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墨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军事家、教育家、逻辑学家和技术大师,在世界古代科学技术史和逻辑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巨人。
其思想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于一体,很能反映平民、手工业者的利益,因而拥护他、跟随他的人很多。
据《吕氏春秋·当染》记载,墨子“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墨家学说成为“世之显学”(《韩非子·显学》)。墨子有很多伟大的科学论述和技术发明,又有着不同于先秦其他诸子的科技理念。
分析墨子的科技思想及其影响,继承其优秀科技文化传统,能增强文化自信,也能更好为当代科技发展服务。
«——【·科技思想的主要观点·】——»
墨子是先秦时期的科学巨人,他在科学史上所作出的贡献不仅是划时代的,而且其获得的成就可以说达到了当时世界上的最高水平。
墨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崇尚科学技术的学派领袖,对科学技术贡献巨大。
从众多的史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墨家成员,无论是墨子本人还是其弟子,大都是社会中下层的手工业者。
墨子本人精通物理、数学精于器械的制造,不仅是个能工巧匠,而且还是个不折不扣的科学家。
墨家弟子大都精通科技,如禽滑厘等善于制作、使用守围之器。墨家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发明方面有众多独特贡献,其科学与技术思想主要记载于《墨子》一书中。
«——【·义与利·】——»
墨子的技术思想是墨子关于技术设计和技术的属性、作用、发展规律以及传授方式的认识和看法,其技术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义利统一”的技术伦理思想。
墨子的技术伦理思想以义利观为理论基础,凡是符合“利天下”“利人”的行为就是“义”,而“亏人自利”“害天下”的行为就是“不义”。
在义和利上,墨子既贵义又尚利,主张“义”以“利”为其内容、目的和标准。
而他说的“利”则是指“天下之利”以“利天下”作为仁者做事的最高目的,追求的是义利的完美统一,其技术伦理思想主要表现在兴利除害、非攻救守和节用尚检三个方面。
«——【·兼士·】——»
对《墨子》的研究表明,墨家技术思想中最有特色、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就是墨家首创的技术教育。
墨子领导的墨家学派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第一个蕴含着丰富技术教育思想的学术流派,墨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位进行技术教育的思想家。他不仅提出了技术教育的目的,还总结了技术教育的方法。
他在《所染》中认为后天的教育与环境之于人就像“染缸与“素丝”,以染丝为喻来说明人的习性是教育环境熏陶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他论述了教育的市要性,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兼士”,以实现“兼相爱,交相利”的“兼爱”、“非攻”社会理想。
为实现教育目标,墨子对教学活动进行了调整和控制,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中除了普遍采用的启发式教学法、主动式教学法外,在技术教育上墨子还专门提出了实践法观察法和归纳法。
另外,墨子还特别强调在技术教育中应注重道德教育,《墨子·鲁问》记述了这样个事例:“子墨子使胜绰事项子牛,项子牛三侵鲁地,而胜绰与从,子墨子闻之,使高孙子请而退之。”墨家技术道德教育的严格性可见一斑。
«——【·军事防御和建筑防火·】——»
其三,军事防御和建筑防火上的技术思想。墨子在技术上的成就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他几乎谙熟当时各种兵器、机械、农业和工程建筑等各方面的制造技术。
在军事技术思想和防御武器的发明方面,墨子认为武器好比是老鹰的爪子,而武器装备则是立国的重中之重,若是一个国家的仓库中没有充足的兵器,即使站在正义的一边也不能战胜不义。
也就是说,武器是外交和游说成功的先决条件。墨子利用其所熟悉的手工业技巧,设计、制造了大量在当时较为先进的防御武器,如连警车、车、转射机。
在建筑防火思想及其技术设计方面墨子堪称我国古代火灾消防技术的鼻祖。
