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周公是谁(人们常说的“周公解梦”里的“周公”,到底是谁?)

13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09 08:42:15    

偶尔谈话间,可能会有人戏说要去睡觉要去见周公了, 那好了,问题来了,周公是谁,你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谁是周公。

周公,生于商朝末期。相信大家都听过《封神榜》里边的故事了吧,《封神榜》毕竟是虚构的,可是周武王伐纣却是实实在在的历史。而周公,便是这伐纣里边的重要角色,重要程度不亚于周武王。

▲周公

周公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的兄弟,周文王还在世时,便已经开始以姜太公为国师,谋划和进行讨伐商朝,这和《封神榜》里边的姬昌讨伐纣王情节有相同之处。只不过,历史上,周文王姬昌在成功之前,便已经年老驾崩。于是,周武王姬发继位,继续以姜太公为国师,周公作为辅佐,立志完成父亲未了的大事。周武王由于和周公是兄弟,对周公非常信任,逢有大事,必先与周公商量。周武王继位后,日日在思虑如何集诸侯之力推翻暴君商纣王,此时周公建议他时刻注意自身的德行修养,做好了这些诸侯自然会看到,如此顺应天命,必得襄助。就这样,在一系列的谋划之后,周武王举行了一次会盟演练,到场的有八百诸侯之多,再一次坚定了周室灭商之心。

此时的纣王,不用多说,大家应该也听过他宠幸妲己、酒池肉林、杀害忠臣等一系列昏聩暴君之行,在这样的难得机遇之下,周武王下令与商纣王决战。结果,纣王的军队早就知道纣王无德,倒戈相向,同周武王一同攻击纣王。于是,纣王战败自杀,商朝宣告灭亡。就这样,周文王虽心有大德却没有完成的灭商大功,周武王和周公一同完成了。

▲周公吐哺雕像

灭商宣告结束,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让这个新建立的周朝稳定下来了。只可惜,天子周武王灭商后不久便因病去世,留下一个尚未治理的仍处于动荡的国家。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位,可是他只是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小孩子,无法号令诸侯,周朝天下随时可能分崩离析。在这种形势之下,周公只好以摄政王的名义,代替成王处理一切国家大事,从此掀开了国家大治的序幕。

周公摄政之后,第一步,便是如何管理偌大的国家。思考与商量许久之后,决定和自己的德高望重的兄弟姬奭即召公奭(shì)“分陕而治”。当年周、召二公商定,凿了一根高三米五的石柱栽于分界之处,称作“立柱为界”。周公、召公以“陕”为分界线,把周王朝的统治区分为东西两大行政区,周公管理陕之东,召公管理陕之西(陕西之名,即渊源于此)。这样,召公管理陕之西为周室提供后援,而周公管理陕之东则为巩固周室并且开疆扩土。

第二,便是处理了商朝残余势力。当时的殷商残余势力称“三监”,他们不甘心臣服周朝,于是发动叛乱。周公趁此机会,一举扫清了殷商残余势力,同时借此出征之势,一直东征,打败了许多蛮夷之地,使周室这个本位于西边的小小王国的领土一下子扩大许多,成为东至海,南至淮河流域,北至辽东的泱泱大国。自此之后,各路诸侯莫不臣服,一举巩固了周朝以及周天子的地位,并且维持了之后数百年的光阴。

▲周公 像

第三,周公做了一件奠定周朝未来数百年根基的大事,那就是建立了宗法分封制。周公平定叛乱之后,先是主张迁都到洛邑(今洛阳)让周室位于中原地带以控制全国,并迁移九鼎到此彰显天子之位,之后便是分封宗臣以及宗室。周公把许多同姓宗室以及建国忠臣分封到全国各地,形成大大小小数十个国家,以此作为屏障保卫中央。同时,无论在王畿之地或是诸侯国,建立嫡长子继承制,免去了许多争夺权力的风波。为配合宗法制,周公主持修订礼制和乐制,规定天子地位的至高无上,以及权力金字塔的尊卑之分。这样的制度颁布实施之后,加强了中央王朝对地方的统治,让周天子之威名一直巩固了数百年,直至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动摇。

也许,有些人会怀疑周公对周成王的忠诚,认为他不仅有天子权力之实,甚至有可能会兼备天子之名。然而,周公呕心沥血七年时间让周室成为了一个空前的强大国家后,觉得是时候让成王学会当君主,马上将权力交还给周成王,并且退位之后仍悉心教导成王如何以仁德治理天下。在国家危难之时,不顾诽谤临危受命让国家转危为安;在国家走上正轨四海升平之时,马上交还权力,不觊觎天子之位,周公此忠诚无私之心,一直被后人称颂。

▲周公庙

一个如此有才干的周公,心怀大德,让文武百官、四海之内皆心悦诚服,并且协助周武王灭掉商朝,立下建立周室王朝的大功,并且临危受命治理好摇摇欲坠的国家,完成大治的功业。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的周公,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最崇敬的古圣之一,同时也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

历史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榕树下的路人

相关文章

唐太宗李世民才是历史上名副其实的战神?

(一)23岁得封天策上将23岁的你,在做什么?23岁的李世民,以3500玄甲军打头阵,以少胜多击溃了王世充、窦建德联军数十万,并且生擒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强敌。战功累累的李世民,被父亲李渊赐天策上将的封号,设置天策府,统领文臣武将,权力达到顶峰。天策上将,位列于王公之上,是仅次于皇帝和太子的第三号人物

2025-05-11 01:26:51

战国时期,魏国公子信陵君有大功于国家,为何最后却落寞而终?

战国时期,信陵君以一己之力压制住了秦国东侵的脚步,挽救了赵国,为魏国,甚至为所有的中原国家争取了十年时间,但却仅仅因为魏安釐王的不信任导致信陵君落了个悲剧的结局。身为魏国的君主,魏安釐王并没有太多本事,但他的弟弟魏无忌,也就是信陵君可不一样,信陵君为人谦逊和善,十分会任用贤能,有几分魏文侯的味道。魏

2025-05-11 00:16:22

杀晋鄙,救邯郸,招贤纳士大败秦军,信陵君之死!

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

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之一。他出生于唐朝,是唐朝创始人之一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伟大的政策和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治理方法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他的治理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他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科举制度

2025-05-10 00:05:19

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魏无忌,为何刘邦如此敬佩他?

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