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冯谖买义——孟尝君3000食客,为什么后来只剩下几个人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07 00:33:06    

孟尝君田文是战国前期齐宣王的侄子,孟尝君的老爸靖郭君田婴是齐宣王的弟弟,田婴当了11年齐国丞相,去世之后,因为儿子田文比较有才能,而且广交好友,名声很大,所以孟尝君田文就继承了老爸的薛邑的封地。

孟尝君的封地薛邑有一万户,所以他家产很多,孟尝君为人豪爽大方,养了3000多食客,人一多了,就什么人都有,其中不乏鸡鸣狗盗之辈,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想跟齐国结盟,听说孟尝君贤明有才干,于是邀请孟尝君去秦国,担任丞相之职,以促成两国结盟之事。

结果孟尝君跑到秦国后,有奸臣向秦昭王进献谗言,说孟尝君颇有才能,担任秦国丞相的话,可能对齐国更为有利,对秦国反而不利了,秦昭襄王觉得有道理,于是把孟尝君抓了起来,准备杀了他。

孟尝君想收买秦昭襄王的老婆宠姬唐璀,替自己吹一下枕边风,唐璀说自己只想要孟尝君那件白狐裘,如果孟尝君把白狐裘给她的话,她就帮忙求情。

但是那件白狐裘已经被孟尝君送给秦昭襄王了,于是孟尝君手下有个食客,在晚上装成狗,偷偷地溜进秦国王宫,把白狐裘从秦昭襄王的卧室里偷了出来,送给了唐璀,然后唐璀就给昭襄王吹枕边风,劝说昭襄王放了孟尝君。

昭襄王被老婆给弄迷糊了,直接就把孟尝君放走了,但是后来一想又后悔了,于是派人骑着快马去追,孟尝君他们当时已经走到了秦国边境函谷关了,当时已经是晚上半夜的时候,城门早就关掉了,按照规定,必须鸡鸣之后才能开城门。

眼看追兵就快到了,孟尝君手下有个食客,擅长口技之法,半夜三四点,模仿公鸡打鸣,学得非常像,其他的公鸡一听,也跟着开始打鸣了,当时的秦国律法森严,守城官听到鸡叫声,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公鸡这么早就打鸣了,还是按照规定打开了城门,孟尝君一伙人趁机跑出函谷关,逃离了秦国,这就是成语“鸡鸣狗盗”的由来。

孟尝君回到齐国后不久,齐湣王觉得自己派孟尝君去秦国,差点害死他,感到很内疚,于是让孟尝君当上了齐国丞相,后来秦国欺负韩国魏国,占领了两国部分土地,孟尝君对秦国印象很差,于是在公元前298年,联合韩国魏国,组成联军,攻打秦国,把函谷关团团围住,攻打了三年,终于打破函谷关,秦国战败,被迫请求和谈,答应赔偿联军损失,归还韩国魏国土地,联军这才撤兵。

后来山东滕州市官桥镇有个叫冯谖的人,家境贫寒,活不下去了,于是抱着一把剑,也跑到孟尝君家里,想当孟尝君的食客,孟尝君问他有什么才能,冯谖说自己身无长物,只有一张巧嘴而已。

孟尝君看到冯谖没有什么实用的才能,想着都养了3000多食客了,再多一个吃白饭的也无所谓,于是让舍监安排为下等食客,下等食客就是专门吃白食的那一帮人。

结果冯谖看到下等食客吃的食物竟然都是一些粗粮,加着几片青菜叶子,太难吃了,于是把剑抽出来,敲着剑鞘唱到:“剑啊剑啊,我们回去吧,这里吃饭都没有鱼。”不过并没有真的回去,只是经常这么唱。舍监听说后,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一想这人还知道要好处,应该不是来混日子的,于是让舍监安排为中等食客,结果冯谖看到别的食客有马车坐,又抽出长剑,敲着剑鞘唱歌:“剑啊剑啊,我们回去吧,这里都没有车坐。”

舍监又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觉得这人有趣,于是很豪爽的让舍监把冯谖升为高等食客,让他有马车坐,结果冯谖又抽出长剑,敲着剑鞘唱歌:“剑啊剑啊,我们回去吧,我没有钱养家啊。”

舍监又告诉了孟尝君,其他食客都很气愤,觉得冯谖简直就是得寸进尺,贪婪无止境,孟尝君也不介意,知道冯谖还有个老妈,年老体衰,缺吃少喝,于是连着他老妈一起照顾了。

公元前295年,孟尝君的封地薛邑大旱,粮食颗粒无收,那些借了孟尝君钱粮的百姓,连饭都没得吃了,更别说还钱了,孟尝君想派个食客过去催收百姓的欠款,很多看不惯冯谖的食客,就趁机向孟尝君推荐了冯谖,说他日子过得那么好,也该报答一下孟尝君了。

于是孟尝君找到冯谖,让他去催收欠款,冯谖问孟尝君,收到欠款后,要不要买点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说,你看看我家里还缺什么东西,你买回来就是了。

结果冯谖跑到薛邑,看到老百姓一个个惨不忍睹,于是就对百姓说,你们如果觉得自己有能力偿还债务的,就立下字据,说明什么时候还清,如果觉得还不起了,那就把债条给我,我烧了他,你们就不用还债了。

老百姓一听还有这种好事,纷纷把债条给了冯谖,冯谖全部一把火烧掉了,孟尝君听说后气坏了,对着冯谖大发雷霆,说你把债条烧了,我跟你们这些食客将来吃什么喝什么啊?冯谖不慌不忙的说,出门的时候,我问你要买点什么,你说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我看你家里钱粮充足,就算吃三年老本都吃不垮,唯独缺了百姓的拥护爱戴,所以我就用那些债条,替你买了这些东西。

