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作者是谁(那个写下“粒粒皆辛苦”的诗人,为何成了百姓最憎恨的酷吏?)

20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09 17:20:17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绅《悯农》

这首著名的《悯农》早已家喻户晓,诗人李绅也因为这首诗名声大噪,时至今日依然为人们熟知。

不少人在背诵这首诗的时候,总是主观认为诗人一定有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不由李绅也多了几分好感。

然而,历史上的人物并非如脸谱一样黑白分明。写下《悯农》的李绅,也有着令人颠覆三观的别样生活。

一,早年生活

李绅早年的生活是励志的最好范本。

据《旧唐书》记载,李绅幼年失怙,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在看重劳动力的古代社会,李绅孤儿寡母,受尽了欺辱。

但李绅却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奋发图强,苦学不辍,最终考取了功名,完成了鲤鱼跃龙门的壮举。

这一年,李绅才27岁。年少有为,前途无量。用今天的话来是,那就是寒门里飞出了金凤凰。

李绅高中进士后,从国子监助教起步,先后担任了校书郎、右拾遗、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职,事业上一路官运亨通青云直上,生活上更是实现了人生阶层的巨大跨越。

二,发迹之后

儿时的艰辛生活往往影响人一生的性格,幼年时期的穷困更容易让人铭记终身。

寒门出身的李绅有了权势地位后,所思所想再也不是平民百姓的稼穑之苦,而是迫不及待补偿自己年幼家贫时缺失的一切。

据《云溪友议》记载,李绅未发迹前,总是去李元将家中做客。当时李绅为了生活,常常主动和李元将打招呼,每次见了李元将都称呼“叔叔”,嘴甜得犹如抹了蜜糖一般。

风水轮流转,李绅在朝为官后,李元将再不敢以长辈自居,为了避免尴尬还主动自降一辈,在李绅面前自称为“弟”。

但李绅对此竟然极不满意,数次刁难李元将,逼着李元将只好自称为“侄”。

若说李绅做了父母官,李元将自称“侄”勉强还有点依据的话,那么李绅接下来的神操作就完全是逆袭后疯狂自我补偿了。

李绅竟然不接受李元将自称“侄”,而是继续逼着对方自降三辈,在他面前自称“孙子”。

这吃相未免难看了几分,但李绅不在乎。长安月下,李绅住在华美的豪宅里,听着旁人自称“孙子”的奉承声,不知可否还记得当年寒窑苦读,稼穑辛劳之苦?

三,豪奢生活

“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在李绅看来,有钱了回不回村里倒在其次,但显摆一番却是必须的。

相传,李绅做了高官后,喜欢一道鸡舌做的菜。这道菜的每次需要耗费活鸡三百多只,每只鸡都只取鸡舌,其他部分弃之不用。为了做这一味菜,后院的宰杀的鸡常常堆积如山,而李绅对此视若平常,毫不在意。

不过这吃鸡舌的爱好尚无史书记载,但李绅平常的花费惊人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据记载,李绅一餐饭的花费多达上百贯钱,有时甚至上千贯,连一向惜字如金的史书,也毫不客气的给了李绅“渐次豪奢”的评价。

当年那个“粒粒皆辛苦”悯农诗人,就这么在发迹后急不可耐的展示出人性的阴暗面。

可惜时过境迁,现在的物质享受早已无法给予李绅当初那样纯粹的快乐了。正如我们儿时会为了一颗糖果开心很久,但成年后即使得到同样的糖果也无法感受儿时的愉悦了。

但李绅,就这样陷入了金钱与权势的死循环。他不停追逐着那些当年人有我无的物质享受,小心翼翼的维护着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乌纱,却渐渐的迷失了自己的本心。

他成了百姓眼中的酷吏,在他治理的地方,很多百姓离开家园,外出谋求生计。

这样大规模的人口流失换成其他任何地方主官遇到多半都要心急如焚,但李绅却说:“这些百姓就如同手捧麦子一样,那些颗粒饱满的就会留下来,而秕糠就会随风飘走”。

当年那位怜悯百姓的悯农诗人,终于变成了视百姓如秕糠的滥官酷吏。

不知李绅在享受百姓血汗换来的豪华宴席,歌舞美女的时候,会不会有个瞬间突然忆起,当年有个寒门少年,带着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写下了一首《悯农》而声名大噪。

麦子又黄了,当年的少年郎却再也不会回来。

参考资料:《旧唐书》,《云溪友议》,《全唐诗》

豪门才女谢道韫所托非人的一生

成熟世故的宋江,为何会在阎婆惜问题上冲动?

相关文章

按照魏文侯的教导,西门豹治理邺城赫赫有功,为何却又被罢了官?

魏文侯不拘一格任人才是广为人知的,他每任用一个重要的大臣都是经过侧面多方打听的,认为合适了,才放手去用。西门豹是相国翟璜推荐的,经过魏文侯的认可,被任命为邺城令。邺城是魏国的一个重要地方,它北临赵国,扼守着赵国通往中原的门户。魏文侯虽然一直以来都奉行三晋联合的政策,但对赵国向南扩张势力还是有所忌惮有

2025-08-27 04:23:55

霍去病:年轻的将军与汉朝的传奇

在中国历史上,霍去病是一位令人铭记的军事天才,他以年轻的身份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汉朝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汉武帝时期的名将,霍去病不仅是汉朝对抗匈奴的重要力量,更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本文将为您揭开霍去病的传奇人生,探讨他的军事成就、性格特点以及他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一、

2025-08-27 01:13:30

著名的“长平之战”,见证了“战神白起”的巅峰和没落

公元前257年,11月。武安君白起死了,而且是被秦昭襄王赐死的。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四方,秦国人听到后叹息不已,东方六国却闻之大喜,拍手称快。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白起太能打了。白起从正式领兵以来,就带着一伙嗷嗷叫的老秦人到处攻城略地,前后三十七年,斩首近百万,杀的是六国惶惶不安,闻之色变。现在秦国

2025-08-26 04:15:58

王勃:唐朝的天才诗人,终年27岁,躲过杀人抵命,却难躲溺水而亡

王勃是唐朝初期著名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他位列之首,唐高宗看过他的《滕王阁序》之后,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在诗歌和骈文方面具有极高天赋的诗人,却在二十七岁的年纪英年早逝,无疑是唐代文坛史上的一大损失!有人曾经说过,若是王勃没有早早

2025-08-26 02:08:58

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谁的水平?

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和三国中后期的情况差不多,名将凋零,但是没有涌现出相应的猛将补缺,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人才断层。在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尉迟恭是一颗耀眼的将星,撑起了隋唐后期的半边天。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哪些人的水平?尉迟恭的武功单田芳评书中,自成系列,是四猛、四绝、十三杰

2025-08-25 04:04:24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