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剧照
说到鳌拜的奋斗史,就要从皮岛之战说起了。
皮岛原本是朝鲜的一个岛,后来被明朝占领,改名为东江镇。
东江镇的战斗能力虽然很一般,但是依靠擅长水性的优势,频繁骚扰辽东东南的沿海城镇,让努尔哈赤很是烦恼。
后来,皇太极实在是忍受不了了,就下令拿下东江镇。结果呢,八旗子弟都是马背上长大的,根本就不熟悉水性,被东江的军队打得落荒而逃。
因为八旗军队的大败,所以东江镇骚扰辽东沿海地区的次数更加的频繁。
这可把皇太极气坏了,但是也没有办法,只怪自己没有水军。
于是,又重新组织了大军进攻东江镇,这次攻打了两个多月,依旧没有攻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鳌拜来了,他领着100多个敢死队兄弟坐着小船,趁晚上视线不好绕到东江镇的后面登岸,之后点起火把,吸引明朝军队过来。
之后,果然引来了大批的明军,鳌拜带着敢死队和几千明军死战,一直坚持到援军赶到,这期间足足有2个时辰。
明军看到大批的八旗军队赶到,赶紧退回城里,用火枪对八旗军进行打击,鳌拜这个时候也没有怂,冒着明军的火枪攻击全力往前冲,最后终于攻破了明军的防线。同时,正面进攻的八旗军也冲了上来,就这样前后夹击,明军最终寡不敌众而战败。
明军火枪队
皇太极收到战报,给鳌拜记了头等功,不但给他升官加工资,还赐给了他一个勇士称号“巴图鲁”。而这种称号,在当时八旗军中总共都没几个,可见鳌拜是万中无一的勇者。
崇德六年,鳌拜又参加了围困锦州的战役,这仗打得也是很不容易。
在当时,八旗军只有4万人马,不止要围城还要打援,稍不留神就可能被明军包围。为了防止被反包围,鳌拜先是引出城里的明军杀得他们大败,再反过来去打明朝的援军。最终五战五胜,抗住了明军的攻击,坚持到了皇太极的主力前来。
这一仗,鳌拜又立了头等功,升到了护军统领,成了精英中的精英。
崇德八年,皇太极驾崩,却没有留下让谁接位的诏书。
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是个非常有野心的人,他一心想要当皇帝,而皇太极的大儿子豪格也不例外,所以两边就干上了。
皇太极对鳌拜有恩,所以他是支持豪格的。
因此,鳌拜为了拥戴豪格,就提前和谭泰、索尼这些大臣说好了,皇位必须让皇太极的儿子坐,要是多尔衮要来抢,就带护军和他拼了。
到了朝会那天,多尔衮死活都要当皇帝。这时鳌拜领头走到多尔衮前面,说:我们都是受先皇提拔,受先皇大恩的,今天你要是坚持不退让,我们宁可去九泉追随先皇。多尔衮一看这态度,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多尔衮剧照
最后,两边都各退一步,让福临当了皇帝(顺治帝),多尔衮做了摄政王。
鳌拜这也是对皇太极很尽忠了,只不过也因此得罪了多尔衮。
顺治元年,大清入关,鳌拜跟着阿济格去征讨李自成。他英勇善战,所向无敌,一直从陕西省打到湖北省,连胜13场战役,最后李自成全军覆没,李自成被杀。之后又是跟着豪格去打四川的张献忠
李自成
这个张献忠是明朝末年开始造反的,十六七年的时间,就占领了6个省,而当时的明朝根本就没有办法。之后又占领了成都,而后称帝,改四川为大西国,且号称拥军70万。
当听到鳌拜要进攻四川,张献忠的手下刘进忠直接就来投降,说:愿意带清军入川。
但是豪格对刘进忠的投降并不太相信,他怀疑这是张献忠的诱敌之计。再者说,清军的大军还没有完全准备好,要是现在就进川,打败张献忠的概率也不大。
张献忠剧照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鳌拜又毛遂自荐:自己愿意带兵先行入川探探虚实,让豪格的大军在后方接应。豪格听他这样说,当时就答应了。
于是,鳌拜带着精锐骑兵1000多名就入川了,经过6个昼夜的长途奔袭,终于到了张献忠扎营的西充县。
而当时,张献忠喝多了酒还在睡觉,这时候探马过来禀报说发现了清军。迷迷糊糊的张献忠听到就火了,说清军距离我们还有700多里,你小子敢骗我,说完就把探子杀了,然后继续睡。
过了一会,又有探子来报,说清军已经快到门路了。这时候,张自忠有点信了,就带了些随从出来看看是不是真的。
由于他穿着龙袍金光闪闪的,一出来就让敌军给注意到了,鳌拜就让手下的神箭手射杀他,神箭手一箭就射中了张献忠的左边胸口,直接秒杀。
张献忠死了,大西军也就大乱了,鳌拜立刻下令追杀,三十多万的军队被全部打乱,尸横遍野,剩下的残兵败将也都四处逃窜。
强大的一时的大西国也就这样灭亡了。
虽然打张献忠鳌拜是头功,但是回京之后却没有受到优待,因为之前得罪了多尔衮,所以他不但不给鳌拜赏赐,还编造了一个罪名把鳌拜撤职了。
不但如此,过了几天,当年和索尼等人密谋的事也被人举报,多尔衮又给鳌拜定了一个谋反的罪名,随后削了他的爵位,并打入了死牢。
之后是孝庄皇后知道鳌拜忠心,以及那么多的战功,才向多尔衮求情,免了鳌拜一死。