关于宫殿建筑防火防盗,《墨子·备城门》记载:“城门内不得有室,为周宫;垣丈四尺,火突即烟囱。
关于街道防火,《墨子·备城门》要求“城下州道内,百步一积薪,毋下三千石以上,善涂之”,州道即环城之周道,涂就是用泥涂封,这说的是城内堆积柴薪的防火管理。
«——【·墨子科技思想的影响·】——»
第一,促进了古代中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一直在中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墨子高度重视农业生产。
他劝诫人们加紧生产,“强从事”( 即积极勤勉地劳动),“不强从事则财用不足”(《墨子·非乐上》)。
他把生产的重点放在农业上,而且提出了两个非常有见地的思想观点:“财不足则反之时,食不足则反之用”(《墨子·七患》),就是创造财富要不误农时,不想匮饿要懂得节用。他还说,“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墨子·七患》)。
墨子所提倡的“兼爱”也必然要求重农,这相应地带动了墨子对农机工具的研制促进了战国时期的科技进步。如桔槔,其始见于《墨子·备城门》,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机械。
这种汲水工具虽简单,但它使劳动人民的劳动强度得以减轻,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二,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战争的发生。墨子运用自己的科技手段,力图实现“兼爱”、“非攻理想。如齐欲伐鲁,墨子首先献策于鲁君,力劝鲁君积极备战,切不可坐以待毙;然后说服齐将项子牛,使其知晓攻伐的危害;
最后谒见齐王田和,用类比手法游说田和,终于使其放弃侵略鲁国的计划。此外,还有止楚攻宋、止鲁攻郑等著名案例。
第三,培养了大批能工巧匠。墨子的科技思想育人成果显著,其弟子之多,可与孔门匹敌。吕氏春秋·当染》中说:“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不可胜数。”
墨家的人室弟子非但满腹学问且多为能工巧匠。墨子非常重视手工业生产,培养了大批木工、制车工、制陶工、冶金工等各种手工业工匠,他们“强从事”,“修舟车”,“为器皿”供给社会众多手工业产品,并且发明了多种技术工具,为当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赵惠文王在位的后期,赵国拥有了十几年的和平,没有内忧,没有外患,贤人在位,政治清明,换作任何一个年代都是休养生息,重振霸业最好的条件。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孝成王即位。公元前259年,秦国的军队与赵国的军队在长平对阵,秦国的主将是王龁,赵奢已死,蔺
2025-08-23 00:42:02野史:李渊退位后日子有多难过?李世民:您宫女太多,回家嫁人吧李渊,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华夏历史上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一个从平民起家,极终建立了一个大唐盛世的皇帝,李渊的经济生涯充满了权谋与智慧。然而,历史的洪流往往会将人推向不同的命运,李渊在退位后的生活也充满了戏剧性。尤其是李世民对他的态度,
2025-08-23 00:40:14秦国在商鞅的变法下,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却也在其他诸国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野心。看着秦国日益强大,六国心中颇为忌惮。苏秦游说列国,提出来“六国协力抗秦的战略”,六国一体,便可阻止秦国东进中原,此计谋深得诸国心意。然而,有一个人的出现,让秦国摆脱了困境,最后更是助秦国东出函谷,挺进中原。他便是“连
2025-08-22 01:47:20三国一大特色是“主公+谋士+武将”三角组合,历朝历代都有主公和武将,唯有三国让谋士大放异彩。三国的谋士很多,早期最出名的几个大多依附袁绍或者曹操,比如袁绍的八大谋士,曹操的五大谋士。反观刘备,东奔西逃二十多年,居然没发觉谋士的重要性,直到遇上徐庶才明白过来,自己的队伍里原来一直缺了这么个角色。但是刘
2025-08-22 00:26:06思维方式对于人生的成功和幸福无比的重要。各种圣人传世经书里均有非常详细的描述。大部分书籍也是为了把作者的思维方式传递给读者,让读者接受。五月一日生也准备把国学,哲学,宗教学里要传达的思维方式,在未来的时间一一剖析,与各位朋友共同欣赏。现在,分享一个思维方式的公式:人生成功、幸福、长生=思维方式×心境
2025-08-21 01:27:55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