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人们只知道荆轲刺秦,是为壮士,却不知道,荆轲刺秦背后还有这么多的隐秘,荆轲其实根本不是壮士,他只是太子丹一个错误的决定……
公元前年,燕国太子姬丹,从秦国偷偷逃回了燕国,秦王嬴政虽然恼怒,却更多的是惋惜与悲痛,长叹一声,丹,你我终究是走到了这一步。
故事还要从秦王嬴政小时候说起,那时候嬴政被秦国留在赵国为质,而太子丹则被燕王送到赵国为质,两人同为质子,心心相惜,而太子姬丹由于年长几岁,处处护着在赵国被欺压的嬴政,以至于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后来嬴政的父亲做了秦王,接嬴政回秦,自此,两人开始不同的人生,嬴政不再是当年的嬴政,少时的经历让他发奋图强,一统六国是嬴政的目标。可是姬丹还是当初那个姬丹,少时在赵国为质,长大后又被送往秦国为质,他唯一的想法就是,保住那个从来不顾及自己想法,岌岌可危的燕国。
可是想要一统六国的秦王,怎么可能被一个儿时玩伴阻挡了脚步?当姬丹双手握在一起,祈求嬴政看在儿时相救之情放燕国一条生路时候,嬴政说出,燕国只能是秦国的,并希望太子丹留下来和自己一同实现一统六国的宏图伟志时,姬丹大喊道,嬴政,你太自负了,两人不欢而散。最终,儿时的友谊没能留住太子丹,姬丹趁机逃回了燕国。
可怜的姬丹,心心念念都是自己的祖国,为了拯救这个破败的国家,放弃了自己的性命,逃回去之后,却被燕王狠狠训斥了一顿,质问他为何不留在秦国,或许秦王会看在儿时友谊放燕国一条路。而太子丹此时早已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他太了解秦王嬴政了。
既然做不成朋友,那就只能成为敌人了。
回到燕国后的太子姬丹,听说秦国打败赵国之后,将儿时欺辱他的人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而赵国一败,秦国的下一个目标,必然就是燕国,要想保燕国,秦王必须死,虽然他们不知道,嬴政死了,会不会还有下一个更厉害的秦王,但是此时,只能放手一搏。
于是太子丹找到了自己的老师田光,希望可以推荐一个侠义之士,为燕国刺杀秦王,田光于是推荐了荆轲,两人一番交涉以后,一拍即合。
而荆轲则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燕国地图,二是要一个勇士当副手,三是樊於期的人头。
前两个要求并不难,但是第三个要求,让太子丹左右为难,樊於期本是秦王身边的人,因为和秦王起了争执,逃到了燕国,太子丹当初信誓旦旦的对樊於期保证,只要我在,没人可以伤害你,可是如今,为了保燕国,太子丹不得不违背自己的誓言,这样的自己,不是太卑鄙了吗?
