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历史尘埃中的樊於期与樊馆那些事儿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5 12:30:36    

战国时期的荆轲刺秦王,堪称一部历史大剧。两千多年来无论是史学著述还是文艺作品,都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过记述和演绎。作为这部大剧不可或缺的人物,樊於期不仅赢得了后世的赞颂和敬仰,也引发了人们对他身世的好奇与猜想。

事实上,正史对樊於期这个人记载寥寥。从惜字如金的史书中,我们主要了解到两件事:第一,樊於期是秦国将军,因触犯秦法,叛逃至燕国;第二,樊於期自刎献头,帮助荆轲前往秦国刺杀秦王政。然而,貌似人人皆知的事情,却有诸多问题待解。

比如:既然樊於期是秦国将军,但为何在秦国将军名单中找不到樊於期的名字?樊於期在燕国有几个住处?燕太子丹为何在数十里外的督亢地为樊於期建造“樊馆”?当年的樊馆是什么样的规制?这些问题很难在正史中找到准确记载。但我们可以从众多资料中寻找蛛丝马迹,综合分析,找到合乎逻辑的答案。

对于樊於期的身世,目前史家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是认为樊於期在秦国时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桓齮,逃到燕国后因语言差异,改成读音相近的名字樊於期,杨宽所著《战国史》便持此种观点。秦国史书记载,桓齮为秦国名将,屡立战功,在与赵国李牧交战时败北。战败后有说是桓齮潜逃他国,有说是被杀。在秦国史书中,之后确实再也未出现过桓齮将军的名字。第二种是认为秦国将军樊於期叛逃一事可能没写入秦国史书,有可能因为他参与了秦庄襄王之子成蟜的叛乱,投降赵国,后潜逃至燕国。电视剧《大秦赋》便是这两种说法的统一,毕竟是文艺作品,大家姑妄观之,姑妄听之吧。无论是哪种说法,有一点可以确定,樊於期的确是秦国将领,因触犯秦国法律,全家被诛杀,他本人也被秦国悬赏千金追杀。无奈之下,他逃到燕国避难,由于燕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时与樊於期交好,故而收留了他。

樊於期到燕国后,先是住在了燕国都城(今易县),太子丹对他热情款待。随后不久,太子丹就在距离燕国都城几十里外的督亢腹地为他建造了馆舍,人称“樊馆”,地点就在如今的高碑店市方官镇方官村。《新城县志》载“樊馆,城北方官镇……”,方官之名便是由樊馆二字演变而来。为何要在此处建樊馆呢?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为保护樊於期,远离都城可避人耳目;二是此处为膏腴之地,地肥水美,的确是一个好去处。当年荆轲专程拜访好友樊於期,商议刺秦大计,樊於期自杀献头的悲壮故事,就应该是发生在这里。

那么樊馆的具体位置在何处呢?目前尚无现代考古发现,但大体位置可以确定为高碑店市方官村北约一里处。据著名史学家、方志学家王树楠记载,在晚清时期,这里发现有樊馆的相关碑刻。 一八八四年,王树楠前往方官以北的三里铺村,专程拜访学者曹子清先生,途中见路旁有一古碑,他当即下马查看,记下此事并赋诗一首,原文是:访曹丈子清过樊馆,樊馆去新城北二十里,土人掘地得古碑,文曰“太子丹馆樊将军处”,感其事为赋诗:


将军之头勇士股,田生血射燕云古。

鱼棺赤臭犹避人,何况秦庭履生虎。

敲碑下马招古魂,一掬督亢老焦土。

论人成败吾所嗔,匹夫驰驱能许君。

达官累累斗大印,压臂不敢轻磨磷。

吁嗟乎!

慷慨悲歌吾已矣,眼中谁是当年人?

可见,在晚清时期,还能依据古碑出土之处基本确定樊馆遗址的位置。从现在的夯土遗迹及当地人的口口相传可知,樊馆遗址的位置应该是位于村民俗称的“疙瘩台”处,总占地约60亩,台高两丈。据如今的地形分析,这里古代或为河水环绕、风景秀丽的风水宝地。

目前,当地政府已划定了108亩的保护地,修建了樊於期雕像并规划了樊馆遗址公园。

虽然樊於期的壮举距今已过去两千多年,但他与荆轲等人不畏强暴、舍生取义,开启了重信守义、慷慨豪侠的燕赵之风。燕赵风骨已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樊於期、荆轲等人的名字必将永载史册、永世流传。

相关文章

乐羊灭亡中山国以后......

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

霍光:鲜为人知的铁血人物,历史上第一个斩首行动就是他策划的

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

邹忌的两次劝谏,使齐威王开始励精图治广开言路,齐国强盛起来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

霍去病打下4座城,取了4个名字,从未改名并沿用至今,名字很耳熟

汉武帝时期,卫氏一族起初的崛起都是靠“裙带关系”,卫家前后出的这两位大将军都是私生子。但是相比于卫青,霍去病要更加幸运一点,他出生后一年,卫子夫就被汉武帝看中并带回宫中。次年,卫子夫再次得到汉武帝宠幸,怀有身孕,被封为夫人。卫青也九死一生、因祸得福摆脱了“骑奴”的身份,成为了建章监和侍中,跟随在汉武

2025-09-14 01:58:16

肉食者鄙的平原君!一生平碌无作为,生不逢时的守平之臣

战国四公子,居第二为赵国平原君。平原君赵胜,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幼弟,《史记》载“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作为赵国诸多王室公子中最贤良的一个,平原君与孟尝君一样,平原君也“喜豢养门客,为母国效力”,门下食客如云,并凭借“礼贤下士”的名声先后

2025-09-13 03:30:04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