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天下第一”从何说起?
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是人类史上集中出现大思想家、大哲学家的时期,也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大爆发期。中国出现了诸子百家,欧洲出现了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佛祖释加牟尼也出现在这个时期。人类的精神底稿就在这个时期奠定了。
中国的诸子百家之首,也就是最早的思想家非老子莫属了。老子大概出生在公元前571年,我们熟知的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比老子小二十岁,孔子当年去拜见老子是点头哈腰叫先生的,所以排第二的是孔子。孔子之后就如同过江之鲫,除了他们的徒子徒孙庄子、孟子、荀子、颜子、列子、墨子、惠子、韩非子等等,还出现了谋略家鬼谷子、兵圣孙子、外交家晏子、捭阖家苏秦、张仪等等各类大家。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奠定了中华的精神基础和华夏的文明底色。中华文明之所以能成为人类唯一经历数千年传承而不散的文明,与诸子百家的思想浸染与传习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诸子百家老子排在第一位,所以说“老子天下第一”是理所当然了。
“天下第一”的老子不仅仅是从时间上排第一,他的人生态度也可以称得上是第一,他的人生态度概括说就是“从容”。
老子其人史书上并没有祥细的记载,可考的只有三件事:一是曾经在周朝当过守藏史;二是接待孔子问礼;三是西出函谷关著书《道德经》。
我们仅通过知道的这三件事洞见一下老子的从容。
先说老子辞官。
老子在周朝担当守藏史多年,守藏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合在一起的一个文化机构。到五十多岁时,眼看周朝日渐衰落,便毫不恋权的辞去官职,云游天下。可见老子在面对权仕上是很淡定从容的。
其次,接待孔子问礼。
孔子仰慕老子很久,一直想当面向老子请教有关周礼的问题。到孔子三十多岁时,终于约到与老子见面。见面后,孔子向老子提出了很多社会问题,特别是感觉眼下社会礼崩乐坏,应该克己复礼,恢复以前的周礼。孔子觉得终于见到了大咖,所以侃侃而谈。
老子静静的听了孔子一番慷慨激昂的话以后,根据《史记》记载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意思就是:你说的这些人连他们的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剩下你说的他们这几句话。君子遇到好时机可以有所作为,时机不对就要韬光养晦,沉入社会。真正聪明的大富人低调不显富,德行高的人看上去大智若愚。去掉你过高的心气儿和太多的想法与志向,这种状态对你身体不好啊。我能告诉你的就是这些了。”
孔子回去后,三天不和任何人说话。后来对身边弟子说:“吾见老子,犹见龙也。”意思是老子像云中的龙一样,见首不见尾,高深莫测。
从上面老子与孔子的对话可以看出,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就不是僵化迂腐的人,不守教条,不浮躁,低调务实,从善如流。人生态度淡定从容,所以老子高寿,传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岁,估计不一定有一百六十岁,但肯定也是百岁左右的高寿老人了。
第三件事,是老子辞官以后,骑着一头青牛准备从函谷关出去到秦国发展。看来老子不是个只会读书的老学究,是很有眼光的,看到了天下的未来在秦国。老子到了函谷关,把守函谷关的官员叫尹喜,尹喜不是一般的士官,也是个有思想有见地的人,早就对老子十分仰慕。看到老子要出关,便极力劝阻。老子不听,尹喜就说要出关可以,但是你必须把你的学问都写下来,好传给后世,不然你这一走不知道多久才能再见到你了。老子犟不过,便由尹喜安排住下来,写就了千古名篇《道德经》。
篇幅有限,我们仅摘录几句《道德经》中大家觉熟悉的句子: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治大国,若烹小鲜”等等。
老子在《道德经》中为我们留下了很多闪光的哲学思想,至今让我们受益匪浅。
仅从上面列举的第一句“上善若水”,就教会我们做人要谦逊而灵活的道理;最后一句“治大国,若烹小鲜”,更彰显出老子的思想高度与境界。两句话都充分体现出了老子活的多么的通透,多么的从容。
《道德经》不仅我们中国人学习,而且,目前有六百多种版本不同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发行量已经超过《圣经》。
面对现实纷繁多变的社会和激烈的大国愽弈。无论是从个人还是国家层面,读读《道德经》,用“上善若水”和“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智慧来指导我们的思想与行为,应该都是极有益的。
提起“唐宋八大家”,人们脑海里浮现出的往往是享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的韩愈,是“凝炼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颖滨”的三苏,是写成千古名篇《醉翁亭记》的欧阳修……然而,在精英荟萃、群星闪耀的八大家中,还有一个人似乎并不夺目。他便是看似文不华贵、官不亨通、家道中落的“小透明”——曾巩。那么,曾巩又是如何比肩
2024-12-15 10:46:16一、老子其人:神秘与争议并存老子的生平充满疑向和矛盾,司马迁《史记》记载先秦有三个老子,分别是李耳、老莱子和太史儋,学术界一般认为老子是李耳。他约生于公元前 571 年,出生地为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原姓老,名耳,字聃,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老子的身世充满神秘色彩。传说他的母亲 “玉女” 在李树下对着
2024-12-15 10:34:05老子天下第一”从何说起?春秋时期地图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是人类史上集中出现大思想家、大哲学家的时期,也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大爆发期。中国出现了诸子百家,欧洲出现了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佛祖释加牟尼也出现在这个时期。人类的精神底稿就在这个时期奠定了。老子中国的诸子百家之首,也就是最早的思想家非老
2024-12-15 10:04:32“人心难测,海水难量”,这句俗语我们常挂在嘴边,却很少有人探究其背后的深意,世间万物,人心最复杂,人心难测,是因为它充满了变数,难以捉摸,而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先了解人性,洞察人心战国时期,硝烟四起,诸侯争霸,乱世之中,一位思想巨人横空出世,他以犀利的笔触,冷峻的视角,剖析人性,针砭时弊,为后世留下
2024-12-15 09:49:20辛弃疾,世人多以豪放派词人视之,对其青年起义、南归之事则鲜有深究。岳飞之名,伴着“怒发冲冠”,尽显“精忠报国”之志,其人生虽以悲剧落幕,却曾热血沸腾。反观辛弃疾,心中同样燃烧着领兵抗敌的烈火,却只能坐于文官之位,抱憾终生。他为何起义南归?又为何终其一生,心愿未遂?忆昔靖康之难,北地士人心向南国。靖康
2024-12-15 09:33:5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