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康熙朝的权臣,前有鳌拜,后有索额图与纳兰明珠。索额图是太子胤礽的坚定支持者,而纳兰明珠支持的则是皇长子胤褆,可遗憾的是,索额图与纳兰明珠都没赶上“九子夺嫡”最热闹的时候。
太子胤礽是索额图的侄孙,那么皇长子胤褆与纳兰明珠又是什么关系呢?康熙初年,正五品郎中索尔和之女纳喇氏入宫为妃,公元 1672年,生皇子胤褆,因康熙帝此前的四个儿子均已夭折,胤褆就成了皇长子。
索尔和的父亲德尔格尔与纳兰明珠的父亲尼雅哈,均是叶赫部首领金台吉之子,也就是说:纳兰明珠与索尔和是同祖父的堂兄弟,按辈分讲,皇长子胤褆应该管纳兰明珠叫姥爷。
除此之外,纳兰明珠与康熙帝还存在另一层亲缘关系,金台吉的妹妹孟古哲哲是努尔哈赤的妃子、皇太极的生母,后来纳兰明珠又娶了英亲王阿济格之女为妻,论辈分,纳兰明珠得算康熙帝的姑父。
《康熙王朝》纳兰明珠
康熙帝继位后,纳兰明珠历任侍卫、治仪正、后升为内务府郎中、内务府总管。公元1666年,任弘文院学士,开始参与国政,后被任为刑部尚书。公元1670年,加封都察院左都御史,担任经筵讲官,公元1672年,改任兵部尚书,因其治军有方,倍得康熙帝的称赞。
公元1673年,康熙帝准备“撤藩”,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兵部尚书纳兰明珠均表示赞同,而其他大臣多沉默不语。康熙帝说:“三桂等人蓄谋已久,如果不尽早除掉将养虎为患。如今撤藩会反,不撤也会反,不如先发制人。”待到三藩平定,康熙帝对大臣们说:“之前商议撤藩,只有纳兰明珠做事符合朕的想法”。并称:“当时有人建议诛杀倡导撤藩的大臣,朕若是听信了他们,就让(忠臣)含冤九泉了! ”而这个建议杀人的正是纳兰明珠的死对头索额图。
公元1674年,纳兰明珠调任吏部尚书,公元1676年,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不久后加封太子太师,权倾朝野。同索额图的生性乖张不同,纳兰明珠表面上为人谦和,乐善好施,提携后进,而实际上,他却利用康熙帝的信任贪污纳贿、结党营私,对政敌暗中构陷,尤其是亲近太子胤礽的朝臣均在其清除之列。
《雍正王朝》胤礽
公元1677年八月,皇长子胤褆的生母纳喇氏被封为惠嫔,公元1681年十二月,纳喇氏升为惠妃,位列惠、宜、德、荣四妃之首,奉太后旨意,协助皇后处理六宫诸事,此后,内有惠妃纳喇氏相助,纳兰明珠在朝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同年,郑经病故,台湾内乱,福建总督姚启圣请求出兵进剿,纳兰明珠建议由福建提督施琅独自统兵,以避免总督、巡抚相互牵制。公元1683年,施琅收复台湾。当时,朝中有人说要弃守台湾,可纳兰明珠及施琅等人坚持固守台湾,康熙帝诏令,设台湾府,隶属福建。
公元1682年,纳兰明珠陪同康熙帝巡视东北,协助康熙帝调派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两次围攻雅克萨,迫使俄国同意谈判。公元1686年,俄国使团抵达北京,纳兰明珠负责与之表会谈,俄方同意撤出雅克萨的俄军。
《一代名臣陈廷敬》郭琇
公元1688年,监察御使郭琇上《参河臣疏》,河道总督靳辅被罢官,户部尚书佛伦被降职,郭琇升任佥都御史。紧接着,郭琇又冒着丢官丧命的风险,上《纠大臣疏》,弹劾纳兰明珠及其党羽余国柱等人,检举纳兰明珠结党营私,排陷异己,贪污受贿等十一项大罪罪行。康熙帝大怒,纳兰明珠被罢相,酌情留用,余国柱被革职,退归原籍,郭琇一战成名,人称“铁面御史”。
公元1690年,康熙帝西征噶尔丹,纳兰明珠官复原职,可在此后的二十年间,纳兰明珠再未获得重用。公元1708年,纳兰明珠病故,比圈禁饿死的索额图多活了五年。
也就是在纳兰明珠病故的同一年九月初四,太子胤礽被废,皇长子胤褆认为康熙帝立嫡不成,必定立长,便积极活动,可在康熙帝的眼中,胤褆秉性躁急愚顽,不可立为太子。胤褆见夺嫡无望,转而奏请康熙帝杀掉废太子允礽,拥立与自己关系亲密的皇八子胤禩。
康熙帝见胤褆与胤禩结党,立刻着手打压,以胤褆以巫术诅咒胤礽、尊母不孝为由,革除其王爵,交由其生母惠妃纳喇氏处置,闭门思过。关于胤褆不孝顺的说法,出自惠妃纳喇氏,二人是亲母子,惠妃纳喇氏有什么理由落井下石呢?其实,这正是惠妃纳喇氏的聪明之举,她用这个办法,将胤褆拉出了“夺嫡”的泥潭,暂时保住了性命。公元1709年正月,允礽被复立为太子。
《康熙秘史》纳兰性德
