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自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少主孙亮、孙休先后临朝。而诸葛恪、孙峻、孙綝、濮阳兴、张布一班权臣迭起,跋扈飞扬,前仆后继,以人臣行主威,前车之覆不鉴,皆败不旋钟,自取颠陨,身诛家夷。
一、诸葛恪
诸葛恪字元逊,山东沂南人。吴国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其才气干略,为邦人所称。弱冠拜骑都尉,累迁丹阳太守,历三年,平定山越。以功拜威北将军。陆逊去世,迁大将军,假节,并代领其兵,镇武昌。孙权临终,在孙峻推荐下,为托孤大臣之首。少主孙亮即位,迁太傅,
东兴之役,诸葛恪督诸军大破魏军,斩桓嘉,诛韩综,力摧强敌,威震本朝,名动天下。以功拜丞相,荆、扬州牧,都督中外诸军事,封阳都侯。因东兴大捷,遂有轻敌之心,兴功暴师,大举出兵伐魏,终致新城之败。回朝之后,文过饰非,而性既骄且吝,矜己陵人,更加专权独断,由是众庶失望,人心不属。
同为托孤大臣孙峻,因民之多怨,众之所嫌,暗中联合吴主孙亮,以宴请为名,诱诸葛恪及其党羽入宫,予以诛杀,时年五十一,并夷三族。直至吴主孙休即位,孙綝伏诛,方予平反。
二、孙峻
孙峻字子远,浙江富春人。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少便弓马,精果胆决”。历官武卫都尉、侍中。以武卫将军,受遗辅政,始荐诸葛恪,后乃相图。以诛夷诸葛恪之功,迁丞相、大将军,假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封富春侯。然素无重名,骄矜阴害,多所刑杀,百姓嚣然。
魏国钦、俭之乱,孙峻率军袭寿春,无功而返。受降将文钦怂恿,又以吕据、朱异、唐咨自江都入淮、泗,以图青、徐。因见骠骑将军吕据部伍整齐,心生厌恶,当夜做梦,为诸葛格冤魂用剑击中,惊惧发病而死,时年三十八岁。将后事托付于堂弟孙綝,以乱吴国。至孙綝伏诛,景帝孙休耻与孙峻、孙綝同宗,下诏于族籍中除名,称为故峻、故綝。
三、孙綝
孙綝字子通,浙江富阳人。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孙峻堂弟。历官偏将军。孙峻暴毙,付于后事。以侍中、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
骠骑将军吕据不服,勾结大司马滕胤,欲内应外合。废黜孙綝。孙綝外击吕据、内诛滕胤,二人兵败身死,皆夷三族。迁大将军、假节,封永宁候。孙綝又擅自废黜少帝孙亮,立孙休为帝,迁丞相,领荆州牧。一门五侯,皆典禁兵,负贵居傲,多行无礼,权倾人主,自吴立国,朝臣未尝如此。而兴师动众,救援诸葛诞,丧败卒伍,又自戮名将朱异。
孙綝自前线回建业,景帝孙休己亲政,遣使责问救援不成擅杀大将之过,孙綝惊惧,称疾不朝。吴主孙休唯恐孙綝犯上作乱,联合张布、丁奉。借宴请之名,设计诛杀孙綝,时年二十八,并从族谱中除名。
四、张布
张布为瑯琊王孙休手下左右将督,素见信爱,孙休即位,因辅导勤劳之功,迁长水校尉、辅义将军,封永康侯,进位左将军。
于时孙琳跋扈不臣,有犯上作乱之意。张布联合宿将丁奉,借腊祭之日,宴请孙綝,以诛孙綝之功,迁中军督,与濮阳兴互为表里,一时文武大臣失望。孙休去世,因诸臣请立长君,而违背孙休遗愿,立其侄孙皓为帝。
孙皓得志,骄恣暴虐,二人懊悔不己,口出怨言,被人告发。身诛家戮,并夷三族。
五、濮阳兴
濮阳兴字子元,河南开封人。少有士名,历官上虞令、会稽太守。孙休为琅琊王时,深与相结。至孙休即位,迁太常、卫将军,平军国事,封外黄侯。与宠臣张布共相表里,邦内失望。
孙休去世,兴位居宰辅,虑不经国,大兴土木,百姓怨望。协张布之邪,纳万彧之说,违孙休之遗愿,立孙皓为帝。加侍郎、领青州牧。后为万彧抵毁,被孙皓下全收捕,流放广州,又遣使追杀,并夷三族。
自古道:“臣罔作威,古圣所戒。”又曰:“臣罔以宠利居成功。”若诸葛恪、孙峻、孙綝,外兴师旅,内专朝纲,威震中外,使人主有芒刺之疑,皆自取杀身之祸。张布、濮阳兴碌碌之辈,皆非慎始保终之土,故见诛夷,历史上屡见不鲜。
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吴国自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少主孙亮、孙休先后临朝。而诸葛恪、孙峻、孙綝、濮阳兴、张布一班权臣迭起,跋扈飞扬,前仆后继,以人臣行主威,前车之覆不鉴,皆败不旋钟,自取颠陨,身诛家夷。一、诸葛恪诸葛恪字元逊,山东沂南人。吴国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其才气干略,为邦人所称。弱
2025-09-04 05:02:4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变法图强,这一时期的天下相比于孔子时代,更是“礼崩乐坏”,因此杨朱学派和墨子学派的各领风 骚,成为天下显学。孟子评价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当然不会称赞杨墨学派,他要表达的是:道统中断了,诸侯们肆无忌惮,各种荒诞学说层出不穷,杨朱、墨翟
2025-09-03 03:22:2701韬光养晦,邹忌等待好时机故事要从齐桓公田午十八年(前357)说起,那一年齐桓公逝世,他的儿子田因齐即位,史称齐威王。大家会好奇齐国不是姜太公的封地吗,怎么会变成姓田的呢?因为这里有段比较复杂的权力更迭,那就简单交代一下,陈国公子灭国后,逃到了齐国,改为田姓,不断实行仁政,一步步攫取姜氏的权力。等
2025-09-03 03:02:33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把邹忌描写成一位善于自省而又清醒的人,看起来着实是齐国的贤臣。成语“田忌赛马”的主人公田忌和孙膑,是齐国两位很有才能的人。在当时的齐国,邹忌相当于是丞相;田忌是宗室,在孙膑的帮助下善于军事,田忌和邹忌,也就是一将一相。我们能在田忌和邹忌身上看到传说中的将相和吗?事实上,邹忌不
2025-09-02 01:16:36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