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历史哪那么多如果?吴三桂不死,清廷倒台?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7 00:17:35    


在这三藩之乱中,最威胁清朝的统治的当属平西王吴三桂了。吴三桂,本为大明宁远团练总兵。崇祯十七年(1644年)归降大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为清军入关立下汗马功劳,受封平西王。顺治十六年(1659年)镇守云南,后攻入缅甸,擒获南明永历帝并将其处死,晋封亲王。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不服朝廷撤藩,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又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登基称帝,国号大周,同年秋病逝,时年六十七岁,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吴三桂死后,其孙继承其遗志后,苟延残喘了三年,最终昆明城破,吴世璠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吴三桂王朝这一败,直接稳定了清朝的统治。自此康熙便可放开手来南统台湾,北征准葛尔。

当时天下初定,清王朝最大的矛盾当属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吴三桂举兵反清,引得天下大多汉人大儒的响应,耿精忠、尚可喜还有远在台湾的郑经都加入了反清复明的大队里,形势可以说对吴三桂大为有利。可为何,末了占尽优势的三藩会兵败如山倒,难道真的是因为吴三桂中途凉了?

背叛,只有0次和无数次

在三藩之乱中,其实是有四个大反派,除了平西王吴三桂,还有镇南王尚之信和靖南王耿精忠以及台湾郑经。郑氏家族自大明亡了之后,便始终与清廷对立,从未妥协,如若大明不亡,郑经绝对是一个大忠臣,为大明王朝守护中国宝岛。但另外两个就不是什么好人了,先是背叛了大明,后又背叛大清,三藩之乱后期又背叛了吴三桂。

因三藩内部矛盾,加上郑经部争据福建漳、泉、兴、汀等地,耿精忠腹背受敌,向清朝投降,康熙恢复其王爵戴罪立功,投降后仍有反心,被部下告发,“精忠负恩谋反,罪浮于之信。”落了个凌迟处死。

尚之信更是夸张,为了造反竟软禁其忠心耿耿的父亲尚可喜,后见耿精忠投降,自己也领兵投降,承袭其父平南亲王爵,后多次拥兵自重,无视康熙圣旨,“之信怙恶不悛,有不臣之心”,三藩之乱结束后,康熙赐其自尽。

有这样两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得力助手”,吴三桂怎能不败?

屯兵湖南,无力北上,送了半条命

吴三桂军队在湖南屯兵,沿江修筑防事。长江作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天险,吴三桂与清廷,有了一丝“划江而治”的架势。在当时的条件下,吴三桂一旦打过江去,拿下湖北,是指日可待的事,那一刻清兵就很难再阻他的步伐。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帅而言,想必这些吴三桂都是心知肚明的。那为什么仍然选择保守的固守江南呢?主要有三点原因:其一是儿子还在康熙手里,想借此谈判要回儿子吴应熊;其二则是屯兵江南,巩固阵地,站稳脚跟,划江为国。康熙果断拒绝“划江而治”,并处死了吴应熊;其三是吴三桂的“好贤侄”尚之信投降大清之后,为将功折罪,镇压广东暴动,并亲自带兵牵制吴三桂十万大军,令其不敢北上作战。

无力北上使得康熙帝抓住机会调整战略、安排兵力,坚决打击吴三桂,对其他的反叛者却实行招抚,通过分化力量而孤立吴三桂。军事上仅以湖南为进攻的重点,同时能够充分信任汉将,这样就鼓舞了朝廷军队的士气。

登基称帝,丢失了民心

吴三桂起兵时,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年里与清王朝分庭抗礼?这都得益于造反时,打的是“反清复明”的旗号,这使得很多大明的拥护者以及部分汉人的举旗响应。可随着战局的发展,吴三桂决定抛弃“反清复明”的旗帜,自立为王,瓦解了民心,其心不在复明,而在天子宝座,自然这些起兵时愿意跟随的原明朝的士大夫们不再愿意辅佐他。

反清,在满人眼里是个叛徒;自立,在汉人眼里也成了叛徒。满汉皆容不下吴三桂,吴三桂何愁不败?

相关文章

关羽北伐时,为何让糜芳、傅士仁留守后方,没其他人可用了吗?

公元219年,刘备击败曹操,夺取了汉中之地。自然鼓舞了镇守荆州的关羽,于是,他在这一年发动了襄樊之战。此战,关羽先是包围了曹仁,后者苦苦支撑,所以向曹操求援。不久之后,于禁、庞德前来支援。但是,关羽通过水淹七军,成功俘获了于禁、庞德。到了这个时候,关羽威震华夏,来到了人生的巅峰。不过,关羽的强大引起

2025-09-11 02:30:27

商鞅,张仪,范雎和李斯皆为外客秦臣,结局如何,谁下场最惨?

说到先秦时期的诸侯秦国,我们并不陌生,其先祖“非子”凭善养牲畜而受封秦地,始建秦国,后于六世君主襄公时出兵援救宗周王城镐京,并护送幽王原太子姬宜臼东迁都城于洛邑,自此开启东周时代,而秦国也因功正式位列诸侯之身,并得到宗周无力再控制的岐山以西土地的征伐大权。随后秦国日渐强盛,经襄公、文公、宪公、武公、

2025-09-11 01:36:06

凭关系上位的赵胜“利令智昏”,不配为“平原君”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真是糊涂蛋一枚,自己无德行,也没本事,单凭关系上位博得“平原君”之荣号,还大摇大摆地显耀楚国,真是不知羞!司马迁评价他“利令智昏”,一点不假。就是为了贪图上党那点蝇头小利,竟信了冯亭的邪说,给赵国带来几近灭国祸患,这是罪,而因为他是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不但没获罪,还

2025-09-10 04:21:25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该如何看待天才少年霍去病的英年早逝?

霍去病这个青年名将在历史上一直拥有极高的人气,一是因为少年天才的人设本就讨人喜欢;二是因为他鬼斧神工的军事表现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三是因为他英年早逝留给了世人无限的惆怅和遐想。但是,也有很多人对霍去病表示不服,同样是几年义务教育出来的,凭什么他就这么优秀呢?不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姨丈、好舅舅、好姨妈吗?

2025-09-10 03:16:13

孙膑的智谋有多高明?帮助田忌赢得赛马比赛,只是复仇的第一步

导读讲述了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之间的友情和背叛,以及孙膑的反击故事。两位昔日知己好友最终变成宿敌,孙膑在友情破裂后选择了反击,最终击败了庞涓。想知道他们之间友情的起起落落以及最终的结局?继续往下看!战国时期的友谊孙膑和庞涓是战国时期的两位杰出军事家,他们之间还有着师兄弟的关系,是彼时彼刻最为杰出的军事

2025-09-09 00:51:0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