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年轻时代的的刘邦,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位市井无赖流氓之辈,整日不务正业,游荡厮混。那实际上那个时代的刘邦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我们根据史书记载的事情来分析一下。
刘邦的大哥刘伯不幸死得早,留下了他大嫂和儿子刘信单独生活。刘邦经常带领一帮朋友到他大嫂家里混饭吃。一次两次还能接受,但是隔三差五的带一帮朋友到家里混吃,刘邦在经济上也不支持下家里,难免大嫂会有意见,后来和大嫂闹矛盾了,刘邦也因此怨恨大嫂。
刘邦还喜欢喝酒,又喜好女色。他经常到两位女老板的酒店喝酒,关键是还不给钱,经常赊账,可能是与女老板关系比较好的原因,也没催他要账。刘邦在与吕雉结婚之前,还曾与一名曹氏女子有交情,私生了一个儿子(刘肥)。
刘邦对于那些儒生还非常蔑视,有一次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拿下儒生的帽子来当尿壶,当众撒尿羞辱儒生。
以上这些流传下来的事例,看起来刘邦好像是一位无赖流氓之辈,但是实际上刘邦在楚汉争霸中表现出来伟大的领袖才能,也是与他青年时代所处的环境、所接触的人际关系分不开的。青年时的刘邦还是一位浪荡任侠,有一种当时战国时代的侠义之气。
为什么说刘邦也是一位游侠呢?这得先介绍一下刘邦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
刘邦,是出生于战国后期时代的人物。在战国时代流行着一股很强的人任侠风气,上至皇亲贵族,下至流民百姓,都存在着任侠之风,也可以称之为“游侠社会”。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公子,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上千的门客聚集在四公子的府邸中,流行一种养士之风,以贤能结交天下英才。
什么是任侠?就是任气节,行侠义,轻生死,重诺言,一种男子汉大丈夫之间的哥们义气。任侠者之间,讲的是一个“义”和“信”。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这也许是那个时代的人所追求的。
游侠之间没有严密的组织,但是有上下尊卑的关系,小弟服从于大哥,大哥照顾小弟。刘邦在沛县的丰邑,也开始了他这乡里小范围的游侠生活。刘邦自称大哥,手下带领了一帮浪荡的青年,天天跟着刘邦到处游荡。作为大哥的刘邦,经常带着这帮小弟兄到大嫂家里蹭饭吃。虽然没有魏国的信陵君那么大规模的门客,但是这小范围的乡侠之风也颇有那么一点养士意思了。按照现在的话来说,信陵君就是刘邦的偶像明星,刘邦就是信陵君的一位“铁粉”。从刘邦做了皇帝之后就可以看得出来,每次经过魏地,都要祭祀信陵君,还为信陵君设置了专门的守墓人。
在当时,还有一位游侠名士叫张耳,他住在外黄,虽然和刘邦不同一个县,但是张耳豪侠之名已传播四方。刘邦怀着一颗仰慕之心,曾多次跑到外黄找张耳,在张耳门府邸下做宾客,还住了好几个月。刘邦与张耳的交情从这里就开始了,所以后面在楚汉战争时期,刘邦发迹队伍壮大了,张耳也多次帮助刘邦。顺便说一下,刘邦的女儿鲁元公主最后是嫁给了张耳之子张敖的。
而在刘邦同一个沛县中,当时也有一名非常出名的领袖人物,叫王陵。王陵的家境比较有钱,但是他仗义疏财、为人侠义,当时县里许多人投奔于王陵的门下跟随他。所以王陵也是当时一位有名的任侠。王陵最后也是加入了刘邦集团的,还曾做了高官丞相一职。
最后总结一下,青年时代的刘邦,骨子里既存在着一种接地气的市井无赖之气,同时也具备了一种豪侠的义气。正是这种豪贤的性格,取得天下民心所向,对刘邦成为楚汉之争的最后胜利者是帮助很大的。大家对刘邦这位传奇人物怎么看呢?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汉武帝时期,卫氏一族起初的崛起都是靠“裙带关系”,卫家前后出的这两位大将军都是私生子。但是相比于卫青,霍去病要更加幸运一点,他出生后一年,卫子夫就被汉武帝看中并带回宫中。次年,卫子夫再次得到汉武帝宠幸,怀有身孕,被封为夫人。卫青也九死一生、因祸得福摆脱了“骑奴”的身份,成为了建章监和侍中,跟随在汉武
2025-09-14 01:58:16战国四公子,居第二为赵国平原君。平原君赵胜,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幼弟,《史记》载“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作为赵国诸多王室公子中最贤良的一个,平原君与孟尝君一样,平原君也“喜豢养门客,为母国效力”,门下食客如云,并凭借“礼贤下士”的名声先后
2025-09-13 03:30:04秦惠王上台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车裂商鞅、灭商鞅之家,难道秦惠王与商鞅真的有不共戴天之仇吗?秦惠王是一位有为之君,在位期间重用张仪、司马错、公孙衍、魏章等人,东出函谷,西平巴蜀,南下商於,北伐义渠,在秦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王,为秦国的壮大做出重大贡献,难道他的心胸如此狭窄,容不下一个商鞅吗?商鞅变法之初,太
2025-09-13 00:31:57闻一多先生曾言,“初唐四杰”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因为浪漫,所以不为世俗所容,遭受诸多非议;而正是这些悲惨遭遇,又使他们赢得了不少神同情与共鸣。初唐四杰中,命运多舛。王勃不慎溺水身亡;骆宾王因讨武而牺牲;杨炯在任安详离世,可谓善终。而卢照邻,他在年仅40岁时选择投河,其人
2025-09-12 01:58:2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