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大家喝的差不多了,刘邦用眼角的余光看了看酒家,酒家很无奈,毕竟刘邦是老主顾了,但每次都是吃霸王餐,果然这次也不例外,刘邦的嘴里吐出了几个熟悉的字,“都记在我的账上!”酒家熟练的拿出账册,刘邦认真的写上“赊账五百钱,日后定当奉还!刘季。”刘邦步履蹒跚的走出酒店,在卢绾的搀扶下回到了住处,卢绾拍打着刘邦的后背,刘邦不停的呕吐着,你说他好酒不假,但是却并没有什么酒量,关于这一点,卢绾这个刘邦发小是最清楚的,因此他十分贴心的把刘邦送回了家。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史记·高祖本纪》
刘太公看到刘邦的时候叹了口气,本来想教训几句,但忍住了,刘邦毕竟算是有了个正经营生,也算是进了体制,端了个铁饭碗。对于这个老三,他没少操心,自己有四个儿子,就数这个老三最让他不省心,他不像大哥二哥那样专心于农耕,也不像老四那样愿意读书求学,干什么都没有个定性,今天干这个,明天做那个,在太公看来,就是三分钟热度。而且他还和反秦势力有所交联,要知道那可是掉脑袋、诛九族的买卖,在儿子心中自己这个父亲似乎还不如游侠,但是刘太公想告诉自己的儿子,当大秦铁骑踏平六国的时候,就算是信陵君魏无忌复生,也是无法扭转乾坤的,平安比什么都重要,刘太公不指望刘季成为什么九五至尊,自己也不想做什么太上皇,还是看好自己的地,吃好自己的饭来的最好。他曾经不止一次的对自己的儿子说:“还是守好刘家的祖业,打打杀杀的事情还是少做!强大无比的东方六国都被秦所灭,我们这些人能做些什么呢?”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这个泗水亭长的职务,你说是努力的结果,还不如说是刘太公的慈父之心,毕竟做了官就不敢造次了,在太公看来,让刘邦做官,属于把他放在体制内,可以受到约束。刘邦的祖父刘荣是战国时期魏国人,曾做过丰县县令,而刘邦的母亲又是战国时期魏国大梁人,而刘邦后来跟随燕赵大佬张耳,称帝后祭拜信陵君的种种迹象,都表明丰沛刘氏和魏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人说刘邦仰慕信陵君魏无忌的为人和做派出,崇尚游侠精神,在我看来这只是表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则是刘氏与魏无忌有着密切联系,至于真正的联系究竟是什么,恐怕只有刘太公才能说得清楚了。
婴已而试补县吏,与高祖相爱。——《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刘邦这个泗水亭长做的不错,保境安民是不是做的好不太清楚,因为和萧何这个沛县主吏配合默契,所以在丰沛之地刘邦就没有把谁放在眼里,但是在丰沛大佬王陵和雍齿的眼里,刘邦就是个瘪三,跟着自己提鞋都不够资格,和他们相比,刘邦不过是个外来户,而丰沛之地的老大应该是他们,但因为萧何站在刘邦一边,因此他们也讨不到什么便宜。刘邦倒不介意,你们不待见我,又不会少几块肉!他整天和自己的兄弟们喝酒吃肉,还经常到曹氏哪里去沟通下思想,活得倒算滋润。这些表象的背后,是刘邦一步一步经营自己在丰沛的势力。刘邦在沛县有多大能量,连他的小弟夏侯婴,一个马夫都可以成为沛县候补县吏。从这件事情上来看,沛县令不过是个摆设,在这个地方要想做成事,你得找刘邦想办法才行,吕太公招赘刘邦为婿进一步验证了这句话。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史记·高祖本纪》
吕太公带着吕氏家族来到沛县,目的是为了避祸,按道理他这样的豪强在单父也属于当地一霸,属于在街上可以横着走的主儿,究竟犯了如何天大的错,才被仇家所逼迫追杀呢?这个原因就不得而知了,恐怕也是做了要掉脑袋的事情。吕太公到沛县来是有目标的,这样的人不会没有目的的去做一件事,因为他和沛县令曾经是老相识,沛县令作为一县之长,被吕太公看作吕氏家族的依靠。但到了沛县后,沛县令提出要娶吕公的大女儿吕稚为妻时,吕太公却找理由拒绝了他的要求,因为他还拿不准这个沛县令到底有没有能力,来保护吕氏的安全。沛县令为了证明自己,令萧何召集沛县豪强官吏来自己的府上赴宴,说自己家里来的贵客。不久后由萧何主持的宴会,沛县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参加了,大家当然不会空手而来,每个人都带上了一份厚礼。在宴会上,沛县令将吕太公介绍给众人,而通过这次会见,吕太公也认识了刘邦。
刘邦不仅没带钱,还和在酒店一样写了个白条,上面赫然写着“敬贺一万钱”!面对吕太公的错愕,萧何说:“刘季我认识,此人好说大话,并没有什么能为,希望太公不要和他一般见识才好。”吕太公目光注视着刘邦的一举一动,刘邦的酒席上嬉笑打闹,不管是地方豪强还是沛县官吏,似乎都要给他几分薄面,没有人和他一般见识,这样的人要么好到极致,要么就坏到极点,好到极致大家都敬重他。坏到极点,大家都躲他,不敢得罪他,因此对他分外恭敬。
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史记·高祖本纪》
吕太公摇了摇头,酒宴过后,他把刘邦单独流留下来,对刘邦说:“我平素愿意给人相面,也相过很多人,但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人,像你这样贵不可及的。我有个女儿,想许配给你为妻,不知道你意下如何?”刘邦一定立刻满口答应下来,尽管自己不缺女人,但却没有哪户人家会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刘邦这样年近半百的老男人为妻,在他们眼里嫁给刘邦简直就是掉进了火坑里,这个不务正业的女婿能有什么前途呢?恐怕只会成为自己的负担。吕太公看到的是:在沛县地界刘邦几乎可以只手遮天,上至沛县主吏萧何,下到贩夫走卒亡命之徒,就要看刘邦的眼色行事,那个坐在台上的沛县令,似乎高高在上,不过是个草包傀儡而已。
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史记·高祖本纪》
吕雉的母亲却不买单,回到家里之后他便对吕太公说:“你这个老糊涂是不是喝醉了?刘邦已经年近半百,而我们的女儿貌美如花,在妙龄之年,找什么样的如意郎君找不到?为什么要选刘邦这样一个老头子呢?”吕太公欲言又止,他对吕太婆说:“这不是你们这些妇道人家能够知道的事情!”
