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边塞,既是将士征战的沙场,也是诗人灵感的原野。就像王昌龄来到这大漠戈壁,看到的是边关冷月,想到的是龙城飞将,吟诵的是万里长城,怀抱的是家国深情。就让我们在大唐的边塞风情中,去体味与杏花烟雨江南,不一样的感动。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便是史上最有名的边塞诗《出塞》,它出自于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之手。对于这首抒写边塞风情的七言绝句,历来评价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把它列为第一。
这是一首慨叹千古边塞变迁,怀念名将赫赫威名的边塞诗。在这首诗中,我们能够看到王昌龄以雄劲的笔触,对大唐的边塞战争生活作出的高度概括,集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为一体,意境雄浑深远,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虽然只有短短的4句,但是一气呵成,可谓句句是千古名句。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说,身处大唐边塞,我看到的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寥寥七个字,可以说是就惊艳了世人。它不仅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即一轮明月,照耀着边塞。还赋予了边塞悠久的历史感,即大唐的边关经历过秦汉以来长期的战争。所以这句诗它是王昌龄对边塞战争作出的深刻思考,也是对边塞守卫汉族文明的赞扬。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袭自隋代卢思道《从军行》中的“塞外征人殊未还”。意思是说,万里远征的将士还没有归来。这句诗是王昌龄触景生情所发出的慨叹,即王昌龄立足于边塞,想象着将士们出塞后远征万里的战争形势。因为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是唐代兵力最为强盛的时候,所以这里的“人未还”,既有人不得回来,也有还未回来的意思。它所表达的是一个强国走向世界的边塞战争。
最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则是直抒胸臆,抒写了戍边的将士们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它的意思是说,只要有卫青那样的名将,守卫在边塞,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就不会度过阴山。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王昌龄的看法,即家国的荣誉和战争的正义性,所以“不教胡马度阴山”,洋溢着的是爱国激情。
不过王昌龄这首诗有意或无意间也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性,如果边塞没了卫青那样的名将,说不定胡马就要越过阴山南下中原。这对于王昌龄所处的盛唐自然不会,但是实际上没几年后就有可能了。所以这首诗还暗含着朝廷用人不当就会导致国力衰弱的可能。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就真的是“万里长征人未还”了。
综观王昌龄的这首诗,他其实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而是站在历史的角度,发出了警世之言。即唐王朝如果用人不当,好大喜功,那么终有一天也会成为历史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所以这首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意蕴深远,是一首惊艳千古的边塞名作。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23岁得封天策上将23岁的你,在做什么?23岁的李世民,以3500玄甲军打头阵,以少胜多击溃了王世充、窦建德联军数十万,并且生擒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强敌。战功累累的李世民,被父亲李渊赐天策上将的封号,设置天策府,统领文臣武将,权力达到顶峰。天策上将,位列于王公之上,是仅次于皇帝和太子的第三号人物
2025-05-11 01:26:51战国时期,信陵君以一己之力压制住了秦国东侵的脚步,挽救了赵国,为魏国,甚至为所有的中原国家争取了十年时间,但却仅仅因为魏安釐王的不信任导致信陵君落了个悲剧的结局。身为魏国的君主,魏安釐王并没有太多本事,但他的弟弟魏无忌,也就是信陵君可不一样,信陵君为人谦逊和善,十分会任用贤能,有几分魏文侯的味道。魏
2025-05-11 00:16:22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之一。他出生于唐朝,是唐朝创始人之一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伟大的政策和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治理方法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他的治理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他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科举制度
2025-05-10 00:05:19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