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齐湣王初年,孟尝君田文被逐出齐国政坛,多亏冯谖的“狡兔三窟”之计,孟尝君得以返回。谭拾子在国境迎接他。
谭拾子对孟尝君说:“您是不是对齐国的士大夫有所怨恨呢?” 孟尝君说:“是的。”谭拾子说:“把他们杀了,符合您心愿了吗?” 孟尝君说:“对的。”
“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当初齐湣王对孟尝君说完这句话之后,大臣们肯定是“欢送”孟尝君。想起大臣们先前的趋炎附势,返回的孟尝君自然对他们心中不快。
但是,“君满意杀之乎?”何出此言呢?
谭拾子说:“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道理本来就应该这样。您知道吗?” 孟尝君说:“不知道。”
谭拾子说:“事情必然要发生的就是死亡,道理本来就应该这样。荣华富贵别人就靠近他,贫困卑贱别人就离开他,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道理发展的必然规律。
请让我用市场作比喻。市场,早上充满人,晚上没有人,不是人们早上喜爱市场而晚上厌恶市场;要买东西,所以早上前往市场,要买东西没有了,所以晚上离开市场。
希望您不要再有怨恨。”
您孟尝君当权时,士大夫们巴结您;您无权无势,他们疏远、冷淡您。这种人情冷暖是非常正常的。
就像市场一样,您能提供富贵,别人就来;您贫贱、一无所有,别人当然不来。
“富贵多士,贫贱寡有,事之固然也。”这是同一故事背景下,《史记》中冯谖劝解孟尝君的语句,其含义与谭拾子所说类似。
孟尝君于是把五百个简札上记录的仇人名字削掉,不再提起这件事。
不是五个,不是五十个,至少有五百个人被列入名单。参照三公九卿的官制,或是秦国商鞅的二十级爵位制度预估,万一孟尝君大开杀戒,齐国朝堂岂不是血流成河!
谭拾子的劝谏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孟尝君、为了齐国,您孟尝君杀得痛快了,谁跟着您治理国家呢?
“君满意杀之乎?”谭拾子预感到了孟尝君凶残或是报复心强烈吗?
孟尝君曾经路过赵国,只因为赵人讥笑他为“眇小丈夫”,他愤怒之下击杀数百人,毁灭一个县。
随行的门客中有没有人劝说、阻止过他呢?
都是权力在作祟啊!“君满意杀之乎?”本以为这是一句夸张的话语,再一看,迷恋权势的人的确可能如此。
吕不韦短短几十年的人生过得是相当的精彩,他最初是个商人却没有想到自己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成为一名相当有名气的成功企业家; 他后来赌注似的试水政治,又没想到这次高风险的投资换来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和地位。不管在政坛还是在商圈,吕不韦都能够如鱼得水,胆识、精明、伶俐他具备了成功的政治家和商人所
2025-09-08 00:42:55作者简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是有“神童”之称的骆宾王所作,那年他7岁。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字观光,生卒于公元627年-684年,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最高官职为朝廷侍御史。骆宾王的前半生虽有贫困落拓的生活,但也有步步辉煌的荣耀;而后半生却是在入狱的悲愤、出狱
2025-09-08 00:24:34你相信一个2000多年前的古人也会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吗?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古人的故事!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是很讲封建迷信的,这其中的是非对错我们今天就不评价了。如果说起因,只能说古人把一切无法解释的事件都归属为神鬼妖魔,这不是他们愚昧无知,只是因为古人的局限性,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认知的
2025-09-07 00:42:17中国古代朝代更迭,战乱不断,每个朝代都产生了很多名将,不胜枚举,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唐朝的“战神”——薛仁贵。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于世。出身河东薛氏,是南北朝名将薛安都的后人,世代官宦。614年出生于唐朝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省河津市修村),出生时家道衰落,种田为生,日子过得艰难。他准
2025-09-07 00:29:40赵武灵王的谥号可能是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因为其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前面的武是美谥,而后面的灵则是典型的恶谥。从这个谥号就能看出后世赵君在评价他的时候内心有多复杂。作为战国最为杰出的赵国国君,赵武灵王赵雍绝对是同时代的另类。在秦国日益崛起,其他诸侯不得不对秦国虚与委蛇的时候,他却在琢磨如果打击秦国!不
2025-09-06 11:21:43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