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时母亲病故,于是辍学随父亲去苏州、杭州一带做生意。但是罗贯中对商业不感兴趣,在父亲的同意下,他到慈溪随当时的著名学者赵宝丰学习。罗贯中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着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大约在公元1345~1355年间,他来到了杭州。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这里活动。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
那么他的著作的问题,罗贯中的著作除了《三国志演义》以外,现在比较准确地咱们能够知道的是有两部戏曲作品,有三部戏曲作品,是《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后两部已经佚失,现在存下来的只有一部杂剧作品,叫《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也是写历史故事,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的思想观念、思想内容跟《三国演义》还是有些相通的地方。
罗本贯中编次的这部《三国演义》是不是就是咱们现在看到的这部《三国演义》呢?还是有疑问。因为《三国演义》这部书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很长时间的流传的过程。从十四世纪中后期一直到十六世纪初有了这个刻本,嘉靖元年是1522年,如果说罗贯中去世是1402年,那么大概可以知道从1402年到1522年是120年时间。在这120年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当中,《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主要是以一种抄写的方式流传的。大家知道《三国演义》是很厚的一部小说,这么厚的一部小说长时间地抄写很难保证它能完整的、一点不变的保留原貌。
罗贯中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巨星,是白话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鼻祖。他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俄、瑞士、日、蒙、朝、泰、越、缅甸、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10多种语言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发行。美国把《三国演义》列为国家最高军事学院的战略教材之一,日本经济界把《三国演义》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的必读书,世界各国大百科全书都收录有罗贯中及其作品,并给予极高评价。罗贯中的小说创作,已经成为中国和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一份宝贵财富。
在三国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英雄辈出,战火纷飞。街亭之战,一场关乎蜀汉命运的战役,马谡的失误让街亭失守,曹魏的名将张郃紧追不舍,形势危急。就在这紧要关头,蜀汉大将魏延率军赶到,他挥刀纵马,直取张郃,一战成名,重新夺回了街亭。这场战役,不仅是魏延和张郃的第一次交锋,更是两位三国名将较量的开始。魏延,蜀汉
2025-09-16 03:26:45想象一下,如果三国时期的刘备成了魏主,孙权成了蜀主,而曹操成了吴主,这历史的车轮是不是得换个方向转转?要知道,在那个“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年代,刘备这位中山靖王之后,可是自带光环的。如果他坐上了魏主的位置,别说士大夫们了,就连普通百姓恐怕也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吧!刘备这个人设,妥妥的是个“仁义大哥
2025-09-16 02:44:33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