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来自一个高官贵族,他的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曾担任朝廷重要官职。司马懿的父亲生了八个儿子,个个都是当世豪杰,人人皆知,将其八人称为“八达”,因为他们的小字中都有一个“达”字。
司马懿是家里的老二,他的大哥司马朗也是一个才华出众的政治家,性格更是仁厚善良,得百姓拥护。有这样一个哥哥做榜样,司马懿从小就非常努力。加上司马朗常常监督弟弟们学习,对弟弟们的影响很大。
无论是南阳太守杨俊,还是尚书崔琰,他们都曾断言司马懿是一个可造之材,将来会比司马朗作为更大!
司马懿长大后,名声果然很大,就连大司空曹操都听过他的名声,对他很是好奇。201年,曹操终于派人去请司马懿相见,想要招揽司马懿。司马懿虽然对官场还不熟悉,但是他已经预料到朝廷已经不行了,于是托病推辞了曹操的邀请。最初,曹操是不相信司马懿的,因为他并没有听说司马懿得了什么病,他觉得司马懿这是在拿借口搪塞他。曹操派人到司马懿家中探查事情真相,司马懿就当着使者的面,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演得跟真的似的。使者回去报告曹操,曹操才没有为难司马懿。
七年后,曹操手下无人可用,十分渴求人才,这时他又想起了司马懿。这一次,他可不管司马懿是得了病还是怎么了,总之他一定要司马懿入朝为官。曹操派的使者对司马懿说:“这次你要还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可别怪主公不客气了!”司马懿知道,曹操这是来真的了,只好答应了曹操。就这样,司马懿成为了辅佐曹操之子曹丕的臣子。
其实曹操重用司马懿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的。相传,司马懿是狼顾之相,即使肩膀不动半分,头依然能够转动180度,跟动物中的狼和狗很相似。一般来说,人是做不到这样高难度的动作的,但是,道士们说,如果有人能够做到,那就说明这人要不就是心术不正之人,要不就是有帝王的志向和命运的人。曹操知道司马懿才识不凡,能力卓越,却依然不计前嫌任用司马懿,何尝不是惜才爱才的不舍呢!
一开始,曹操觉得没什么,但是还是暗中观察司马懿辅佐曹丕的一举一动。他也对曹丕说过,他对司马懿的看法,让曹丕防备司马懿。但是曹丕十分欣赏司马懿,对司马懿有一万分的信任,所以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曹操见儿子不操心,只好自己上阵观察。他见司马懿没有出格的举动,对曹丕也是尽己所能的辅佐,因此也对司马懿放下戒心。
在司马懿倾尽其才的辅佐下,曹丕终于打败了弟弟曹植,得到曹操的认可,被封为魏王太子。司马懿和当时的陈群、吴质、朱铄几人被大家称为“四友”,名动天下。
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为魏王,更加倚重司马懿。同年,曹丕代汉称帝,史称魏文帝,封司马懿为尚书,不久又封司马懿为安国乡侯。222年和224年,曹丕几度率兵攻打吴国,在曹丕出征的期间,他将所有朝政都交给了最为信任的司马懿打理。曹丕为表示对司马懿的信任,将司马懿改封为向乡侯。
司马懿常常单独觐见曹丕,和曹丕商讨国家大事,其他臣子都没有这样的待遇。可惜,曹丕于226年驾崩,曹丕之子曹叡继位,司马懿对曹叡也是忠心耿耿,像辅佐先帝曹丕那样辅佐曹叡。
曹叡受父亲曹丕的影响很大,他是甄姬之子,又长年养在郭皇后身边,也是一个贤名的君主。曹叡对司马懿也十分信任和器重,面临重要决策的时候,往往都会征求司马懿的看法。在连续辅佐四任魏帝以后,司马懿于251年去世,73岁。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