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人。在战国时期,墨家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儒家道家并称先秦三大思想流派。
墨家思想学术影响力广泛、门徒众多。《吕氏春秋·当染篇》记载,墨子逝世很久后追随的人仍有很多,弟子人数日益繁盛,天下到处都是。《孟子·滕文公下》也提到,杨朱和墨翟的言论充斥世间,天底下的言论不是属于道家就是属于墨家,可见墨家在当时吸引了大量的信徒与追随者,学术思想传播广泛。
儒家和墨家是战国时期主要的思想流派。儒家把人们按照尊卑贵贱分为多个等级,认为君王贵族地主阶级是高等级,人民大众是低等级。这受到了君王贵族和地主阶级的欢迎。
墨子画像
虽然墨子的祖先是殷商王室,但到墨子的时候已经降为平民,他是平民出身的哲学家。他当过牧童做过木工工匠,因而墨家学派反映了广大劳动者的思想,而且墨家的道理讲得比儒家更浅显些,很多劳动者也可以理解。
墨家学派有十大核心思想。
一,兼爱
墨家讲:“兼相爱,交相利”。墨家主张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互相帮助,使彼此都能得到利益。这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反映了他企图调和统治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但在当时难以实现。墨家的兼爱与儒家讲的爱有亲疏厚薄不同。
兼爱
二, 非攻
反对战争,是“兼相爱,交相利”发展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墨子反对破坏生产,保全生命财产安全的价值主张。他揭露战争对百姓生产生活的破坏,不过墨子并不一概反对战争,只反对无故“攻伐无罪之国”的侵略战争,对防御性战争则支持。
三, 尚贤
墨家反对世袭制度,主张政治地位的获得要靠才能,而非血缘关系。提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做官的不能永久高贵,民众也不能永久卑贱,有才能的应被推举当官,无才能的官吏应降级或罢免,农民与工匠有才能也可做官。这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取得政治地位的思想。
四, 尚同
这是“尚贤”思想的扩大,不仅一般官吏要“尚贤”,“天子”也要由贤者担任。墨子主张选举贤德、人格高尚且有智慧的人立为天子,然后天子再选择贤者任命“三公、诸侯、国君”与各级“正长”,以统一民众思想。
这在当时只是一种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有积极意义。
墨子书籍
五,节用
墨家认为,为政者应增加生产,厉行节俭,去掉不必要开支,还主张国家财政开支要对人民有利。
六, 节葬
同“节用”思想相关,强调废除远古留下来的繁琐葬礼习俗,反对厚葬,主张薄葬,以节省社会资源,避免对百姓生活造成过重负担,有利于民众。
节用节葬都是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心中的实用思想。
七, 非乐
墨子把音乐视为享乐,认为统治者欣赏音乐占用治理国家时间,老百姓欣赏音乐也占用劳动生产时间,且浪费资源,有碍天下进步。其否定了音乐对人们生活的调节作用,这反映了墨子作为小生产者代言人思想上的局限性。
八, 天志
天志就是天的意志。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天喜欢义,厌恶不义,希望人们互相帮助,反对人们互相攻击、互相敌视。“天志”“明鬼”是“兼爱”学说的理论根据。墨子认为,天对所有国家、所有人一视同仁,天的意志是“兼爱”,具有赏善罚恶的意志。顺从天的意志实行“兼相爱,交相利”原则会得到天的奖赏,违反则会遭到惩罚。
天志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自然界所具有的惩恶扬善的规律。因为人是自然界产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惩恶扬善不只是人类的规律,也是自然界中的规律。
墨子书籍
九, 明鬼
明鬼即相信鬼神,是从鬼神可以帮助“天”赏善罚恶而提出的。墨子认为若天下人都相信鬼神能“赏善罚恶”,天下就不会乱,
相信鬼神是当时的迷信思想。
十, 非命
墨家否定命运的存在,认为“命者,暴王所作”,“此皆疑众迟朴”,即命是古代暴君制造出来欺骗民众的。墨家强调信“命”的危害性很大。若相信天命并用以指导行动,会导致王公大臣懒于断案和治理政事、农夫懒于耕种田地。结果必然是天下大乱,社会财富不足。
墨子思想在战国时期的诸侯混战环境下能够兴盛起来,是因为墨家很多思想都适合了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
比如,墨家的非攻兼爱思想,正是适应了当时社会很多人要求制止诸侯的混战、使社会重新稳定下来的愿望。
墨家图片
儒家当时所倡导的尊卑贵贱等级制度,受到了当时贵族和地主阶级的欢迎,却使广大下层民众受到压迫。墨家的兼爱思想倡导人们不分贵贱平等地爱所有人,这受到了下层民众的欢迎。
墨家的尚贤思想为底层有理想有能力人士开辟了一条做官入仕的途径,让有能力的下层人士参与治理国家,对国家发展有利。这在现代是普遍公认的规则,但在战国时期却是一个很大胆的思想。
这些都是墨家思想在当时受到推崇的重要原因。
(一)23岁得封天策上将23岁的你,在做什么?23岁的李世民,以3500玄甲军打头阵,以少胜多击溃了王世充、窦建德联军数十万,并且生擒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强敌。战功累累的李世民,被父亲李渊赐天策上将的封号,设置天策府,统领文臣武将,权力达到顶峰。天策上将,位列于王公之上,是仅次于皇帝和太子的第三号人物
2025-05-11 01:26:51战国时期,信陵君以一己之力压制住了秦国东侵的脚步,挽救了赵国,为魏国,甚至为所有的中原国家争取了十年时间,但却仅仅因为魏安釐王的不信任导致信陵君落了个悲剧的结局。身为魏国的君主,魏安釐王并没有太多本事,但他的弟弟魏无忌,也就是信陵君可不一样,信陵君为人谦逊和善,十分会任用贤能,有几分魏文侯的味道。魏
2025-05-11 00:16:22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之一。他出生于唐朝,是唐朝创始人之一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伟大的政策和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治理方法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他的治理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他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科举制度
2025-05-10 00:05:19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