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杰背后的真相
在战国时代,“养士”成了一门新兴行业,无数风云人物也由此诞生。其中战国四君子——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和春申君被认为是养士高手,号称“战国四杰”。但你知道吗,这“四杰”其实和我们想象中的有很大出入噢。
首先来说说“牛B大王”孟尝君。从小就备受争议的他,靠口才才智使父亲吃惊,从此掌管家政。他对食客宽容甚至包庇犯人,手段诡诈,被人说成是“土包子大王”。而当客人离他而去时,他又装可怜批评“金银之言,可靠邻里乎”,实属“装萌装可怜”。
再来我们谈信陵君。他养士确实高明,但背后也一点不简单。用“小道消息”做援救,实际就是“内鬼反间计”。后来名过其实,被人发现原来“江山是非,门前不敢立”。他养士虽然成功,但成就有很大部分靠“江湖阴阳术”捞好处。
来到平原君,“这人也够TM惨的”!派去求援的团队,号称数千门客,结果连二十个人都凑不全,最后只能靠“毛遂自荐”的一个打挡酬送过关。其他时间,平原君除了“装B癖”,估计没什么杰出表现吧。
最后是春申君。他政治手腕不错,用“包青天计划”帮楚王生下儿子,升了宰相。但后来“宫斗完犊子”,整个楚国都被他给“玩跑了”。至于他那些“豪门贵公子风格”的门客,不知真假啊!
总体来说,这四位“战国四杰”其实没一个是真正意义上的“杰”,他们“养士”不过是“潮流范”,牵着鼻子走的成分很大。而他们的人品和真实表现,也许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得多。不过得益于“历史文字游戏”,他们依然享有“四杰”的美名,成为后人议论的焦点。也许,我们不应该过分捧杀他人,而是用更深入的视角审视历史人物吧!
那么让我们把视角再延伸一层,看看“战国四杰”背后的更深层社会动因。
那个时代,各国都在竞争实力。“养士”无非就是一种实力展示,通过士人数量来比量国力。但这也促生了将“养士”视为政绩的错误理解。
其实,真才实学远比人数重要。可四君子在“养士”时,似乎就错失了这个重点。他们动辄以千计,但质量能否见称?历史给出的答案并不乐观。
而当时士人之流,又多半奔功利。只要有人供养,就会主人多高兴,主子事业兴旺。这是人之常情,也难以大摇大摆。但如果士人重信重义,那事就不同了。
于是,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战国四杰”其实都为名利消磨了太多心血。久而久之,名声不啻虚设,功绩难称真传。这难道不就是“功高盖主,名声掩盖真我”的昭然现象?
所以,我想说的是,我们不必过于追捧历史人物。也不必贬低他人前尘往事。正是时候,以更开阔的理性眼光,审视那个时代的社会根柢和人物本真。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历史中吸取养分,開闢更美好的将来之路。
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汉武帝时期,卫氏一族起初的崛起都是靠“裙带关系”,卫家前后出的这两位大将军都是私生子。但是相比于卫青,霍去病要更加幸运一点,他出生后一年,卫子夫就被汉武帝看中并带回宫中。次年,卫子夫再次得到汉武帝宠幸,怀有身孕,被封为夫人。卫青也九死一生、因祸得福摆脱了“骑奴”的身份,成为了建章监和侍中,跟随在汉武
2025-09-14 01:58:16战国四公子,居第二为赵国平原君。平原君赵胜,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幼弟,《史记》载“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作为赵国诸多王室公子中最贤良的一个,平原君与孟尝君一样,平原君也“喜豢养门客,为母国效力”,门下食客如云,并凭借“礼贤下士”的名声先后
2025-09-13 03:30:0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