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小透明”曾巩:最被人忽视的唐宋八大家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8 10:17:52    

小透明”曾巩:最被人忽视的唐宋八大家

寒门贵子?“大器晚成”曾巩背后的辛酸与无奈

“唐宋八大家”,个个如雷贯耳,他们的文章至今仍被奉为圭臬。在这八位文坛巨匠中,有一位却显得格外“低调”,他就是曾巩。与苏轼、欧阳修等人相比,曾巩的仕途和名气似乎都略逊一筹。他39岁才考中进士,是“唐宋八大家”中最晚“上岸”的。而他漫长的求学之路背后,隐藏着一段令人唏嘘的辛酸往事。

一、漫漫科举路,举步维艰

曾巩出身于一个典型的“书香门第”,祖父曾任尚书户部郎中,父亲也是太常博士。按理说,这样的家庭背景,应该能为他的仕途铺平道路。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曾巩的父亲虽然饱读诗书,却仕途不顺,最高只做到县令,晚年更是因为得罪权贵而罢官在家。父亲赋闲在家,祖母年迈,还有十几个兄弟姐妹需要抚养,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年轻的曾巩肩上。

18岁那年,曾巩第一次踏上科举考场,却名落孙山。回到家乡后,他不得不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甚至一度累到病倒。尽管如此,他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望,一边打工养家,一边坚持学习。

23岁那年,曾巩再次进京赶考,并拜访了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十分欣赏,甚至预言他将来必成大器。命运似乎又一次捉弄了他,他和哥哥双双落榜,沦为街坊邻居的笑柄。

面对接连的打击,曾巩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继续埋头苦读。生活的重担并没有因此减轻,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再次放弃科举,四处奔波。直到39岁那年,他才终于考中进士,结束了长达21年的漫长求学之路。

二、 “寒门贵子”背后的辛酸与无奈

曾巩的故事,看似是一个“寒门贵子”最终“逆袭”的励志故事,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辛酸与无奈。

1. 科举制度的残酷性

科举制度,本意是为了选拔人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弊端。对于像曾巩这样的寒门子弟科举之路更是充满荆棘。他们没有强大的家族背景作为支撑,也没有充足的经济条件支持他们安心读书。为了维持生计,他们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繁重的劳动中,最终只能在科举考场上望洋兴叹。

2. 封建社会对个体的束缚

在封建社会,个体的命运往往被牢牢地束缚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作为家中的长子,曾巩从小就承担着照顾家庭的责任。即使他拥有过人的才华,也无法完全摆脱生活的重担。为了肩负起家庭的责任,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放弃科举,将自己的青春和梦想,消耗在无尽的劳碌奔波中。

3. “大器晚成”背后的无奈

曾巩的故事,常常被人们用来鼓励那些“大器晚成”的人。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器晚成”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个体无法掌控的无奈和辛酸。如果不是生活的重担,如果不是命运的捉弄,或许曾巩能够更早地实现自己的抱负,在文坛上留下更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反思与启示

曾巩的故事,距今已有千年,但它所反映的问题,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1. 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希望,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石。我们应该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孩子,无论出身,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都能有机会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2. 对个体价值的尊重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个体的梦想和追求,为他们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和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路径,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 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在当今社会,仍然有许多像曾巩一样的年轻人,他们背负着生活的重担,为了梦想而苦苦挣扎。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困境,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能够在更加公平的环境中,追逐自己的梦想。

曾巩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坚持、奋斗和无奈的故事。它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对个体的束缚,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希望我们能够从他的故事中汲取力量,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努力。

相关文章

礼贤下士智勇兼备——战国四公子之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约公元271年-349年),字少卿,是中国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他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魏无忌在晋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魏晋之际,一时之杰”。魏无忌在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早年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曾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剿灭盗贼等战事,屡次立下战功

2025-05-01 02:29:43

“战国四公子”魏无忌:他礼贤下士曾击败秦国,为何会抑郁而终?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无忌,因礼贤下士大量招收人才,门客可达三千人,同时他也有打仗的经验。他曾多次帮助赵国打败秦国,并主张合纵抗秦,这样一个人才为何会到晚年抑郁而终呢?不受待见魏无忌又被称作为信陵君,他和田文、赵胜和黄歇并称为“四君子”,他出身魏国贵族。同时他也是魏安厘王的弟弟,等到安厘王即位以后才

2025-05-01 01:14:59

战国四公子之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

武则天虽为女性荣登帝位,上位后做了哪些政绩,令天下心服口服?

唐朝时期女性的地位非常之高,不仅可以嫁给自己喜欢的人,甚至还可以在婚前谈恋爱,要知道这在清朝的时候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说唐朝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朝代。与此同时在这个朝代当中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女性,尤其是武则天成为皇帝这件事情就足以见得唐朝是一个非常包容开放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讲究男女平权的朝代。当然了,在

2025-04-30 02:32:25

魏安釐王和楚怀王,怎么看信陵君和项羽杀将夺兵权?

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向赵进攻,围困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图-长平之战后秦军攻势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往救,又慑于秦的恫吓,命军队驻扎在边界按兵不动。情急之下,魏信陵君急于救赵,窃符救赵,假传君令杀了魏将晋鄙,解除了邯郸之围,从此信陵君确立了在各国中的强大影响力。时隔50年,公元前20

2025-04-30 01:44:12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