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不详-前253年),嬴姓,赵氏,名胜。汉族,东武人,中国东周战国时期赵国宗室大臣,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封于东武(今山东德州武城),号平原君。在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时任相,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以善于养士而闻名,门下食客曾多达数千人。和齐国孟尝君田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合称战国四公子。
平原君赵胜墓位于河北邯郸市肥乡县元固乡西屯庄村后。
赵惠文王元年(公元前298),平原君被拜相,其后“三去相、三复位”,前后相赵48年,历经惠文王、孝成王二朝。“战国四公子”之中,平原君赵胜应该算是最具争议的人了。说他有争议是因为赵胜既有营救魏齐,解救邯郸之围的历史功绩,但同时他也是一个骄傲自大,纨绔不堪的贵族子弟。说他的结局最好是因为“战国四公子”之中,也只有他做到了寿终正寝。
进入领取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块高大的墓碑,它是碑阳为明朝嘉靖年间骠骑大将军张懋忠,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上书“赵平原君幕”五个大字,碑阴书写平原君生平事迹。
赵胜于赵惠文王及孝成王时为相,曾三次离开相职,又三次复职。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秦军围困邯郸。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为求外援,赵胜带领门客赴楚,经过他与宾客毛遂力争,楚答应出兵相救,实现了楚赵合纵。他又连续多次派使求救于魏。在邯郸受秦军围攻最危急之时,尽散家财,犒赏士卒,招募到敢死之士3000人,由李同率领冲击秦军,迫使秦军后退30里,解除邯郸之围。事后,虞卿欲为赵胜请封,赵胜听从公孙龙劝告,予以拒绝。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赵胜去世。
据当地老乡说:“驮着碑刻的乌龟在文革时曾被砸掉龟头,1984年重修碑楼时受到一位知情人的点拨才使埋在地下的龟头重见天日,并与碑身重新连接在一起。”
墓碑阴面记录着平原君赵胜的生平事迹。
唐代李吉甫所撰《元和郡县志》,是中国最早的地理总志,卷十九记载河东道洺州肥乡县,本春秋时晋地,七国时属赵,今县即汉邯郸县地;魏黄初二年分邯郸、列人等县立肥乡,属广平郡,后魏省入临漳;隋开皇十年又置,属磁州,十六年割属洺州。平原君墓在县东南七里。这是目前所见有关平原君墓位置的最早记载。
明清时期,平原君墓力“肥乡十景”之一,被称为“赵陵春雪”。清代《肥乡县志》记载,平原君墓封土高大,有十余丈。墓阴积雪,至暮春三月,才逐渐融化。冬天积雪覆盖了整个墓区,待到来年春至,积雪慢慢消融,墓区周围生出嫩绿的幼草,杏花绽放,桃花现蕾,唯独平原君墓北侧仍是皑皑白雪,与周边环境形成鲜明的反差。
墓碑右侧新建有肥乡籍宋朝宰相李沆纪念碑和明朝尚书张学彦、张懋忠爷孙纪念碑。
据原肥乡县志记载,该陵墓原高20丈,到明代尚有十余丈。墓阴积雪到第二年春天好长时间才融化,被人民称为“赵陵春雪”。目前墓土高度现存封土高2.5米,占地面积约16平方米,已无法再现这一景致。
平原君赵胜一生中最大的贡献就是保住了赵国重要城池邯郸,这是在长平之战中,赵国死了四十五万人,秦国围困了邯郸,邯郸若是失守,赵国也危在旦夕,于是平原君设法说服几国诸侯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各诸侯合力将秦国打回了函谷关,古城邯郸因此得救。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