

老子天下第一”从何说起?

春秋时期地图

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是人类史上集中出现大思想家、大哲学家的时期,也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大爆发期。中国出现了诸子百家,欧洲出现了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佛祖释加牟尼也出现在这个时期。人类的精神底稿就在这个时期奠定了。

老子

中国的诸子百家之首,也就是最早的思想家非老子莫属了。老子大概出生在公元前571年,我们熟知的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比老子小二十岁,孔子当年去拜见老子是点头哈腰叫先生的,所以排第二的是孔子。孔子之后就如同过江之鲫,除了他们的徒子徒孙庄子、孟子、荀子、颜子、列子、墨子、惠子、韩非子等等,还出现了谋略家鬼谷子、兵圣孙子、外交家晏子、捭阖家苏秦、张仪等等各类大家。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奠定了中华的精神基础和华夏的文明底色。中华文明之所以能成为人类唯一经历数千年传承而不散的文明,与诸子百家的思想浸染与传习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诸子百家老子排在第一位,所以说“老子天下第一”是理所当然了。

“天下第一”的老子不仅仅是从时间上排第一,他的人生态度也可以称得上是第一,他的人生态度概括说就是“从容”。

老子其人史书上并没有祥细的记载,可考的只有三件事:一是曾经在周朝当过守藏史;二是接待孔子问礼;三是西出函谷关著书《道德经》。

我们仅通过知道的这三件事洞见一下老子的从容。

先说老子辞官。

老子在周朝担当守藏史多年,守藏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合在一起的一个文化机构。到五十多岁时,眼看周朝日渐衰落,便毫不恋权的辞去官职,云游天下。可见老子在面对权仕上是很淡定从容的。

其次,接待孔子问礼。

孔子仰慕老子很久,一直想当面向老子请教有关周礼的问题。到孔子三十多岁时,终于约到与老子见面。见面后,孔子向老子提出了很多社会问题,特别是感觉眼下社会礼崩乐坏,应该克己复礼,恢复以前的周礼。孔子觉得终于见到了大咖,所以侃侃而谈。

老子静静的听了孔子一番慷慨激昂的话以后,根据《史记》记载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意思就是:你说的这些人连他们的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剩下你说的他们这几句话。君子遇到好时机可以有所作为,时机不对就要韬光养晦,沉入社会。真正聪明的大富人低调不显富,德行高的人看上去大智若愚。去掉你过高的心气儿和太多的想法与志向,这种状态对你身体不好啊。我能告诉你的就是这些了。”

孔子

孔子回去后,三天不和任何人说话。后来对身边弟子说:“吾见老子,犹见龙也。”意思是老子像云中的龙一样,见首不见尾,高深莫测。

从上面老子与孔子的对话可以看出,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就不是僵化迂腐的人,不守教条,不浮躁,低调务实,从善如流。人生态度淡定从容,所以老子高寿,传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岁,估计不一定有一百六十岁,但肯定也是百岁左右的高寿老人了。

第三件事,是老子辞官以后,骑着一头青牛准备从函谷关出去到秦国发展。看来老子不是个只会读书的老学究,是很有眼光的,看到了天下的未来在秦国。老子到了函谷关,把守函谷关的官员叫尹喜,尹喜不是一般的士官,也是个有思想有见地的人,早就对老子十分仰慕。看到老子要出关,便极力劝阻。老子不听,尹喜就说要出关可以,但是你必须把你的学问都写下来,好传给后世,不然你这一走不知道多久才能再见到你了。老子犟不过,便由尹喜安排住下来,写就了千古名篇《道德经》。

函谷关

篇幅有限,我们仅摘录几句《道德经》中大家觉熟悉的句子: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治大国,若烹小鲜”等等。

老子在《道德经》中为我们留下了很多闪光的哲学思想,至今让我们受益匪浅。

仅从上面列举的第一句“上善若水”,就教会我们做人要谦逊而灵活的道理;最后一句“治大国,若烹小鲜”,更彰显出老子的思想高度与境界。两句话都充分体现出了老子活的多么的通透,多么的从容。

《道德经》不仅我们中国人学习,而且,目前有六百多种版本不同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发行量已经超过《圣经》。

《道德经》

面对现实纷繁多变的社会和激烈的大国愽弈。无论是从个人还是国家层面,读读《道德经》,用“上善若水”和“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智慧来指导我们的思想与行为,应该都是极有益的。

相关文章

礼贤下士智勇兼备——战国四公子之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约公元271年-349年),字少卿,是中国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他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魏无忌在晋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魏晋之际,一时之杰”。魏无忌在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早年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曾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剿灭盗贼等战事,屡次立下战功

2025-05-01 02:29:43

“战国四公子”魏无忌:他礼贤下士曾击败秦国,为何会抑郁而终?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无忌,因礼贤下士大量招收人才,门客可达三千人,同时他也有打仗的经验。他曾多次帮助赵国打败秦国,并主张合纵抗秦,这样一个人才为何会到晚年抑郁而终呢?不受待见魏无忌又被称作为信陵君,他和田文、赵胜和黄歇并称为“四君子”,他出身魏国贵族。同时他也是魏安厘王的弟弟,等到安厘王即位以后才

2025-05-01 01:14:59

战国四公子之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

武则天虽为女性荣登帝位,上位后做了哪些政绩,令天下心服口服?

唐朝时期女性的地位非常之高,不仅可以嫁给自己喜欢的人,甚至还可以在婚前谈恋爱,要知道这在清朝的时候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说唐朝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朝代。与此同时在这个朝代当中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女性,尤其是武则天成为皇帝这件事情就足以见得唐朝是一个非常包容开放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讲究男女平权的朝代。当然了,在

2025-04-30 02:32:25

魏安釐王和楚怀王,怎么看信陵君和项羽杀将夺兵权?

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向赵进攻,围困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图-长平之战后秦军攻势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往救,又慑于秦的恫吓,命军队驻扎在边界按兵不动。情急之下,魏信陵君急于救赵,窃符救赵,假传君令杀了魏将晋鄙,解除了邯郸之围,从此信陵君确立了在各国中的强大影响力。时隔50年,公元前20

2025-04-30 01:44:12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