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是满清夺取天下的关键人物,因为痛恨他的所作所为,《清史演义》的作者就给出了孝庄色诱的说法,因为孝庄皇太后在清朝初年就是著名的绯闻流量担当,因为太后下嫁家喻户晓,这种说法很快也成了喜闻乐见的事实。这种说法大家看看一乐就是了,因为从八旗集团的角度来看这根本就不可能。
洪承畴对满清的贡献很大不假,但从八旗军集团的角度来说,他真不是大人物,而是新进的奴才,让孝庄太后色诱他,性质和王熙凤色诱焦大差不多。八旗军是一个等级分明、实力为尊的军事政治集团,皇太极对洪承畴的看重只是招聘高等级员工,而不是招徕合伙人。
《清史稿》对皇太极招揽洪承畴的描写是“上自临视,解所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无寒乎?’承畴瞠视久,叹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头请降”,看起来是很给面子,但皇太极给洪承畴的身份待遇却是镶黄旗包衣,这个身份就和《红楼梦》中的焦大类似。洪承畴在皇太极时代还生活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时间内,皇太极从来都没有授予洪承畴任何官职,只是闲着没事咨询洪承畴一些明朝情报。洪承畴别说不能施展才能,连自家大门都出不去,这可不是要重用的节奏。
洪承畴在清朝初年的地位非常尴尬,在多尔衮主政时期,他是得到了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的兼职,还入内院佐理军务,授秘书院大学士,看起来地位很高,但他依旧只是镶黄旗的包衣奴才,别说遇到鳌拜等人要谦让,随便一个镶黄旗满洲小官可以算他半个主子。直到顺治 八年洪承畴才“入镶黄旗乌金绰哈固山牛录下”,但顺治眼中他依旧不是自己人,而是汉人臣子,顺治十年,还有旨意专门规定:“宁完我仍照满洲大学士例。洪承畴、陈名夏,官品俸禄俱照汉官例”,他的官职待遇依旧是汉人。
满清官吏的实际政治待遇非常复杂,讲究八旗内外有别。洪承畴帮助满清击败了南明的反扑,带路击杀了自己众多昔日同窗,但只得到了三等轻车都尉的额外赏赐。这个赏赐可不高,和珅的老爹钮祜禄·常保知道的人很少,立的战功也几乎为零,政绩也被认为是无作为,唯一的长处可能是老实、不敢贪污(不敢贪污的老爹生出了贪污之王),但常保也得到了世袭三等轻车都尉的赏赐。钮祜禄家的这个三等轻车都尉一样被和珅继承,和珅也没有因此得到太多好处,更没有门下奴才升迁为宰相、尚书,和珅少年时期过得依旧很苦。
洪承畴给满清工作很卖力,但满清给他的实际地位却很低,那是因为洪承畴本身就是兵败被俘,在八旗集团中处于先天劣势地位。同样是当汉奸,李永芳带着抚顺守军投降,最后被八旗军缩编为六个世袭的汉军牛录。李永芳和洪承畴不同,他睡努尔哈赤家的女人名正言顺,他本人娶了阿巴泰的女儿,有伯爵爵位。除了李永芳,带着上万人投奔满清的祖大寿家族也比洪承畴待遇好,更不用说三顺王和吴三桂。八旗军重用的都是能自带军队的军头,洪承畴拼光了本钱,皇太极自然不会重用他。
满清还有文馆,皇太极把自己看重的汉人士子选入文馆,文馆的汉人士子学识和能力比不上洪承畴,但较早参与了满清政治,是皇太极夺权的助手,他们的地位也比洪承畴高。洪承畴加入满清既没有军队当股权,加盟时间又晚,八旗集团都没有把他当自己人,他喜闻乐见的故事大家听听就是了,别当真。
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唐朝时期女性的地位非常之高,不仅可以嫁给自己喜欢的人,甚至还可以在婚前谈恋爱,要知道这在清朝的时候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说唐朝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朝代。与此同时在这个朝代当中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女性,尤其是武则天成为皇帝这件事情就足以见得唐朝是一个非常包容开放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讲究男女平权的朝代。当然了,在
2025-04-30 02:32:25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向赵进攻,围困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图-长平之战后秦军攻势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往救,又慑于秦的恫吓,命军队驻扎在边界按兵不动。情急之下,魏信陵君急于救赵,窃符救赵,假传君令杀了魏将晋鄙,解除了邯郸之围,从此信陵君确立了在各国中的强大影响力。时隔50年,公元前20
2025-04-30 01:44:12一、从女皇到“太后”,武则天的华丽转身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名字几乎成了权力和智慧的代名词。在705年的那个冬天,一场由张柬之等人发动的神龙政变,却让她不得不从权力的巅峰退下来,将皇位让给了自己的儿子李显。你以为她会因此黯然神伤,或者愤愤不平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武则天虽然失去了皇
2025-04-30 00:35:34魏无忌出生日期不详,老爹是魏昭王,前辈孟尝君就曾在其父手下打工。魏昭王去世后,哥哥魏圉(yǔ)继承王位,史称魏安釐(xī)王,魏无忌是货真价实的皇室贵胄。战国后期,各诸侯国之间竞争已进入白热化,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魏无忌为了魏国的将来,积极招揽天下英才。太史公在《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魏无忌仁爱宽厚
2025-04-30 00:25:1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