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之平原君
在动荡额春秋战国时期,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在那个时代夹缝中还有的许多的小国家和人民。总的来说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一个比较混乱的年代,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在这个年代不断涌现各种名人,“战国四公子”就是历史长河中的记忆。
平原君 赵胜
“战国四公子”都有谁?战国四公子指的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他们都是战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第三位平原君:赵胜(?-前251年)。战国时赵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人。平原君是赵武灵王赵雍之子,赵惠文王赵何之弟。在诸多的公子当中,赵胜是最贤明,他喜欢结交宾客,门下的宾客最多达到几千人。初为赵惠文王之相,赵惠文王死后,又为赵孝成王之相。曾经三次罢相,又三次复位,被封于东武(今山东武城),号平原君。
赵孝成王七年(前259),秦军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赵田派平原君向魏和楚求援。九年,食客毛遂自告奋勇,同平原君去楚国求援,说服了楚王,派春申君率军救赵。援军到来之前,邯郸城内兵困粮尽,平原君尽散家财,发动士兵坚守城池。直到楚军和魏信陵君援兵赶到,解邯郸之围。赵平原君虽立大功,却不向赵王请封。赵孝成王十五年卒。
能力最差,口碑最好!
赵武灵王在位时想将王位传给平原君赵胜,可他呢,偏就是个对当王,没有一点兴趣,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做一个相帮(相国)。因此平原君赵胜,终其一生对其胞兄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都非常的忠心,同样两王对他亦是信任有加。他们之间的这种君臣的信任,在中国几千年 “王权斗争”的历史长河中并不多见。
毛遂自荐,脱颖而出
毛遂自荐
公元前260年,赵王中秦的反间计,以赵括代廉颇为将,秦将白起大破赵军于长平,斩杀联军二十四万。长平之战的第二年,秦军围攻赵的都城邯郸。赵国倾全力死守邯郸,又向楚、魏紧急求援,赵孝成王曾派平原君使楚,希望能与楚国订立一个盟约,联兵抗秦。
然而平原君决定在门客中挑选二十名文武全才的人一同前往楚国,选来选去,只选出十九人,再想找一个合适的,却是怎么也找不出来了。这时候,门客中有个叫毛遂的就主动向平原君自荐道:“不如算我一个吧。”平原君说“我听说有才能的人就如同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子的尖很快就会扎破口袋,显露出来。先生在我这里已经三年了,却没有人称赞过你,我也没有听说你有什么本领。你不能去,留下吧。”
毛遂说:“公子没有注意到我,是因为您从来没有把我这把锥子放进口袋里,假使您早将我这把锥子放到口袋里了,那我早就露出来了。” 毛遂坚定地说道。平原君终于让毛遂一同去楚国。
到了楚国以后,平原君在楚国宫廷上与楚考烈王商谈合纵抗秦的事,从早上谈到中午,也没有结果。十九个门客都对毛遂说:“先生上。”毛遂于是持剑走到楚王面前,极力说明赵、楚联合抗秦的利害关系。楚王终于被说服,答应赵国愿意出兵援救。于是两国当场歃血为盟,缔结联合抗秦的盟约。平原君回到赵国后,很有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从此待毛遂为上客。毛遂这次不仅帮平原君完成任务,也为国家立下了功劳,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从此待毛遂为上客。
礼贤下士 听取建议 杀妾明志
平原君能够礼贤下士,让他在当时很有名声。比如平原君养了门客上千,这些门客都是有学识有能力的人。平原君虽然自身没有什么过人的本事,但是他能听取别人的建议,这使得大家对他的印象很好,也都愿意追随于他。
有一次,赵奢到平原君家中收税,平原君的家仆拒绝交税,于是赵奢杀了平原君家的九个仆人。平原君知道后,要杀赵奢报仇,可赵奢认为平原君是赵国公子,却带头不奉行公事,违反国法,这将会使赵国灭亡。平原君听了后,觉得赵奢说得有理,为人很贤能,于是把赵奢推荐给了赵孝成王,让他管理税收。
赵胜家下边的民宅中有个跛腿者,总是一瘸一拐,赵胜的妾住在楼上看到跛子打水的样子,就大声地嘲笑。第二天,这位跛子找上赵胜道:“我听说您喜爱士人,士人所以不怕路途遥远千里迢迢归附您的门下,就是因为您看重士人而卑视姬妾。我不幸得病致残,可是您的姬妾却在高楼上耻笑我,我希望得到耻笑我的那个人的头。”赵胜笑着应答说:“好吧。”等那个离开后,赵胜又笑着说:“此人竟因妾之一笑要我杀之”。后门客认为其喜好美色而轻视士人,所以士人就纷纷离去了。于是赵胜就斩杀了那个爱妾。亲自登门道歉。从此以后,原来门客就又陆续地回来。
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靠了哥哥霍去病的引荐,他才有了登堂入室的机会,成为汉武帝身边的郎官,进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霍光的特点和弟弟霍去病截然不同,霍去病处处锋芒毕露,而霍光则处处谨小慎微,在汉武帝身边几十年,办事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就凭这一点,就已经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了。霍光做事有多谨慎呢?举个例
2025-08-12 02:51:04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含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很危险、会让人疲惫不堪的。启示:这句话并非让我们不要去追求知识,而是提醒我们要懂得取舍。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可能面面俱到,要结合自身的需求和精力,有选择地去学习,避免盲目地贪多
2025-08-12 00:56:57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终下场,令人感慨看完这个故事,我不禁深深感慨。在那个战祸连年的时代,廉颇和蔺相如两位志同道合的人,其实内心向往的只是为国尽忠,力求战乱环境下的一方太平。但就在他们忠心耿耿为国尽职的过程中,却也被不解风情之人误解,甚至误导君主,最终付出了沉痛代价。廉颇和蔺相如
2025-08-11 03:24:01前言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一,而赵国则是山东六国之一(燕、赵、韩、楚、齐、魏)。公元前325年,赵灵王开始称“赵王”。但是此时的赵国实力弱小,常被其他列国欺辱。赵灵王曰:“无其实,敢处其名耶?”废其号,并终生不再称王。之后的赵灵王便开始奋发图强,带领国人,衣着胡服,练习骑射,史称“胡服骑射”,
2025-08-11 02:07:55战国时期,骗子横行,恶棍当道,而苏秦完全是个另类。他身兼6国宰相,凭借合纵术,游走诸侯国之间。他曾递给秦国一份盟约,吓得秦惠文王15年不敢出函谷关。当时的燕国君王姬哙,年事已高,学习尧舜禅让,将王位传给德才兼备的国相,子之。图源网络 侵删这一惊世骇俗的决定,在兵荒马乱的战国年代必将产生皇室动乱。果然
2025-08-10 01:18:23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