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墨子的超前思想更适合现代社会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31 10:32:58    

春秋战国时的墨子,据说原姓墨胎,省略成墨,叫墨翟。在诸子百家中,他是唯一一个使用自己的名号来称呼自己学派的人,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我们从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名称中,可以很快的获取这些学派的理念和责任,而墨家学派,墨即黑,黑色可能就是墨家的中心思想。

墨子固守黑色,有学者认为他是想说明自己作为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立场,甚至是包括比底层劳动者更低的奴役囚徒。"墨"在古代代表刑罚,钱穆先生说他更是代表着“苦似刑徒的贱民阶层”。因为黑色的缘故,还有人认为墨子是印度人。

图片来源网络 若侵权联系删除

有些故事很能体现墨家的学派理念,其一,有次墨家的一百多名弟子受人委托去守城,后来此人因获罪受国君追究而逃走,墨家所担任的守城之托难以为继,一百多名弟子全部自杀。在自杀前,墨家首领派出两位弟子受命离城去任命新的首领,两位弟子完成使命后竟然再次回城自杀。究其原因,就一个“义”字,即答应了别人的委托或请求,就要一掷千金、有始有终,一旦失约,宁肯以生命为代价维护信誉。其二,《贵义》篇中有言,一位齐国朋友对墨子说,普天之下没人愿意行义,只有你自己还在乐此不疲,何苦呢?停止吧!墨子回应说:一个家庭有十个儿子,其中九个都很懒惰,不愿耕种,剩下的那一个就只有更加努力的劳动,否则这个家庭怎么能活得下去。墨子的行义、仁爱之心是坚韧的,即使一直在受到别人的诽谤,仍然是一往无前,此志不渝。

司马迁曾说的“其言必行、其行必果,已诺必成,不爱其躯”的精神,就是从墨家传播至社会的。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就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可见墨家学在当时的社会地位。

在华夏的近现代遭遇了屈辱、磨难,甚至覆亡的风险之时,一大批急于挽救中国的革命家、改革家就认为,旧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统治民间太久了,必须做出改变,而那些数千年来植入民间社会的精神活力则应该重新拾掇起来。这时大家又把目光投向了墨子。民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创刊号中,不屑于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而独独把墨子推崇为平等、博爱的宗师。他曾有言:仁爱也是中国的好道德,古时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墨子所讲的兼爱,与耶稣所讲的博爱是一样的。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中更是断言:今欲救亡,厥惟学墨。

墨子,墨家,墨学,黑色的珍珠,在黑夜却能发出黑色的光亮。在古代、现代,甚至以后的漫长时光里,是什么能够开启一种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是什么能够使人民推崇一种仁爱思想,是什么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理政之念。我想可能就是那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困难的八个字---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相关文章

礼贤下士智勇兼备——战国四公子之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约公元271年-349年),字少卿,是中国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他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魏无忌在晋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魏晋之际,一时之杰”。魏无忌在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早年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曾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剿灭盗贼等战事,屡次立下战功

2025-05-01 02:29:43

“战国四公子”魏无忌:他礼贤下士曾击败秦国,为何会抑郁而终?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无忌,因礼贤下士大量招收人才,门客可达三千人,同时他也有打仗的经验。他曾多次帮助赵国打败秦国,并主张合纵抗秦,这样一个人才为何会到晚年抑郁而终呢?不受待见魏无忌又被称作为信陵君,他和田文、赵胜和黄歇并称为“四君子”,他出身魏国贵族。同时他也是魏安厘王的弟弟,等到安厘王即位以后才

2025-05-01 01:14:59

战国四公子之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

武则天虽为女性荣登帝位,上位后做了哪些政绩,令天下心服口服?

唐朝时期女性的地位非常之高,不仅可以嫁给自己喜欢的人,甚至还可以在婚前谈恋爱,要知道这在清朝的时候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说唐朝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朝代。与此同时在这个朝代当中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女性,尤其是武则天成为皇帝这件事情就足以见得唐朝是一个非常包容开放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讲究男女平权的朝代。当然了,在

2025-04-30 02:32:25

魏安釐王和楚怀王,怎么看信陵君和项羽杀将夺兵权?

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向赵进攻,围困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图-长平之战后秦军攻势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往救,又慑于秦的恫吓,命军队驻扎在边界按兵不动。情急之下,魏信陵君急于救赵,窃符救赵,假传君令杀了魏将晋鄙,解除了邯郸之围,从此信陵君确立了在各国中的强大影响力。时隔50年,公元前20

2025-04-30 01:44:12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