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因许多不同的需求,产生了对应不同的职能岗位。而古代与现代,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也赋予了许多岗位特别的存在意义。
在战国时期,由于战乱的原因,国家之间纷争不断,各王国争夺政权迫在眉睫。
在这个战乱的世界里,王朝不仅只有明面上的斗争,还衍生出了许多暗地里实施谋杀的策略。为了实现统治者们的暗杀策略,一种名为“刺客”的身份就应时而生了。
刺客是一个朝代所衍生出的职业名称,对于派遣刺客的一方来说,这是正义的存在。但对于被刺杀的一方来说,这就是一种极其不道德,应该彻底被禁止的职业。
战国时期,曾有一名刺客想当众刺杀秦王,可惜最后没得手,还白白丢掉了性命。这个人便是被称为“四大刺客之一”的太子丹属下——荆轲。
史料记载,荆轲是四大刺客中唯一刺杀失败的刺客,也难怪被人冠以了“不入流”的名号。
古代的人都喜欢评头论足,特别是对于那些功绩突出的人,大家更是饶有兴趣。为此,大家总会回头看一看,观察他一路以来做过的事,在当时究竟掀起了怎样的历史风波。
荆轲本是一个流离失所的人,却恰好遇见了当时威慑一方的太子丹,并顺利归服于他。
那时的荆轲,刚游历到燕国,本是穷途末路,但却意外收到太子丹的恩惠照顾,在其庇护之下,有幸度过了一段舒适且不忧生死的日子。
因此,当太子丹有需要的时候,荆轲自然不能推而避之,他是太子丹心中最忠诚的帮手。
秦国灭赵国一气呵成,这让驻守在南边的燕国瑟瑟发抖。燕国担心自己军力不胜,无法抵御秦国随之而来的攻打入侵,因此必须要想办法拦住秦国进军的步伐。
此时,太子丹提出要刺杀秦王,而善于击剑的荆轲便成为最合适的人选。
只有荆轲顺利完成此项刺杀任务,燕国和其他六国被侵占的危险才能解除。迫于当时形势紧急,再加上太子丹的重重嘱咐,荆轲只能硬着头皮前去拜见,并因此丧失了性命。
虽然明确了刺杀的对象,但太子丹深知,秦王是一位极具智慧的王国统领者,并不那么容易可以让未曾谋面的人接近。要想贴身接触到秦王,就必须想办法让他感兴趣。
经过几番商量,太子丹最终决定用秦国反叛者樊某的人头,作为荆轲觐见秦王的理由。但太子丹对着一个活生生的人,实在是下不去手,只能委派荆轲去谈判。
听闻此事,樊某并没有让荆轲动手,而是选择自尽结束生命。荆轲将樊某的人头装在一个盒子里,将匕首藏在地图里,随后便选择起身出发,前往秦国实施刺杀任务。
刚到秦国的时候,秦王听说荆轲手上,只是捧着樊某的头颅和一张燕督亢地图,便想召见入殿,想要一问究竟。却没料到,还有一把刺杀自己的匕首藏在那张地图里。
当秦王还未有防备之心时,荆轲迅速从地图里抽出了匕首,握在手里便刺向秦王,虽然动作快速,但却遗憾失准,没能刺中秦王,反而还被拔剑反击的秦王刺成重伤。
见此状,秦国的侍卫迅速围攻上来,将刺客荆轲乱刀杀死,令其没有任何一刻解释的机会。
荆轲作为一个懂击剑的人,却在有先机的情况下失去自身水准,没能精准刺杀,后果自然毫无疑问,在众目睽睽之下反被秦国乱刀杀死。
这便是众人熟悉的“荆轲刺秦王”事件,也是被大家反复探讨与深究的历史故事。
荆轲本就不是一个武功高强的人,自然也称不上是一名职业的刺客。而真正令他被众人熟知为刺客的原因,不是他刺杀精准,而是他刺杀的对象,是当时震慑一方的秦王。
刺客在战国时期的存在,有着社会的必要性,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做的,这需要很高的思想觉悟。
对于一名刺客来说,心思细腻,刀法精准是最基本的要求。为了刺杀行动能获得成功,他们必须经常进行模拟练习,反复研究站位和刺入对方的角度,一丝一毫都不能大意。
但对于荆轲来说,刺杀秦王只是太子丹交给他的任务。他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思研究,如何站位能更有利于自己的行动,只抱着一颗必死的决心前去,自然容易变成送死。
职业刺客除了要保证“一次即中”的刺杀站位外,还要保证一切计划都天衣无缝。这就要求他们要对即将进行的行动滚瓜烂熟,包括对现场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逐一排除。
但荆轲的刺杀行动,基本就是只有一个大方向——刺杀的人是秦王。除此之外,荆轲并没有更详细的刺杀计划,更没有想过在现场会突发什么情况,对自己没有任何保护措施。
荆轲的整个刺杀过程,可以说相当随便。他只不过是借着“献人头”的方式,让秦王暂时放松了警惕,还没来得及等匕首第二次伸过去,就已经被秦王反手一剑刺成重伤。
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荆轲无能。毕竟对于秦王这样一位叱咤战场的王者来说,解决一个只有匕首,没有精细计划的刺客,简直就是易如反掌,没有任何难度。
荆轲自己的心里,根本没有太强烈的刺杀想法,对秦王这个人更是没有巨大的恨意。
但在当时,迫于太子丹给的巨大压力,才进行了此次行动,这实在是一次完全缺乏主动性的刺杀行为。后人评论荆轲是四大刺客中的“不入流的刺客”,也是因此缘由。
但无论怎么说,燕国和其六国在荆轲前去刺杀之时,曾满怀信心,大摆阵仗地欢送他,还因此留下了千古名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对于荆轲刺杀秦王的行为,站在不同角度的人,自然就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和理解。
现代的中国人,早就度过了战乱纷争的时代,对荆轲的刺客行为肯定是无法认同的。但在那时的燕国人民心里,像荆轲这样的英雄好汉,是值得后辈们永世歌咏的。
不是职业刺客,自然做不成刺客那么专业,只是仅仅抱着一颗报恩的心,白白去送了性命。
在现在看来,荆轲被称为“四大刺客之一”,也只不过是因为他刺杀的对象足够有名气,而并非因为刺客本人有着超乎常人的刺杀能力。
这后人,无非只是对荆轲的刺杀行为饶有兴趣罢了,对此人,也并没有更多的好奇之心了。
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汉武帝时期,卫氏一族起初的崛起都是靠“裙带关系”,卫家前后出的这两位大将军都是私生子。但是相比于卫青,霍去病要更加幸运一点,他出生后一年,卫子夫就被汉武帝看中并带回宫中。次年,卫子夫再次得到汉武帝宠幸,怀有身孕,被封为夫人。卫青也九死一生、因祸得福摆脱了“骑奴”的身份,成为了建章监和侍中,跟随在汉武
2025-09-14 01:58:16战国四公子,居第二为赵国平原君。平原君赵胜,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幼弟,《史记》载“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作为赵国诸多王室公子中最贤良的一个,平原君与孟尝君一样,平原君也“喜豢养门客,为母国效力”,门下食客如云,并凭借“礼贤下士”的名声先后
2025-09-13 03:30:0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