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荆轲刺秦王,太子丹末路人生背后,被称道的荆轲其实是最大的错误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21 00:44:46    

其实,人们只知道荆轲刺秦,是为壮士,却不知道,荆轲刺秦背后还有这么多的隐秘,荆轲其实根本不是壮士,他只是太子丹一个错误的决定……

太子丹与嬴政的友谊

公元前年,燕国太子姬丹,从秦国偷偷逃回了燕国,秦王嬴政虽然恼怒,却更多的是惋惜与悲痛,长叹一声,丹,你我终究是走到了这一步。

故事还要从秦王嬴政小时候说起,那时候嬴政被秦国留在赵国为质,而太子丹则被燕王送到赵国为质,两人同为质子,心心相惜,而太子姬丹由于年长几岁,处处护着在赵国被欺压的嬴政,以至于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后来嬴政的父亲做了秦王,接嬴政回秦,自此,两人开始不同的人生,嬴政不再是当年的嬴政,少时的经历让他发奋图强,一统六国是嬴政的目标。可是姬丹还是当初那个姬丹,少时在赵国为质,长大后又被送往秦国为质,他唯一的想法就是,保住那个从来不顾及自己想法,岌岌可危的燕国。

可是想要一统六国的秦王,怎么可能被一个儿时玩伴阻挡了脚步?当姬丹双手握在一起,祈求嬴政看在儿时相救之情放燕国一条生路时候,嬴政说出,燕国只能是秦国的,并希望太子丹留下来和自己一同实现一统六国的宏图伟志时,姬丹大喊道,嬴政,你太自负了,两人不欢而散。最终,儿时的友谊没能留住太子丹,姬丹趁机逃回了燕国。

可怜的姬丹,心心念念都是自己的祖国,为了拯救这个破败的国家,放弃了自己的性命,逃回去之后,却被燕王狠狠训斥了一顿,质问他为何不留在秦国,或许秦王会看在儿时友谊放燕国一条路。而太子丹此时早已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他太了解秦王嬴政了。

既然做不成朋友,那就只能成为敌人了。

找到荆轲,葬送了自己的太子丹

回到燕国后的太子姬丹,听说秦国打败赵国之后,将儿时欺辱他的人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而赵国一败,秦国的下一个目标,必然就是燕国,要想保燕国,秦王必须死,虽然他们不知道,嬴政死了,会不会还有下一个更厉害的秦王,但是此时,只能放手一搏。

于是太子丹找到了自己的老师田光,希望可以推荐一个侠义之士,为燕国刺杀秦王,田光于是推荐了荆轲,两人一番交涉以后,一拍即合。

而荆轲则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燕国地图,二是要一个勇士当副手,三是樊於期的人头。

前两个要求并不难,但是第三个要求,让太子丹左右为难,樊於期本是秦王身边的人,因为和秦王起了争执,逃到了燕国,太子丹当初信誓旦旦的对樊於期保证,只要我在,没人可以伤害你,可是如今,为了保燕国,太子丹不得不违背自己的誓言,这样的自己,不是太卑鄙了吗?

见太子丹犹豫不定,荆轲又使了言语激将太子丹,最终成功拿到了樊於期的人头。

要说耗费了如此多财力物力人力,本该成功了,但是太子丹最大的错误,恐怕就是派了荆轲这么一个不靠谱得刺客。

历史上人人称赞荆轲刺秦的勇气,但是殊不知,荆轲其实才是这件事中最大的败笔,他不仅狂妄自大断送了自己,也断送了太子丹和燕国。

荆轲原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来迁到了卫地,并在此定居,改姓为荆。荆轲喜爱读书和剑术,自以为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于是他就去找卫元君游说,但是卫元君对他的游说丝毫不感兴趣,也就没有任用他。

荆轲在卫国不得志,于是就开始出游列国。当时榆次有一个著名的剑术高手,名字叫做盖聂,荆轲路过榆次的时候就前去向盖聂讨教剑术。盖聂是真正的剑术高手,荆轲在和盖聂谈论剑术说了不该说的话,于是盖聂瞪了荆轲一眼,结果荆轲直接被吓走。荆轲在邯郸的时候和鲁句搏斗,因为鲁句呵斥了他,他就离开而不再与其相见。

