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她辅佐三朝皇帝,奠定康熙大位,孝庄文皇后,历史夜空中一颗闪亮的星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8 08:48:02    

公元1613年春天,在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的博尔济吉特家族,诞生了一个小女孩,相信这个孩子降生的时候,家中一定有异象,预示其非比寻常的人生。她不仅给家族带来了荣耀,更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这个小女孩叫布木布泰,小名大玉儿,聪明美丽。由于她是孝端文皇后哲哲的侄女,得以有机会接触皇族,她长大后,十三岁嫁给了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这就是后来青史留名的清朝顺治帝的母亲、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一位历史上有名的贤后,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孝庄文皇后帮助丈夫皇太极广纳贤才;辅佐儿子福临继承大统;支持孙子玄烨治国锄奸,使当时的清朝逐步走向兴盛,可以说,因为有了她,才有了后来的康熙大帝和康熙盛世。

皇太极1636年称帝后,大玉儿被封为庄妃,她生了皇九子福临,由于皇太极的谥号是太宗文皇帝,所以大玉儿史称“孝庄文皇后”,简称孝庄。

科尔沁草原的博尔济吉特家族,三个人都嫁给了皇太极,除了大玉儿和她的姑姑,后来还有大玉儿的姐姐海兰珠。

孝庄看出幼小的玄烨是可造之材,因此专门加以培养,经常陪着玄烨玩耍。孝庄对历史感兴趣,玄烨从小也是对读书学习有浓厚兴趣,对于孙子的勤奋好学,孝庄又欣慰又心疼。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孝庄也常常带玄烨在身边,耳睹目染,本就聪明机灵的玄烨,无形中学会了很多处事的方法和技巧。他决意要做明君,要让国家富裕和强盛。小孩子跟着谁就学谁,康熙的英武果断,不能不说这是孝庄精心培养、潜移默化的结果。

在康熙眼中,祖母慈爱、稳重、极有政治才能,康熙大帝后来说,自己八岁失去了父亲母亲,跟随祖母三十多年,是因为祖母的教诲培养,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自己。在祖母生病的时候,康熙忙前忙后,体贴入微,祖孙情深。

孝庄文皇后的一生,正是清朝由乱到治的历史关键时期,她帮助皇帝调和内部矛盾,维护团结,稳定社会秩序,而她做这一切,都是始终站在幕后,从未实行垂帘听政,这也是她更为后人称颂的地方。她说自己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全靠康熙一片孝心。她为开创清朝的鼎盛局面,呕心沥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孝庄文皇后历经三朝,她使六岁的儿子福临能安稳的坐上皇帝宝座而多尔衮没有篡权,还培养出了康熙这样的千古一帝,各方面的制衡,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她的心里,排在第一位的,是大清江山社稷和黎民,第二位的是子孙。她早年从皇太极身边学会了处理政事的方法,她始终可以做到站得高看得远,从来不会为任何事而耽误大局。

清朝的两大太后,即孝庄和慈禧。她们的共同点,是都辅佐过不止一位帝王,但不同之处在于,孝庄把清朝带进了康熙盛世,而慈禧可以说是葬送了大清的罪魁祸首。

孝庄文皇后的一生,母仪天下,位高权重,雍容华贵,但是她也和寻常百姓一样,是有喜有忧,有欢乐有痛苦的。她一心为皇太极着想,皇太极却宠爱她的姐姐海兰珠,海兰珠对亲妹妹嫉妒又憎恨,哪里还有什么亲情可言;顺治皇帝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历尽千辛万苦摆平了政局和各怀心思的大臣们,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费了多少脑筋,增添了多少白发,有过多少隐忍、多少煎熬,才保住了儿子的皇位安稳无恙,然而顺治帝福临却不愿意做皇帝,看破红尘执意要遁入空门。当时孝庄的心境,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没有非凡的胆识和智慧,没有王者之风,是无法掌控那一切的。

孝庄既没有武则天的不择手段,也没有吕后的野心勃勃,她心里只有国家利益和国泰民安!一个多么伟大、值得崇敬的女性。为了大局,为了长远,她也无数次的忍耐和等待。她的眼里不揉沙子,她的锐利眼光,她于呵呵一笑中那份稳如泰山、举重若轻的气概,逊色于哪一位帝王呢?

看过了电视剧《康熙大帝》,拍摄得真好,演员们演得真好,看了还愿意再看。读过了二月河先生的原著,先生的水平和对历史的研究真是令我无比钦佩。我也更加钦慕孝庄这位大清英后,一个无以伦比的杰出女性。

历史给我们力量。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

“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放马爱的中原爱的北国和江南,面对冰刀雪剑风雨多情的陪伴,珍惜苍天赐给我的金色的华年。做人一地肝胆,做人何惧艰险,豪情不变年复一年。做人有苦有甜,善恶分开两边,都为梦中的明天。”

相关文章

礼贤下士智勇兼备——战国四公子之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约公元271年-349年),字少卿,是中国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他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魏无忌在晋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魏晋之际,一时之杰”。魏无忌在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早年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曾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剿灭盗贼等战事,屡次立下战功

2025-05-01 02:29:43

“战国四公子”魏无忌:他礼贤下士曾击败秦国,为何会抑郁而终?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无忌,因礼贤下士大量招收人才,门客可达三千人,同时他也有打仗的经验。他曾多次帮助赵国打败秦国,并主张合纵抗秦,这样一个人才为何会到晚年抑郁而终呢?不受待见魏无忌又被称作为信陵君,他和田文、赵胜和黄歇并称为“四君子”,他出身魏国贵族。同时他也是魏安厘王的弟弟,等到安厘王即位以后才

2025-05-01 01:14:59

战国四公子之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

武则天虽为女性荣登帝位,上位后做了哪些政绩,令天下心服口服?

唐朝时期女性的地位非常之高,不仅可以嫁给自己喜欢的人,甚至还可以在婚前谈恋爱,要知道这在清朝的时候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说唐朝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朝代。与此同时在这个朝代当中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女性,尤其是武则天成为皇帝这件事情就足以见得唐朝是一个非常包容开放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讲究男女平权的朝代。当然了,在

2025-04-30 02:32:25

魏安釐王和楚怀王,怎么看信陵君和项羽杀将夺兵权?

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向赵进攻,围困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图-长平之战后秦军攻势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往救,又慑于秦的恫吓,命军队驻扎在边界按兵不动。情急之下,魏信陵君急于救赵,窃符救赵,假传君令杀了魏将晋鄙,解除了邯郸之围,从此信陵君确立了在各国中的强大影响力。时隔50年,公元前20

2025-04-30 01:44:12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