孝庄皇后剧照
经过这一系列变故之后,京城是待不下去了,鳌拜只好跟着阿济格去山西大同。
刚去就赶上了大同的总兵姜骧( xiāng)起兵造反,喊口号要反清复明。当时,鳌拜只带了7个人,姜骧却带着300多人。
当时,鳌拜只带了7个人,姜骧却带着300多人。
但是身为满洲的勇士,又怎么会怕这种场面,他带着7个骑兵就冲了上去,后来把对方300多人打得全部溃散。后来又接二连三地攻陷了几个跟着造反的州县,直接稳定了大同的局面。
多尔衮听到了得到了这个消息,带兵来攻破了大同,灭了姜骧。
因为鳌拜这次平定山西又是大功,多尔衮也只好恢复了他的爵位。
后来,因为鳌拜的战功很高,外加忠心耿耿,让顺治皇帝很是喜欢和信任。
于是在顺治帝临死前,让鳌拜当了他的儿子康熙帝的辅政大臣,鳌拜也迎来了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在这之后,鳌拜也慢慢地黑化了,干了很多严重的违法事情。
比如:假传圣旨杀了苏克萨哈、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这些人,其中的原因就是他们反对鳌拜圈地。
鳌拜黑化剧照
比如:康熙历狱,汤若望被处死死,钦天监也被清洗。
还有明史案,扩大株连,杀了七十多人,造成了清朝史上最大的一起文字狱
这些都是鳌拜等人一起办的事。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51年,韩昭侯以申不害为宰相。这一年距离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已经过去十年了。申不害本来是郑国的小官,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吞并了之后,也就做了韩国了小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伐韩重兵压境,申不害建议韩昭侯亲自去朝见魏惠王认错示弱,魏惠王挺美就撤兵了。以此为由,韩昭侯发现申
2025-08-13 00:35:20璧归赵:蔺相如的历史背景与事。“完璧归赵”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它源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 这个故事讲述了赵国使者蔺相如何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从秦国手中保全了和氏壁,并将其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的传奇经历。2. 和氏璧又称和氏之壁,是一块非常珍贵的玉璧。传说中是由楚国人卞和发现
2025-08-13 00:02:42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靠了哥哥霍去病的引荐,他才有了登堂入室的机会,成为汉武帝身边的郎官,进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霍光的特点和弟弟霍去病截然不同,霍去病处处锋芒毕露,而霍光则处处谨小慎微,在汉武帝身边几十年,办事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就凭这一点,就已经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了。霍光做事有多谨慎呢?举个例
2025-08-12 02:51:04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含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很危险、会让人疲惫不堪的。启示:这句话并非让我们不要去追求知识,而是提醒我们要懂得取舍。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可能面面俱到,要结合自身的需求和精力,有选择地去学习,避免盲目地贪多
2025-08-12 00:56:57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终下场,令人感慨看完这个故事,我不禁深深感慨。在那个战祸连年的时代,廉颇和蔺相如两位志同道合的人,其实内心向往的只是为国尽忠,力求战乱环境下的一方太平。但就在他们忠心耿耿为国尽职的过程中,却也被不解风情之人误解,甚至误导君主,最终付出了沉痛代价。廉颇和蔺相如
2025-08-11 03:24:0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