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论》,出自《经史百家杂钞》,本篇的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是对韩非理论思想的批判。
在《韩非论》一文里,苏轼认为,法家的理论根源,历来不为世人所见。实际上,法家思想是老庄的虚无主义的产物。而且,其提倡的非礼非乐,轻视天下的主张,使人们不近情理,远离仁义之道。可见,苏轼表面上是批判韩非,实际上是在批判老庄。
本文选取《韩非论》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昔周之衰,有老聃、庄周、列御寇之徒,更为虚无淡泊之言,而治其猖狂浮游之说,纷纭颠倒,而卒归于无有。
以前,周王朝衰微的时候,
老子、庄子、列御寇等人,
极力推崇虚无淡泊的言谈,
又无视纲常、不讲究礼教,
而且把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都归结为虚无缥缈的东西。
点评:「老聃」即老子,先秦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谥号聃。「庄周」是战国时期宋国蒙人,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列御寇」即列子,春秋时期郑国人,曾向老子的弟子关伊子问道,主张贵虚。
自老聃之死百余年,有商鞅、韩非,著书言治天下无若刑名之贤。
自从老子死了百余年之后,
才有了公孙鞅、韩非等人,
著书立说,谈论治理天下的道理,
认为没有比用刑名之学更好的了。
点评:「商鞅」又名公孙鞅,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卫国国君后裔。曾在秦国推行变法改革,把秦国改造成强大富裕之国。「韩非」是战国末年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为韩国贵族。出使秦国时,被秦相李斯陷害至死。
「刑名」是由韩国国相申不害提出的思想观点,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他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商鞅、韩非等人的推崇。
教化不足而法有余,秦以不祀,而天下被其毒。
老百姓的教化不足,
却过多地使用法度,
秦朝因此不能延续统治,
天下百姓也饱受其毒害。
点评:苏轼认为,秦朝采用韩非推崇的刑名之学,虽然灭掉了六国,一统天下。但是,由于老百姓缺乏教化,忍受不了严酷的刑罚,二世而终。
仁义之道,起于夫妇、父子、兄弟相爱之间;而礼法刑政之原,出于君臣上下相忌之际。
仁义之道,起源于夫妇、父子、兄弟之间的互相爱护;
而礼教刑罚等法规制度,源于君王臣子间的相互敬畏。
点评:因为相互爱护,所以不忍心去做坏事,这也是仁义之道产生的根源。因为有敬畏之心,所以就不敢去做坏事,这是礼教刑罚产生的根源。
不敢与不忍之心合,而后圣人之道得存乎其中。
使不忍之心与不敢之心相结合,
这就是圣人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点评:苏轼认为,圣人能够使不忍与不敢相结合,成为他们的处世之道。这比韩非等人提倡的刑名之学,要高出一大截。
今老聃、庄周论君臣父子之间,泛泛乎若萍游于江湖而适相值也,夫是以父不足爱,而君不足忌。
现在老聃、庄周认为君臣父子之间,
应该像邂逅陌生人一样,那么平淡。
因而父母不能相爱,君王不能尊敬。
点评:不敬君王,不爱父母,则仁义之道不足以教化百姓,礼仪制度也不能感化他们。所以,苏轼认为,老庄的思想危害很大。
商鞅、韩非求为其说而不得,得其所以轻天下而齐万物之术,是以敢为残忍而无疑。
商鞅、韩非没能把握好他们的理论,
仅仅是领会了他们轻视天下的道理,
这可能就是他们轻易残忍的原因吧!
点评:苏轼认为,商鞅、韩非等人没有真正掌握老庄的思想理论,仅仅领会了轻视天下的道理。所以,才制定严酷的刑罚来治理百姓。
夫子未尝一日易其言,虽天下之小物,亦莫不有所畏。
孔子未有一日轻发其论,
虽然是天下的平常物事,
也让自己心存敬畏之心。
点评:「夫子」即孔夫子,孔子。「小物」即平常的物事,小事情。
申子卑卑,施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核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
申不害追求生活中的名实相符,
而韩非子则用法度来判断事物,
辨别是非,很严厉但不够宽容。
是因为只领会了《道德经》里,
轻视天下万事万物思想的缘故。
点评:「卑卑」是努力认真的意思。「惨核」即残忍严厉之意。「道德」即《道德经》,又名《老子》。作者引用司马迁的话,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凡所以乱圣人之道者,其弊固已多矣,而未知其所终,奈何其不为之所也!
大凡扰乱圣人之说的做法,
从弊端上讲本来就会很多。
但是,不去寻求它们的理论根源,
难道不是清净无为思想造成的吗?
点评:苏轼认为,有些人虽然知道申不害、韩非等人的学说危害性很大。但是,由于其理论根源于老庄。所以,才会延续至今。
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唐朝时期女性的地位非常之高,不仅可以嫁给自己喜欢的人,甚至还可以在婚前谈恋爱,要知道这在清朝的时候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说唐朝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朝代。与此同时在这个朝代当中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女性,尤其是武则天成为皇帝这件事情就足以见得唐朝是一个非常包容开放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讲究男女平权的朝代。当然了,在
2025-04-30 02:32:25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向赵进攻,围困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图-长平之战后秦军攻势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往救,又慑于秦的恫吓,命军队驻扎在边界按兵不动。情急之下,魏信陵君急于救赵,窃符救赵,假传君令杀了魏将晋鄙,解除了邯郸之围,从此信陵君确立了在各国中的强大影响力。时隔50年,公元前20
2025-04-30 01:44:12一、从女皇到“太后”,武则天的华丽转身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名字几乎成了权力和智慧的代名词。在705年的那个冬天,一场由张柬之等人发动的神龙政变,却让她不得不从权力的巅峰退下来,将皇位让给了自己的儿子李显。你以为她会因此黯然神伤,或者愤愤不平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武则天虽然失去了皇
2025-04-30 00:35:34魏无忌出生日期不详,老爹是魏昭王,前辈孟尝君就曾在其父手下打工。魏昭王去世后,哥哥魏圉(yǔ)继承王位,史称魏安釐(xī)王,魏无忌是货真价实的皇室贵胄。战国后期,各诸侯国之间竞争已进入白热化,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魏无忌为了魏国的将来,积极招揽天下英才。太史公在《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魏无忌仁爱宽厚
2025-04-30 00:25:1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