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刘邦是高明的政治家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0:19:27    

刘邦以一平民百姓,在秦末起义群雄中脱颖而出,夺得天下,开创几百年的王朝基业,这在此前的历史上,算是第一个人。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里,也多次强调他“起微,细”,还对他早年在沛县乡里颇有些无赖气的行径作了铺叙,如“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等,另一方面又“仁而爱人,喜施(舍),意豁如也。常有大度”。这些大抵是刘邦出身“微细”而又有不凡的意气抱负的“老粗”本色。

刘邦剧照

毛泽东读史,很注意人物的出身和生平遭际,对刘邦这样的起于草泽的开国皇帝,尤其如此。所以,毛泽东说刘邦能打败“贵族出身”的项羽,是因为他“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这个评论,显然与毛泽东一贯主张的卑贱者胜过高贵者的观点有关。

在古代社会,出身与文化程度时常一致,高贵者文化高,卑贱者文化低。由此,毛泽东谈到卑贱者胜过高贵者的时候,总是与他的另一个观点联系在一起的,即人们熟悉的文化低的人打败文化高的人。谈到中国的历史,谈到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毛泽东曾说过“老粗出人物”的话,也正是循着这个思路读史时发出的感慨。他不完全否定知识分子的作用,但对于干大事的老粗们胜过知识分子的地方,却特别感兴趣。

《史记》所载刘邦的情况正是这样。刘邦似乎并无一技之长,但他却有过人的胆魄和组织才能。后来,刘邦当了皇帝,也曾自我总结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说的“用”,就是肯于纳谏,善于选择,这也是毛泽东特别称赞的地方,他说刘胜项败“不是偶然的”,指的就是这个情况。于是,毛泽东读《史记》很注意刘邦从谏如流的一些事例,如见郦食其,采纳他攻取陈留之计,此事载《郦生陆贾列传》。

1962年1月30日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向与会的人员讲述了这个故事,他讲道:

从前有个项羽,叫做西楚霸王,他就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他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些主意,可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另外一个人叫刘邦,就是汉高祖,他比较能够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有个知识分子名叫郦食其,去见刘邦。初一报,说是读书人,孔夫子这一派的。回答说,现在军事时期,不见儒生。这个郦食其就发了火,他向管门房的人说,你给我滚进去报告,老子是高阳酒徒,不是儒生。管门房的人进去照样报告了一遍。好,请。请了进去,刘邦正在洗脚,连忙起来欢迎。郦食其因为刘邦不见儒生的事,心中还有火,批评了刘邦一顿。他说,你究竟要不要取天下,你为什么轻视长者!这时候,郦食其已经六十多岁了,刘邦比他年轻,所以他自称长者。刘邦一听,向他道歉,立即采纳了郦食其夺取陈留县的意见。此事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

在1964年1月7日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还举了其他有关刘邦纳谏的几件事情:

一是听张良劝说,封举足轻重的韩信为齐王,此事详载《留侯世家》;二是楚汉划分鸿沟后,听张良、陈平之劝,乘胜追击引兵东向的项羽,此事详载《项羽本纪》;三是刘邦称帝后,欲建都洛阳,听齐人刘敬建议,入都关中长安,此事详载《刘敬列传》。有这么一大帮人为其出主意,且刘邦又善于采纳,所以这位老粗自然胜过刚愎自用的项羽了。

于是,毛泽东认为“老粗出人物”。但是,没有几个知识分子也不行。自古以来,能干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帝王里边最厉害的一个。接着,毛泽东又引申说,南北朝宋、齐、梁、陈,五代梁、唐、晋、汉、周,也有几个老粗,文的也有几个好的,如李世民。

毛泽东在此道出了一个历史上的事实,就是统率之才并非是读书人才行。有些读书不多,乃至不读书的老粗往往能成大业。但如果就此得出知识分子没用的结论,那就大错特错了。

历史上的老粗能成大事,很大一个原因在于他们善于利用读书人的才智,刘邦如此,刘备如此,李世民如此,朱元璋更是如此。老粗们在成大业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走向“儒化”。

实际上,这时老粗已然不是“老粗”,而是像毛泽东说刘邦的那样,他们在实践中成长为“高明的政治家”。

相关文章

武则天的功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统治期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以下是她的一些功绩:政治:武则天大力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了一批有才华的官员,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水平。她还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势力,使得国家更加稳定。经济: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推广了一些

2025-04-18 03:24:17

武则天对唐朝的历史的影响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武则天于7世纪中期成为唐朝皇帝,她不仅扩大了唐朝的疆域,还推动了政治和文化的变革。本文将探讨武则天对唐朝历史的影响,分析她的政治成就、文化影响以及社会影响。一、政治成就武则天是唐朝历史上最重要的统治者之一,她推动了许多重要的政治改革

2025-04-18 02:21:03

战国最贤“公子”信陵君!两度大败强秦,刘邦是他的忠实粉丝

战国四公子,若论“贤”,必以魏国信陵君为首。汉高祖刘邦在秦统一六国前就对他无比崇拜,后来即使成为汉高祖,每路过大梁城(信陵君居住地),都会去祭拜。唐李白也有诗赞曰: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为什么年龄最小的信陵君会被如此推崇?“真相君”认为,要找到真相,不要看怎么说,而要看怎么

2025-04-18 01:47:14

战国四公子之信陵君魏无忌

战国是个文化繁荣而且人才辈出的时代,当时有四个人颇为有名,称“战国四公子”,也称“战国四君子”,故事很多,人格高尚,简单的说就是“四维八德”的楷模!信陵君,魏无忌魏国大梁人,大梁就是现在的开封,魏安釐王的弟弟。这时候魏王叫圉,读遇,看字面像是国中一幸运儿的意思,官称:魏安釐王,釐读梨音,为了方便,咱

2025-04-18 01:25:11

武则天的功与过?

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性皇帝,她的统治时间自690年到705年,历时15年。在她的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得十分繁荣,她制定了不少优秀的政策,对当时政治局势起到积极的影响。功:1. 解除官僚层面的限制:武则天在位期间,废止了前朝设立的一些官僚选举限制。她实行了“科举”的制度,让更多的人有

2025-04-18 01:15:18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