后来荆轲来到了燕国,在此地遇到了知己好友,一个狗屠和一个击筑的高渐离。这三人都是酒徒,也因此在一起相谈甚欢。在此期间,荆轲还认识了燕国的游侠田光,两人结为了好友。

而就是这样一个自以为是,心胸狭隘只知道饮酒作乐的人,来到燕国后,却被奉为是侠义之人,并被委以大任。

为了刺杀秦王,太子丹可谓是下了血本,这样的助推力给到任何一个人,都不愁杀掉秦王了,但是偏偏荆轲给搞砸了这件事。

在刺杀秦王时,本来秦王已经放松了警惕,荆轲成功近身,却因为他的自不量力,想要生擒秦王而导致秦王反扑。

而荆轲本人也并不完全是为了太子丹的请求才去刺杀秦王,而是因为他本来是卫国人,想活捉秦王,强迫他订立契约,归还兼并的土地,所以才导致刺杀失败。

所以综上看,太子丹的失败,完全是因为派了一个不靠谱的荆轲,而被后人一直歌颂的荆轲,其实并不向人们想的那么伟大,确实徒有虚名罢了,这点从卫元君不愿意重用他就能看出。

而荆轲刺杀失败以后,没有像电视剧中的情节一样,自杀以示衷心,反而立马就推出了是太子丹让人刺杀秦王的,虽然我们并不能知道他此举是因为心如死灰无意说出的,还是为了逃命有意说出的,总之就是秦王大怒,命令王翦拿太子丹项上人头,这也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燕国的灭亡。

而再看太子丹,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为了自己的国家,最终结果呢?被自己的父亲亲自取下人头,献给了嬴政。

不仅没有保住燕国,反而葬送了自己。


相关文章

孙膑的智谋有多高明?帮助田忌赢得赛马比赛,只是复仇的第一步

导读讲述了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之间的友情和背叛,以及孙膑的反击故事。两位昔日知己好友最终变成宿敌,孙膑在友情破裂后选择了反击,最终击败了庞涓。想知道他们之间友情的起起落落以及最终的结局?继续往下看!战国时期的友谊孙膑和庞涓是战国时期的两位杰出军事家,他们之间还有着师兄弟的关系,是彼时彼刻最为杰出的军事

2025-09-09 00:51:07

文人也可以血气方刚,他是太子老师,最终因为反武身死

“太后母临天下,当示至公,不可私于所亲……独不见吕氏之败乎?”原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朝会的太后武则天没想到自己平时颇为信任的宰相裴炎竟然站出来向自己发出了如此激烈的言论。而对于站在台下的裴炎来说,面对权势日益上升的太后自己这一步迈出就没有回头路了,虽千万人吾往矣!河东裴氏,当世望族裴炎出生于河东裴氏中

2025-09-09 00:31:06

吕不韦身上有哪些故事?历史是怎样评价他的

吕不韦短短几十年的人生过得是相当的精彩,他最初是个商人却没有想到自己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成为一名相当有名气的成功企业家; 他后来赌注似的试水政治,又没想到这次高风险的投资换来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和地位。不管在政坛还是在商圈,吕不韦都能够如鱼得水,胆识、精明、伶俐他具备了成功的政治家和商人所

2025-09-08 00:42:55

逐句解读:骆宾王入狱、出狱、起兵,三个时期的三首精品五言绝句

作者简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是有“神童”之称的骆宾王所作,那年他7岁。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字观光,生卒于公元627年-684年,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最高官职为朝廷侍御史。骆宾王的前半生虽有贫困落拓的生活,但也有步步辉煌的荣耀;而后半生却是在入狱的悲愤、出狱

2025-09-08 00:24:34

西门豹治邺,禁止巫风,破除封建迷信是因为什么?

你相信一个2000多年前的古人也会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吗?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古人的故事!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是很讲封建迷信的,这其中的是非对错我们今天就不评价了。如果说起因,只能说古人把一切无法解释的事件都归属为神鬼妖魔,这不是他们愚昧无知,只是因为古人的局限性,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认知的

2025-09-07 00:42:1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