纳兰明珠的长子纳兰性德醉心诗词,淡泊名利,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著有《通志堂经解》、《侧帽集》、《饮水词》、《渌水亭杂识》等书,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后人在《侧帽集》和《饮水词》的基础上增遗补缺而成的《纳兰词》,公元1685年,纳兰性德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岁。
纳兰明珠的次子纳兰揆叙,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掌翰林院事。因参与“九子夺嫡”,拥护皇八子胤禩,遭到康熙帝的打压,公元1717年去世,谥为文端。雍正帝继位后,列举揆叙之罪,追夺其官职,削其谥号,将其墓碑改刻为:“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乾隆帝继位后,方才为其平反正名。
纳兰明珠的三子纳兰揆方早亡,其两子纳兰安昭与纳兰元普,被康熙帝过继给纳兰揆叙,改名为纳兰永寿和纳兰永福。纳兰永寿历任佐领、侍卫,正黄旗满洲副都统,礼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永寿之女叶赫那拉氏被乾隆帝封为舒妃。
纳兰永福与皇九子胤禟之女成婚,官至内务府总管。因与皇九子胤禟的亲缘关系,先后支持胤禩、胤禟谋取太子之位,与皇四子胤禛结怨,被革职,后出任盛京户部侍郎,直至乾隆四年。
导读讲述了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之间的友情和背叛,以及孙膑的反击故事。两位昔日知己好友最终变成宿敌,孙膑在友情破裂后选择了反击,最终击败了庞涓。想知道他们之间友情的起起落落以及最终的结局?继续往下看!战国时期的友谊孙膑和庞涓是战国时期的两位杰出军事家,他们之间还有着师兄弟的关系,是彼时彼刻最为杰出的军事
2025-09-09 00:51:07“太后母临天下,当示至公,不可私于所亲……独不见吕氏之败乎?”原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朝会的太后武则天没想到自己平时颇为信任的宰相裴炎竟然站出来向自己发出了如此激烈的言论。而对于站在台下的裴炎来说,面对权势日益上升的太后自己这一步迈出就没有回头路了,虽千万人吾往矣!河东裴氏,当世望族裴炎出生于河东裴氏中
2025-09-09 00:31:06吕不韦短短几十年的人生过得是相当的精彩,他最初是个商人却没有想到自己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成为一名相当有名气的成功企业家; 他后来赌注似的试水政治,又没想到这次高风险的投资换来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和地位。不管在政坛还是在商圈,吕不韦都能够如鱼得水,胆识、精明、伶俐他具备了成功的政治家和商人所
2025-09-08 00:42:55作者简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是有“神童”之称的骆宾王所作,那年他7岁。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字观光,生卒于公元627年-684年,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最高官职为朝廷侍御史。骆宾王的前半生虽有贫困落拓的生活,但也有步步辉煌的荣耀;而后半生却是在入狱的悲愤、出狱
2025-09-08 00:24:34你相信一个2000多年前的古人也会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吗?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古人的故事!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是很讲封建迷信的,这其中的是非对错我们今天就不评价了。如果说起因,只能说古人把一切无法解释的事件都归属为神鬼妖魔,这不是他们愚昧无知,只是因为古人的局限性,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认知的
2025-09-07 00:42:17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