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火药是谁发明的(火药是谁发明的?火药发明的目的是什么?)

23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09 16:24:15    

火药是我们熟悉的四大发明之一,但是,火药到底是谁发明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发明的,发明火药最开始的目的是什么?这个事就不知道伙伴们知不知道了!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发明火药这个事

火药的发明可以说是误打误撞,而且可以说是一行抢了另一行的饭碗。

首先为什么要发明火药?您要是单纯的以为是为了制造武器,那就错了,大错特错!发明火药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求长生!

古代求长生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没有一个是灵验的,在众多的方法中,其中有一种就是炼丹术。古代人非常简单的认为,炼制点小仙丹吃了,然后就可以长生不老了。所以,当时有一部分人从事了这个行业,做了炼丹术士。

传统的炼丹术士您以为是那么好做的吗,是谁想做就能做?首先得通阴阳,懂八卦,其次要熟知古代医学,说白了就是传统的五术,山医命卜相,一样不精通都不行,注意啊,是精通,而不是了解!只有这样,在当时才能做炼丹术士,才能给贵族打工。所以当时有名的炼丹术士那都是大学问家。

炼制仙丹常用的材料有:水银、铅、铜、黄金和硫磺,用这些玩意炼仙丹,能不能长生不知道,但是这些玩意要是吃多了肯定能飞升。

在炼丹术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火法炼丹,火药的发现就是在火法炼丹时,用到了硝石和硫磺,又遇到了下面正在燃烧的小炭火,随即就发生了爆炸。

根据《范子叶然》记载,春秋时代,火药就已经在民间开始广泛使用了,那么火药是谁发明的呢?

火药的发明者,这个事还真不太好说,根据史料记载,疑似的发明者大概有三个人!为啥说疑似呢?就是不太确定到底是谁发明的!

第一位就是东晋的葛洪葛大爷,在《抱朴子·内篇》抱)朴子)中可以找到线索,里面提到先用硝石将雄黄化为水,再凝固起来。按照这个来说,葛大爷是极有可能是火药的发明者之一。

第二位疑似者是南朝梁人陶弘景,第三位就有老有名气了啊,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孙思邈。

有得伙伴就会提出疑问了,孙思邈不是药王吗?怎么还跟火药的发明有关了呢?

这是一个好问题,孙思邈是药王不假,同时人家也是满级的炼丹术士啊!

以上三位有可能是火药的发明者,但是火药具体是谁发明的,这个还真不太清楚。据说品论区里全是砖家,你们帮忙研究研究这件事呗,再顺便点个小赞赞呗!

相关文章

杀晋鄙,救邯郸,招贤纳士大败秦军,信陵君之死!

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

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之一。他出生于唐朝,是唐朝创始人之一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伟大的政策和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治理方法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他的治理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他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科举制度

2025-05-10 00:05:19

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魏无忌,为何刘邦如此敬佩他?

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

信陵君盗虎符救赵之后,为何沉迷酒色而死?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之所以叫战国,原因只在于一个“战”字。从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七雄”之间的争战长达250多年。战国后期,赵国委任赵奢和廉颇为大将,蔺相如为相国,在三位的共同努力下,赵的国势稍微地强盛了一些。后来赵奢去世,便由廉颇一人担当大将。直到公元前260年,秦王派遣王龁攻

2025-05-09 08:42:04

魏无忌有没有妻子和孩子 信陵君魏无忌最后怎么死的

贾谊:“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作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他的品德得到了世人的认可。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他的地位和身份无从质疑。信陵君魏无忌,出生年月不详。他是魏昭王最小的儿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著名的军

2025-05-08 01:2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