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刺秦幕后主使:燕国太子丹和秦王嬴政竟然是患难之交?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6 08:31:19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们都知道战国是一个战乱频繁、人才辈出的时期。齐楚燕秦赵魏韩,七国互相争斗,最终以秦国统一天下,建立秦朝作为结束。荆轲刺秦王作为这期间的一段佳话,更是家喻户晓。但是谁又能想到作为刺秦的幕后主使燕国太子丹和秦王嬴政之间竟然曾经是患难之交的好友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少年患难之交,后友谊破裂。

秦王嬴政和燕国太子丹都曾经在赵国做人质。同为质子自然惺惺相惜,但质子和质子之间也是有差别的。昔日的燕丹是作为太子的身份来到赵国,虽然是个质子,但好歹人家也是个太子不是?而嬴政在赵国被父亲抛弃,是以一个不受宠的公子的身份在赵国自生自灭,常常受人欺负,太子丹屡次替嬴政出头,两人因此在少年时期结下了很深的友谊。

可惜人心是脆弱的,你我都过得不好还能互相安慰,最怕的就是一个人突然发达,可另一人还在原地踏步。燕丹和嬴政就是这样。作为燕国太子的姬丹,因为燕国弱小而一直在他国流浪。可曾经的落魄公子嬴政一夜从麻雀变成了凤凰,成为了高高在上的秦王。可是姬丹仍然只是一个人质。看到从前需要自己替出头的“小弟”现在摇身一变成为了大王,其内心落差可想而知。更何况此时的嬴政,已经开始实施统一六国的野心,秦国相继灭了韩国与赵国,燕国危在旦夕。儿时的玩伴终于因为政治理想上的分歧而不得不走向决裂。

2. 燕丹为保燕国派荆轲刺杀秦王,成就一段佳话。

作为秦王嬴政的好友,又怎会不知嬴政的性格和他的野心。太子丹当然看清燕国必然会成为秦国统一天下的一颗绊脚石。燕国灭亡只在旦夕,为了挽救燕国,燕丹经历不少磨难,最后回到燕国准备对抗秦国。至此,昔日好友已完全站在对立面,为了阻止秦军来袭,燕丹起了暗杀秦王的心思。在田光、鞠武两人的谋划下,决定由荆轲刺杀秦王。并耗费极大精力满足荆轲所提出的三个条件:第一,他需要世界上最锋利的短剑;第二,需要燕国的地图以麻痹谨慎的秦王;第三,他要秦国叛将樊於期的人头。可以说,在当时燕丹作出刺杀秦王这样大胆的决定,也的确是有魄力和野心的。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希望利用荆轲作为利剑保住燕国,然而荆轲却反向利用燕国太子,希望去挟持秦王保护天下。

可以说,燕丹心怀燕国,荆轲作为侠士胸怀的是天下。他想要效仿曹沫,挟持秦王保全天下。可惜他看错了嬴政,也看错了局势,最终的刺杀也以失败告终。荆轲一死,燕丹却迎来他人生中最悲惨的悲剧。无论两人之前的情谊如何,秦王又怎能容忍一个想要夺取自己性命的人活着呢?很快,秦王就派王翦渡过易水攻打燕国太子丹,弱小的燕国又怎么能挡得住秦国的虎狼之师呢?秦军很快就占领了燕国,对于燕丹而言失败并不可悲,可悲的是他的父王为了活命,不顾父子情谊取下了燕丹人头献给嬴政,作为保命的筹码。燕王的决定还是太过愚蠢和单纯,嬴政灭燕国是迟早的事,是无法改变的大势所趋。最终太子丹被亲生父亲取走头颅,而燕王最后也被秦王所灭,燕国最终也难逃灭亡的命运。真是可悲!

3. 关于燕丹的评价众说纷纭。

很多人认为燕丹刺杀秦王出于私心,刺杀一事也是不自量力的匹夫之勇。但小编认为燕丹在当时燕国弱秦国强的情况下,选择剑走偏锋其实也是为了奋力一搏,为燕国求取一线生机。他一生作为质子,不得志无法大展宏图,压抑自己的野心和欲望,可以说,派荆轲刺秦是他压抑了一生最后的放手一搏。其中当然有赌的成分,可成大事者又有几人没有赌的成分?所以燕丹的行为,还是有值得赞扬之处的。

相关文章

从佞臣到诤臣——细说“裴矩现象”

裴矩何人?他是隋及唐初的重臣,论及才干,他精明练达,智勇兼具,常常有超拔同侪的地方。来源:《新华日报》可炀帝杨广即位之后,裴矩还是那个裴矩,但他的机巧才干不是用来成就功业,而是全花在取媚杨广的喜好上了。筹边大将竟成为献媚的佞臣。隋炀帝要迁都洛阳,裴矩被任命为建造府省的总办。他知道皇上迁都心切,遂督促

2025-08-14 01:41:05

李渊,到底冤不冤?

李渊,著名官二代兼富二代,祖上显赫的可以说是不要不要的。他们李氏一门的祖先,是十六国时期的西凉开国皇帝李暠,自带真龙天子基因,那是相当有排面。李渊的祖父,叫做李虎,虎哥是南北朝时期,北朝西魏的太尉,也就是当时西魏王朝的最高军事长官。李渊的父亲,叫做李昞,是北周的柱国大将军。李渊父系一门显赫,他母亲那

2025-08-14 01:22:09

申不害变法短暂强大了韩国,更开创了帝王权术的先河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51年,韩昭侯以申不害为宰相。这一年距离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已经过去十年了。申不害本来是郑国的小官,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吞并了之后,也就做了韩国了小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伐韩重兵压境,申不害建议韩昭侯亲自去朝见魏惠王认错示弱,魏惠王挺美就撤兵了。以此为由,韩昭侯发现申

2025-08-13 00:35:20

完璧归赵:蔺相如的历史背景与事迹

璧归赵:蔺相如的历史背景与事。“完璧归赵”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它源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 这个故事讲述了赵国使者蔺相如何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从秦国手中保全了和氏壁,并将其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的传奇经历。2. 和氏璧又称和氏之壁,是一块非常珍贵的玉璧。传说中是由楚国人卞和发现

2025-08-13 00:02:42

霍光辅政:为何霍光死后,霍氏就迅速败亡了?你看他们干了什么!

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靠了哥哥霍去病的引荐,他才有了登堂入室的机会,成为汉武帝身边的郎官,进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霍光的特点和弟弟霍去病截然不同,霍去病处处锋芒毕露,而霍光则处处谨小慎微,在汉武帝身边几十年,办事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就凭这一点,就已经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了。霍光做事有多谨慎呢?举个例

2025-08-12 02:51:04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