刘邦与吕雉成亲当天,刘邦的狐朋狗友们全来祝贺,而吕氏家族也来了一大批人,萧何更是刘邦的主婚之人,沛县令作为宾客也成为了陪衬。很多人指指点点的说:“看来吕太公是老糊涂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居然嫁给了刘邦这样一个老痞子!”吕太公不仅将吕雉嫁给了刘邦,他还将自己的二女儿吕嬃嫁给了屠户樊哙,而这个樊哙是刘邦的马仔,为刘邦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后来更是封侯拜相,可见吕太公的眼力不差,两个女婿,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相国。两个人加在一起,君权加上相权,几乎就是帝国权力的全部。
卢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卢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刘邦和卢员外的儿子卢绾同年同月同日生,而刘太公和卢绾之父是莫逆之交,沛县街坊四邻都是带着厚礼前来祝贺的,以刘氏家在当地的影响力,大家只有祝贺的份儿,哪有人敢说一些闲言碎语呢?你不看看沛县的主吏萧何和曹参,他们还不是唯刘邦马首是瞻。刘邦做了泗水亭长以后每次出去公干,大家都会给刘邦钱财做为路费,而萧何给的最多,别人给三百,他就给五百钱。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史记·曹相国世家》
刘邦和萧何、曹参才是丰沛的铁三角组合,在沛县这个地方,就没有他们干不成的事情。这也是后来萧何为大汉丞相,而曹参是指定接班人的原因,“萧规曹随”的背后是刘邦和功臣们达成的默契,大权独揽的天子只是表象,和功臣、外戚共享天下权力才是真实。
王陵者,故沛人,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史记·陈丞相世家》
王陵和雍齿是丰沛的地方豪强,刘邦刚出道的时候还尊称王陵为大哥,做小弟也是有条件的,刘邦没点基础,连叫大哥的资格都没有。
其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接下来说说刘邦的大哥张耳,这位老哥可是燕赵之地的大佬,他曾经是信陵君的门人,魏国被灭时,他被秦人通缉,这充分说明了张耳的重要江湖地位。而刘邦的母亲正是魏国大梁人,刘邦之所以能搭上张耳的关系,不能不说和魏国和信陵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别忘了后来还有个推荐陈平的魏无知,为什么刘邦这么信任魏无知呢?史书里没有记载,只知道魏无知是名士,也有人说他是信陵君魏无忌的传人,因此刘邦才对他格外看中。
冒顿明明可以杀了刘邦灭了汉朝,为什么放弃了?前202年2月28日:刘邦称帝,是为汉高祖,国号为汉,史称西汉,初定都雒阳,后迁都长安。因为冒顿单于根本没有灭掉汉朝的实力。匈奴本来只是北方游牧民族,一盘散沙,互相攻打。到了冒顿单于的父亲头曼单于时期,这才形成了广泛的部落联盟。头曼是部落联盟的领袖,可以号
2025-04-08 00:09:06刘邦,字季,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西汉王朝的创始人。他生于公元前256年,死于公元前195年,活动在战国末期和秦汉之际。刘邦的一生充满了风波和传奇,他从一个出身卑微的农民起家,最终成为了一代英雄般的皇帝。下面,我将为您讲述一些关于刘邦的人物轶事。刘邦一、青梅竹马的情感刘邦年少时,与同
2025-04-07 01:45:11若不是风云际会,没有陈胜吴广发起的秦末大起义,刘邦可能只是他父亲嘴里不事农耕,整天和他的朋友吃吃喝喝的游手好闲之辈!那他是如何大器晚成,48岁参加反秦大业,用了不到8年,推翻强秦,打败项羽,创业成功,逆袭成为汉王朝的开国皇帝?这中间原因有很多,他勇于担当,比如当初沛县起义,他的兄弟萧何他们有所顾虑,
2025-04-07 01:23:46刘邦,沛丰邑(今徐州丰县)中阳里人,为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中国的统一有着突出贡献。周郝王五十九年(乙巳,公元前256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刘邦出生在沛丰邑一农户人家。不知是天意还是巧合,出生这年,立国879年的周王朝灭亡。史书记载,刘邦长得额高隆起,鬓角胡须皆很漂亮,左边大腿有72颗黑痣
2025-04-07 01:01:57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汉族,汉朝开国皇帝,历史上的一个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出身贫寒,少年时期曾经历过卖草鞋、卖猪肉等职业,后来从农民开始在地方担任小官,长期奋斗于起义军和秦末乱世之中,最终成功夺取了天下,成为了中华历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刘邦的生平经历五个阶段:起义时期、九江起义时
2025-04-07 00:45:0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