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一生可以说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完成了四件在别人一辈子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其中打败鳌拜和三藩,成功的维护了爱新觉罗一族的皇权,为大清的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收复台湾,驱逐沙俄,打败噶尔丹则是成功的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统一。这四件事分别是:
第一件,削三藩。康熙刚刚开始登基的时候,清朝的形势很严峻,不仅要抵御来自外敌沙俄的威胁,还要对付权臣鳌拜和三藩(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此时的康熙尚未成年,想要对付着四个老奸巨猾的奸臣谈何容易。不过康熙的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少年时期就利用雷霆手段就扳倒了鳌拜,完全夺回了属于自己的皇权。成年后的康熙坚持大规模用兵的原则,亲自坐镇北京,成功的打败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
第二件,驱逐沙俄。清军入关后,沙俄远征军曾多次入侵黑龙江流域,烧杀抢劫,四处蚕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清廷勒令盘踞在雅克萨等地的沙俄侵略军撤离清领土。可是沙俄对此却不予理睬,于是康熙任命萨布素为大将军,对沙俄发起全面反击,沙俄不敌,不得不退兵,可是没过多久,沙俄再次入侵大清,并占领雅克萨城。对于沙俄的这一行为,康熙十分愤怒,下令全面反击沙俄。雅克萨之战结束后,大清成功的驱逐了沙俄,双方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二十四日缔结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领土。这是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与外国签订的平等条约。
第三件,三征噶尔丹。康熙十七年,噶尔丹为割据西北、统治蒙古诸部,在俄国政府的怂恿支持下,兴兵进攻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又借口追击土谢图汗部余众,进军内蒙古乌朱穆沁地区,与清王朝发生直接军事冲突。康熙帝为确保边疆安定,三次亲征漠北。大败噶尔丹,成功的捍卫了中华民族的领土主权。
第四件,收复台湾。提到收复台湾,很多人都会想到郑成功,不过实际上康熙收复台湾和郑成功收复的台湾是不一样的。都知道在明朝的时候,台湾是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是郑成功率领军队成功的从荷兰殖民者的手里夺回了台湾。这是值得中华民族骄傲的是,不过让人想不到的是在郑成功去世后,他的儿子郑经却想另立门户,和大清朝互不统属,所谓“东宁建国,别立乾坤”。对此,康熙任命施琅为水师统领,全面负责收复台湾一事。168年(永历三十七年)6月,施琅奉康熙诏,进攻澎湖。经过澎湖海战后,七月中旬,施琅顺利击溃刘国轩海军,攻占澎湖。随后郑经之子郑克塽向清朝投降,台湾正式归为大清的版图。
以上四件事,无疑都是康熙的功绩,也是他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原因之一。但是,康熙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有三大败笔,令他后悔一生。这三件事分别是:
第一件,废太子胤礽。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册立了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礽为太子,寄予厚望。胤礽聪明有才,深得父皇的宠爱,也得到了朝野的拥戴。然而,胤礽却因为妒忌和猜疑,与他的弟弟们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尤其是与他的第十四弟胤祥(后来的雍正)的关系最为恶劣。胤礽多次诬陷胤祥,企图除掉他的竞争对手,却反而引起了康熙的怒火。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在病中,胤礽趁机上书,再次攻击胤祥,还要求康熙立他的儿子为皇孙。康熙大怒,下令废去胤礽的太子之位,将他软禁在宫中。胤礽从此一蹶不振,精神失常,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去世,年仅五十岁。康熙对胤礽的废黜,不仅伤了他的父子之情,也造成了太子之位的空缺,导致了后来的九子夺嫡之乱。
第二件,封禁科学。康熙在位期间,曾经重视过西方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天文、数学、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他曾经聘请了一些西方传教士,如南怀仁、徐日昇、白晋等,为他服务,编写了《数理精蕴》、《坤舆万国全图》等著作,也曾经允许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播基督教。然而,康熙晚年,却因为西方传教士之间的教派纷争,以及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略,而改变了对西方的态度,开始封禁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限制了西方传教士的活动,甚至下令驱逐他们出境。康熙的这一举动,断绝了中国与西方的交流,使中国错失了了解西方的机会,也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停滞不前,落后于西方。
第三件,废除科举。康熙在位期间,曾经多次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了一批批的人才,为清朝的治理打下了人才基础。然而,康熙晚年,却因为对科举制度的弊端不满,以及对汉族士大夫的不信任,而决定废除科举,改为内廷考选。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颁布了《废除科举诏书》,宣布从此不再举行科举考试,而是由内阁、六部、各省督抚推荐人才,由皇帝亲自考核,以选拔朝廷官员。康熙的这一举措,打破了科举制度的传统,削弱了汉族士大夫的地位,也损害了清朝的治理效率,引起了朝野的不满和反对。康熙去世后,雍正即位,立即恢复了科举制度,废除了内廷考选。
你相信一个2000多年前的古人也会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吗?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古人的故事!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是很讲封建迷信的,这其中的是非对错我们今天就不评价了。如果说起因,只能说古人把一切无法解释的事件都归属为神鬼妖魔,这不是他们愚昧无知,只是因为古人的局限性,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认知的
2025-09-07 00:42:17中国古代朝代更迭,战乱不断,每个朝代都产生了很多名将,不胜枚举,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唐朝的“战神”——薛仁贵。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于世。出身河东薛氏,是南北朝名将薛安都的后人,世代官宦。614年出生于唐朝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省河津市修村),出生时家道衰落,种田为生,日子过得艰难。他准
2025-09-07 00:29:40赵武灵王的谥号可能是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因为其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前面的武是美谥,而后面的灵则是典型的恶谥。从这个谥号就能看出后世赵君在评价他的时候内心有多复杂。作为战国最为杰出的赵国国君,赵武灵王赵雍绝对是同时代的另类。在秦国日益崛起,其他诸侯不得不对秦国虚与委蛇的时候,他却在琢磨如果打击秦国!不
2025-09-06 11:21:43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秦赵长平之战的秦军最高统帅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武安君白起,而战后的坑杀几十万赵军也成为白起最大的一次“人屠”。但奇怪的是,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秦国从一开始就对赵国的战略决战来准备
2025-09-06 09:52:28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