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历史上的春申君黄歇,你真的了解吗?真相惊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19 00:17:01    

黄歇(公元前314年-前238年),楚国江夏人氏,原籍为楚国附属国黄国(现今河南省潢川县)。他活跃于战国时期的楚国政坛,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与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黄歇博学多才,善于辩论,曾任楚国相位,封号春申君。


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黄歇被任命为相国,并受封春申君,同时获得淮北地区十二个县的封地。然而,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去世,春申君在奔丧途中遭遇不幸,被李园在棘门内伏击杀害,全家亦未能幸免。《越绝书》则另有记载,称春申君是在楚幽王时期被幽王所杀。


黄歇生平简介


受命赴秦


黄歇自幼游历四方,师从多家,学识渊博,因辩才出众而深得楚顷襄王的器重。公元前298年,秦国大举进攻楚国,连克巫郡、黔中郡,并于公元前278年攻陷楚国都城鄢郢,迫使楚顷襄王迁都陈县。为求和平,楚顷襄王于公元前272年派遣黄歇出使秦国。


此时,秦国正欲联合韩、魏两国攻楚,黄歇抵达秦国后,得知此计,立即上书秦昭王,力陈秦楚交恶之弊,强调两国结盟对抗他国的重要性。秦昭王被其说服,遂放弃攻楚计划,转而与楚国结盟,并赠予厚礼。黄歇完成使命后,与楚国太子熊完一同被送往秦国作为人质,长达十年之久。


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危,秦国拒绝放太子熊完回国。黄歇利用与秦国丞相范雎的交情,成功说服范雎及秦昭王放归熊完。为确保太子安全脱身,黄歇让熊完扮作车夫出逃,自己则留守秦国承担风险。最终,在范雎的劝说下,秦昭王赦免了黄歇,并允许其返回楚国。


辅国持权


黄歇回国后仅三个月,楚顷襄王便驾崩,太子熊完即位为楚考烈王。公元前262年,黄歇被任命为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并加封春申君,同时获得淮北十二县的封地,开始了他辅佐新君、治理国家的生涯。


十五年后,因淮北频遭战事侵扰,毗邻齐国,黄歇向楚王谏言:“淮北近齐,情势危急,宜设为郡以便治理。”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江东。考烈王准其请。春申君遂于吴国旧都筑城,以为都邑。此时,战国四公子各领风骚,竞相招贤纳士,辅助国政。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误中秦反间计,以赵括代廉颇,致长平之战大败,四十余万将士惨遭坑杀。


公元前257年,秦军围赵都邯郸,平原君赵胜赴楚求援。楚考烈王不顾秦楚旧盟,遣春申君领兵救援。同时,魏信陵君亦出兵相助,三国联军终破秦军,解邯郸之围。


次年,考烈王命黄歇北伐鲁国,黄歇成功灭鲁,并任荀况为兰陵令。黄歇因援赵灭鲁之功,威望大增,楚国亦因此复兴。


春申君不仅对外征战,对内亦与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等竞相礼贤,门客多达三千余人,冠绝四公子。其门客多骄奢好斗,一次平原君使臣来访,以珠宝炫耀,反被春申君门客之奢华所震慑。


公元前256年,秦灭西周,周赧王崩,周朝名存实亡。后秦庄襄王即位,吕不韦为相,东周亦亡。


公元前242年,诸侯惧秦,共谋伐秦,推楚考烈王为盟主,春申君主事。联军虽一度逼近函谷关,终不敌秦军而败退。考烈王归罪于春申君,渐生嫌隙。


春申君之门客朱英献策,言楚虽强而黄歇治弱之说不当。他分析秦楚形势,建议联合魏国以防秦。楚遂迁都寿春,秦亦迁卫元君至野王,设东郡。春申君则返回封地吴,仍掌相权。


楚考烈王无子,黄歇忧之,广搜宜子之妇进献,未果。后赵人李园携妹来楚,先投春申君门下,再将其妹献于黄歇。李园妹有孕后,说服黄歇将其进献楚王。楚王宠幸之,生子立为太子,李园妹亦被封为王后。李园由此得势,参与朝政。


