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身在曹营心在汉说的是谁(听闻徐庶在曹营的遭遇,诸葛亮说了5个字,道出蜀汉灭亡真正原因)

16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09 10:48:15    

徐庶,字元直。在《三国演义》中,徐庶是刘备帐下第一位重量级的谋士,曾帮助刘备大破曹仁的“八门金锁阵”。其后,曹操以徐庶母亲为要挟,逼迫徐庶投奔曹营。而在曹营,徐庶至死不献一策,也留下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传说。然而在历史上,徐庶的表现并没有小说中那么精彩。

徐庶原本是颍川人士,在青年时期,他本是个任侠之人,曾陷入一桩仇杀案中,差点丢了性命。经过此事后,徐庶痛改前非,一心向学,成为一个富有韬略之人。公元189年,董卓作乱,颍川陷入内乱与战火之中,徐庶被迫随家人一同逃亡荆州。在荆州,徐庶结识了年轻的诸葛亮,并与他成为最要好的朋友,而当时的诸葛亮不过只有13岁。

建安六年(201年),刘备南归刘表,被刘备派驻在新野。徐庶认为刘备是一个值得托付前程的君主,于是他毛遂自荐,成了刘备的谋士。不过在刘备阵营,并没有听说徐庶提出过什么有价值的建议。公元207年,徐庶突然找到刘备,向他推荐了诸葛亮,并说:“诸葛亮号称卧龙,是不世出的人才。”正是在徐庶的建议下,刘备才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出山门。

公元208年,曹操南下荆州,刘表的继承者刘琮投降。当时,刘备和徐庶驻扎于樊城,听说此消息后大惊失色,立即组织军民逃亡。曹操听说刘备逃亡,立即组织精骑追击,并且大破刘备,而徐庶的家眷几乎全被曹操俘虏。

听说母亲和其他家人被抓走了,孝顺的徐庶心急如焚,他流着眼泪说:“我本想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但今天失去了老母,方寸大乱,已经做不了什么事,我们就此告别吧!”对于徐庶的选择,刘备给予了尊重。就这样,徐庶投奔了曹操,并在那里谋得了职位。徐庶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离开,可谓相当不地道。但在注重孝道的汉代,徐庶却被认为有国士之风。

在缺乏人才的刘备阵营,徐庶或许略显突出,但在人才济济的曹操阵营,徐庶却算不了什么。他在曹魏历任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职位都不高。徐庶之所以会留下“身在曹营不献一计”的典故,完全是因为他根本进不了决策中枢,根本没法和荀彧、荀攸、程昱、刘晔等谋士相提并论。

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率军出陇右,对曹魏展开第一次北伐。通过俘虏,诸葛亮终于高兴地打听到徐庶的消息:他在曹魏混得非常差,一直不得志。因此,诸葛亮不禁感叹:“魏殊多士邪!”这五个字不仅在悲叹徐庶怀才不遇,同时也是在为曹魏阵营雄厚的人才储备而震惊。在诸葛亮看来,徐庶是能入自己法眼的大才,却在魏国成不了大事,因此他又悲叹道:“何彼不见用乎?”

可以说,诸葛亮的悲叹实际上道出了蜀汉最终灭亡的真正原因,那就是人才实在匮乏。在夷陵之战中,蜀汉大批良将战死,损失了大量人才。诸葛亮执政后,没有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导致蜀汉的人才问题更加严重。反观曹魏一边,他们推行九品中正制,大批士族才俊加入了朝廷,造就了远超吴蜀两国的人才储备。看到这种情形,诸葛亮又如何能不急呢?若不加紧北伐,魏国将更加强大,毕竟得人才者得天下。

但是最终,诸葛亮的北伐大业并未成功,相反蜀汉的人才仍在不断流失。诸葛亮曾在《后出师表》中叹道:“(第一次北伐后)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而这种情况,让蜀汉原本就不丰厚的家底显得更加捉襟见肘,也注定了蜀汉灭亡的命运。

诸葛亮死后,蜀军因为内讧损失了魏延,只能由降将姜维主持军事大局。而在曹魏一方,光与姜维同级别的人才就有钟会、邓艾、羊祜、杜预等人。因此在曹魏伐蜀的战争中,姜维能挡住钟会,却挡不住邓艾偷渡阴平。而维持近42年的蜀汉政权,也最终走向了灭亡。

相关文章

杀晋鄙,救邯郸,招贤纳士大败秦军,信陵君之死!

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

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之一。他出生于唐朝,是唐朝创始人之一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伟大的政策和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治理方法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他的治理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他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科举制度

2025-05-10 00:05:19

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魏无忌,为何刘邦如此敬佩他?

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

信陵君盗虎符救赵之后,为何沉迷酒色而死?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之所以叫战国,原因只在于一个“战”字。从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七雄”之间的争战长达250多年。战国后期,赵国委任赵奢和廉颇为大将,蔺相如为相国,在三位的共同努力下,赵的国势稍微地强盛了一些。后来赵奢去世,便由廉颇一人担当大将。直到公元前260年,秦王派遣王龁攻

2025-05-09 08:42:04

魏无忌有没有妻子和孩子 信陵君魏无忌最后怎么死的

贾谊:“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作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他的品德得到了世人的认可。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他的地位和身份无从质疑。信陵君魏无忌,出生年月不详。他是魏昭王最小的儿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著名的军

2025-05-08 01:2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