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初唐四杰是谁(“初唐四杰”个个厉害得很!(一))

15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11 18:30:09    

“初唐四杰”为何人?

初唐四杰是指的是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为”王杨卢骆”。

四杰齐名,主要是指文章而非诗文,特别是骈文和赋,但后主要评其诗。例如杜甫《戏为六绝句》有”王杨卢骆当时体”句,一般是指诗歌;如清代宗廷辅《古今论诗绝句》指的是诗文;当然也有的是兼指诗文,如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论此首时,举赋、檄、诗等为例。

本文将以诗句为例,共赏一下“初唐四杰”的精彩诗文!

骆宾王《在军登城楼》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本诗五言绝句。背景是其参加讨伐武则天在某一个城楼所做。该诗以对句起兴,写在深秋的一个清晨,诗人登上了广陵城楼,纵目远望,浮思遐想,然后写诗人对讨武战争必胜的信心。这首小诗,属对工整,语言朴实,音韵和谐流畅。一二句写景,意味时令寒冷,革命不易希望早日取得胜利。第三句用典,引用“一戎衣而天下定”,说是周武王一穿军服,起来号召诸侯革命,于是商纣灭亡,天下大定。作者引用这一句就是说革命何时取得胜利。第四句,是对革命胜利后的期望,可以歌舞长安了,表现出诗人必胜的信念及勇往直前,不成功则成仁的彻底反抗精神和大无畏气概。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这是叛逆者之声,全诗用典,荆轲刺秦王别于易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诗人体会至深,必死决心,必胜信心!

骆宾王《咏蝉》

西陆蝉声鸣,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诗人因上书论事,得罪朝廷,遭打击报复而入狱。听到秋蝉悲鸣,不由触景生情,顾影自怜。诗中作者以蝉自况,抒发被冤遭受陷害的沉痛心情,心怀高洁而不能被别人信任的忧愤之情。

全诗采用了起兴,比兴,象征等多种手法,来抒发自己被冤郁郁心情,感情充沛,思绪蹁跹,用意精妙,寓意双关。(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王翰:边塞诗人的豪情与悲壮

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人,具体生卒年不详。他年少聪慧,恃才傲物,善饮酒。二十出头便进士及第,然此后仍饮酒为事。王翰的仕途并不顺利,主要在开元年间做官。他先后到张嘉贞、张说的礼遇和举荐,曾任昌乐县尉、秘书正字、通事舍人、驾部员外郎等职。后因张说罢相,王翰也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然而在仙州后,仍旧喜

2025-08-28 06:30:20

鬼谷子的两位徒弟苏秦和张仪孰强孰弱?苏秦的合纵能否抵挡秦东出

前言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合纵连横总称为纵横家,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苏秦、张仪、公孙衍等,秦国有张仪,东方六国有苏秦,苏秦身佩六国相印即六国合纵长,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张仪入秦为相根据《史记》的记载,苏秦之所以入秦,还得益于楚国相国昭阳的欺辱和苏秦的压迫,张仪的一生就好像被规划好了一般。张仪本是魏国人,在

2025-08-28 06:07:07

按照魏文侯的教导,西门豹治理邺城赫赫有功,为何却又被罢了官?

魏文侯不拘一格任人才是广为人知的,他每任用一个重要的大臣都是经过侧面多方打听的,认为合适了,才放手去用。西门豹是相国翟璜推荐的,经过魏文侯的认可,被任命为邺城令。邺城是魏国的一个重要地方,它北临赵国,扼守着赵国通往中原的门户。魏文侯虽然一直以来都奉行三晋联合的政策,但对赵国向南扩张势力还是有所忌惮有

2025-08-27 04:23:55

霍去病:年轻的将军与汉朝的传奇

在中国历史上,霍去病是一位令人铭记的军事天才,他以年轻的身份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汉朝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汉武帝时期的名将,霍去病不仅是汉朝对抗匈奴的重要力量,更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本文将为您揭开霍去病的传奇人生,探讨他的军事成就、性格特点以及他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一、

2025-08-27 01:13:30

著名的“长平之战”,见证了“战神白起”的巅峰和没落

公元前257年,11月。武安君白起死了,而且是被秦昭襄王赐死的。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四方,秦国人听到后叹息不已,东方六国却闻之大喜,拍手称快。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白起太能打了。白起从正式领兵以来,就带着一伙嗷嗷叫的老秦人到处攻城略地,前后三十七年,斩首近百万,杀的是六国惶惶不安,闻之色变。现在秦国

2025-08-26 04:15:58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