李园将妹妹送入宫中,册封为王后,其子亦被立为太子。他因恐黄歇泄露秘密,日渐骄横,并暗中蓄养刺客,意图除去黄歇以绝后患,此事在国都内略有风声。


命丧棘门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危之际,朱英向黄歇进言:“世间常有不期之福与祸。您身处这变幻莫测的世道,侍奉喜怒难测的君主,怎能没有意想不到的人呢?”黄歇问:“何谓不期之福?”朱英答:“您为楚国相国二十余年,虽名相实王。今楚王病危,您若辅佐幼主,代掌国政,如伊尹、周公,待君王成年再还政,岂非南面称王,坐拥楚国?此即不期之福。”黄歇又问:“何谓不期之祸?”朱英续道:“李园久蓄刺客,意在楚王崩后抢先夺权,并除您以灭口。此即不期之祸。”黄歇再问:“何谓不期之人?”朱英答:“我若被您安置为郎中,楚王崩时,我可代您除李园。此即不期之人。”黄歇笑言:“李园柔弱,我待之不薄,何至于此!”朱英知言不被纳,恐祸及己身,遂逃。


十七日后,楚考烈王崩,李园果先入宫,于棘门伏刺客以待。黄歇入棘门,遭刺客左右夹击,身首异处,首级被掷于门外。随后,李园下令抄斩黄歇全家。而李园之妹,昔日受黄歇宠幸有孕,入宫后得考烈王宠,所生之子遂被立为楚王,即楚幽王。

相关文章

王翰:边塞诗人的豪情与悲壮

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人,具体生卒年不详。他年少聪慧,恃才傲物,善饮酒。二十出头便进士及第,然此后仍饮酒为事。王翰的仕途并不顺利,主要在开元年间做官。他先后到张嘉贞、张说的礼遇和举荐,曾任昌乐县尉、秘书正字、通事舍人、驾部员外郎等职。后因张说罢相,王翰也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然而在仙州后,仍旧喜

2025-08-28 06:30:20

鬼谷子的两位徒弟苏秦和张仪孰强孰弱?苏秦的合纵能否抵挡秦东出

前言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合纵连横总称为纵横家,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苏秦、张仪、公孙衍等,秦国有张仪,东方六国有苏秦,苏秦身佩六国相印即六国合纵长,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张仪入秦为相根据《史记》的记载,苏秦之所以入秦,还得益于楚国相国昭阳的欺辱和苏秦的压迫,张仪的一生就好像被规划好了一般。张仪本是魏国人,在

2025-08-28 06:07:07

按照魏文侯的教导,西门豹治理邺城赫赫有功,为何却又被罢了官?

魏文侯不拘一格任人才是广为人知的,他每任用一个重要的大臣都是经过侧面多方打听的,认为合适了,才放手去用。西门豹是相国翟璜推荐的,经过魏文侯的认可,被任命为邺城令。邺城是魏国的一个重要地方,它北临赵国,扼守着赵国通往中原的门户。魏文侯虽然一直以来都奉行三晋联合的政策,但对赵国向南扩张势力还是有所忌惮有

2025-08-27 04:23:55

霍去病:年轻的将军与汉朝的传奇

在中国历史上,霍去病是一位令人铭记的军事天才,他以年轻的身份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汉朝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汉武帝时期的名将,霍去病不仅是汉朝对抗匈奴的重要力量,更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本文将为您揭开霍去病的传奇人生,探讨他的军事成就、性格特点以及他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一、

2025-08-27 01:13:30

著名的“长平之战”,见证了“战神白起”的巅峰和没落

公元前257年,11月。武安君白起死了,而且是被秦昭襄王赐死的。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四方,秦国人听到后叹息不已,东方六国却闻之大喜,拍手称快。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白起太能打了。白起从正式领兵以来,就带着一伙嗷嗷叫的老秦人到处攻城略地,前后三十七年,斩首近百万,杀的是六国惶惶不安,闻之色变。现在秦国

2025-08-26 04:15:58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