见太子丹犹豫不定,荆轲又使了言语激将太子丹,最终成功拿到了樊於期的人头。
要说耗费了如此多财力物力人力,本该成功了,但是太子丹最大的错误,恐怕就是派了荆轲这么一个不靠谱得刺客。
历史上人人称赞荆轲刺秦的勇气,但是殊不知,荆轲其实才是这件事中最大的败笔,他不仅狂妄自大断送了自己,也断送了太子丹和燕国。
荆轲原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来迁到了卫地,并在此定居,改姓为荆。荆轲喜爱读书和剑术,自以为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于是他就去找卫元君游说,但是卫元君对他的游说丝毫不感兴趣,也就没有任用他。
荆轲在卫国不得志,于是就开始出游列国。当时榆次有一个著名的剑术高手,名字叫做盖聂,荆轲路过榆次的时候就前去向盖聂讨教剑术。盖聂是真正的剑术高手,荆轲在和盖聂谈论剑术说了不该说的话,于是盖聂瞪了荆轲一眼,结果荆轲直接被吓走。荆轲在邯郸的时候和鲁句搏斗,因为鲁句呵斥了他,他就离开而不再与其相见。
后来荆轲来到了燕国,在此地遇到了知己好友,一个狗屠和一个击筑的高渐离。这三人都是酒徒,也因此在一起相谈甚欢。在此期间,荆轲还认识了燕国的游侠田光,两人结为了好友。
而就是这样一个自以为是,心胸狭隘只知道饮酒作乐的人,来到燕国后,却被奉为是侠义之人,并被委以大任。
为了刺杀秦王,太子丹可谓是下了血本,这样的助推力给到任何一个人,都不愁杀掉秦王了,但是偏偏荆轲给搞砸了这件事。
在刺杀秦王时,本来秦王已经放松了警惕,荆轲成功近身,却因为他的自不量力,想要生擒秦王而导致秦王反扑。
而荆轲本人也并不完全是为了太子丹的请求才去刺杀秦王,而是因为他本来是卫国人,想活捉秦王,强迫他订立契约,归还兼并的土地,所以才导致刺杀失败。
所以综上看,太子丹的失败,完全是因为派了一个不靠谱的荆轲,而被后人一直歌颂的荆轲,其实并不向人们想的那么伟大,确实徒有虚名罢了,这点从卫元君不愿意重用他就能看出。
而荆轲刺杀失败以后,没有像电视剧中的情节一样,自杀以示衷心,反而立马就推出了是太子丹让人刺杀秦王的,虽然我们并不能知道他此举是因为心如死灰无意说出的,还是为了逃命有意说出的,总之就是秦王大怒,命令王翦拿太子丹项上人头,这也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燕国的灭亡。
而再看太子丹,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为了自己的国家,最终结果呢?被自己的父亲亲自取下人头,献给了嬴政。
不仅没有保住燕国,反而葬送了自己。
战国群雄并立,一会儿合纵,一会儿连横,打打和和,好不热闹。国家博弈离不开智囊。没有人才底蕴,在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可以说是分分钟就有被吞并的危险。既然人才难得,笼络人才就变得很重要。战国时期,最善于笼络人才的要算是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和楚国春申君。如果非要给四公子排个名的话,
2025-01-21 00:54:57其实,人们只知道荆轲刺秦,是为壮士,却不知道,荆轲刺秦背后还有这么多的隐秘,荆轲其实根本不是壮士,他只是太子丹一个错误的决定……太子丹与嬴政的友谊公元前年,燕国太子姬丹,从秦国偷偷逃回了燕国,秦王嬴政虽然恼怒,却更多的是惋惜与悲痛,长叹一声,丹,你我终究是走到了这一步。故事还要从秦王嬴政小时候说起,
2025-01-21 00:44:46秦始皇赵政在位期间,有一位名叫樊於期的大将军被他认为是背叛了国家。这个故事源于他的个人经历和他的家族历史。在赵政出生之前,秦国与楚国发生了激烈的战争。在这个战争中,有一场重要的战役是由大将军樊於期指挥的。他在关键时刻却突然改变了战局,导致秦国在这场战斗中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尽管这次失败并没有直接影响到
2025-01-21 00:28:12«——【·前言·】——»在中国历史上,秦王赢政与樊于期之间的故事始终是一个扑朔迷离的谜团,充满了悬念和戏剧性。历史记载显示,樊于期因某种罪名逃亡至燕国,并最终被荆轲所刺杀,但究竟是何罪使得他成为秦王赢政的死敌?«——【·荆轲刺秦·】——»燕太子丹遣荆轲刺秦王时,曾经“借"了秦选亡在燕因的罪将樊于期的
2025-01-21 00:21:19康熙皇帝8岁登基,14岁就亲政了,我们的14岁还在读初中,人家已经科举考试得了个探花,亲政后康熙皇帝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国家走上富强之路,国民得以休养生息,开创了国泰民安的盛世局面。康熙皇帝文治与武功并济,他重视科举,选拔人才,重用了很多汉人,以文治国,教化兴邦,他还能知人善用,用人不疑,很有明君风
2025-01-21 00:02:00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