孟尝君听了还是很生气,但债条已经烧了,他也没办法了,加上自己确实不缺钱粮,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公元前294年,孟尝君的表弟田甲,不知道吃错了药还是怎么回事,上朝的时候,突然推倒了齐湣王,拿着宝剑按住了齐湣王,齐湣王吓坏了,旁边的侍卫连忙把田甲抓了起来,救下了齐湣王,后来田甲被直接处死了。

因为田甲跟孟尝君玩得好,有奸臣就说孟尝君现在威望那么高,恐怕会威胁齐湣王的王位,于是齐湣王以田甲劫持国君为借口,罢免了孟尝君的丞相职位,手下3000食客看到孟尝君落魄,跑了许多人,只有冯谖等几个人还继续跟随着孟尝君回到薛邑。

离薛邑还有十多里地的时候,老百姓就纷纷跑出来迎接孟尝君,感谢孟尝君去年免除债务的恩德,孟尝君说,去年冯谖你说替我买义,我还不以为然,今日一见,我才知道你果然没有骗我啊。

冯谖又给孟尝君献计说,说现在形势不好,应该多留几条退路,于是跑到魏国都城大梁,说孟尝君贤明有才能,但受到齐国奸臣陷害,游说魏昭王拜孟尝君为丞相,魏昭王觉得有道理,于是去请孟尝君当魏国丞相。

冯谖又叫孟尝君不要答应,抬高身价,于是孟尝君拒绝了魏昭王,冯谖又跑去游说魏昭王,说要魏昭王提高礼遇去请,魏昭王请了三次,孟尝君拒绝了两次,第三次答应了。

齐湣王听说后,为自己当初驱逐孟尝君感到后悔,于是也派人跑去向孟尝君请罪,想让孟尝君回齐国继续担任丞相,冯谖趁机让孟尝君向齐湣王要齐国历代君主的祭祀用品,在薛邑建立宗庙,这样齐国都城临淄,领地薛邑,魏国大梁,孟尝君有三个地方可以去,这就是成语“狡兔三窟”的由来。

公元前284年,燕国乐毅攻打齐国,孟尝君联合秦国赵国的军队,帮助乐毅,打败了齐湣王,齐湣王逃跑到莒城,不久后就病死了,齐襄王继位,因为根基不稳,于是主动向孟尝君示好,后来乐毅被田单打败,齐国复国,孟尝君退回薛邑,在薛邑自立为王,保持中立。

之后不久孟尝君去世,他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薛邑的老大位置,相互打了起来,齐国看到有机可乘,于是联合魏国灭掉了薛邑,瓜分了薛邑的土地,孟尝君的后代本来姓田的,几十年之后,刘邦建立汉朝,孟尝君的后代改为薛姓,就是现在百家姓里面薛姓的由来。

相关文章

为啥历史上的封建皇帝,过于专权和大权旁落都会引发混乱?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封建王朝的兴衰更替如同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其中,皇帝的权力运用无疑成为了影响王朝命运的关键因素。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两位具有代表性的皇帝——秦二世胡亥和晋惠帝司马衷,他们一个因专权暴虐导致天下大乱,另一个则因弱智无能导致大权旁落,最终都走向了亡国的命运。让我们来看看秦二世胡亥

2025-02-07 01:26:33

冯谖买义——孟尝君3000食客,为什么后来只剩下几个人了?

孟尝君田文是战国前期齐宣王的侄子,孟尝君的老爸靖郭君田婴是齐宣王的弟弟,田婴当了11年齐国丞相,去世之后,因为儿子田文比较有才能,而且广交好友,名声很大,所以孟尝君田文就继承了老爸的薛邑的封地。孟尝君的封地薛邑有一万户,所以他家产很多,孟尝君为人豪爽大方,养了3000多食客,人一多了,就什么人都有,

2025-02-07 00:33:06

康熙一朝,论名望、地位谁才是真正的第一汉臣?

如果说康熙一朝哪个汉人官当得最大、哪一个最受皇帝宠信?那么肯定是没有准确答案的,因为在不同时期,都有一个或是那么几个出类拔萃的汉臣,像陈廷敬、张英、李光地,他们都很受康熙器重,也都是官居大学士。但是要说康熙朝哪个汉臣最有福气,那么答案就很明确了,他就是江苏丹徒籍人士张玉书。论名气,张玉书似乎没有陈廷

2025-02-07 00:16:10

康熙算得上“千古一帝”吗?来看看他一生的功绩,你就明白了

第一章 康熙来了 第一章 康熙来了 康熙十六岁,亲政不满两年,用现在的话说还是一个花季少年。但是这个花季少年绝对没有心思去谈情说爱,卿卿我我,他的面前有一头巨大的老虎,他必须打掉这个老虎。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大清江山,或者是为祖母,他都不能逃避,他唯一的选择就是打掉这个老虎。 康熙降临

2025-02-07 00:15:35

保天下的清代名臣——汉人洪承畴

洪承畴,明末清初人,生于福建,生卒年为1593至1665年。他自幼家境贫寒,但是聪明好学,头脑灵活,勤奋读书,而且胸怀大志,深受老师和同窗的喜爱。洪承畴23岁考取举人,24岁中进士,从此进入仕途,洪承畴一路升官,官至两道参政。崇祯年间,洪承畴奉命与李自成、清王朝作战,为明王朝守卫国土立下了汗马功劳。

2025-02-07 00:00:55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