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焚书坑儒的主人公是谁(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何宁愿得罪读书人,也要焚书坑儒?)

12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12 14:04:18    

千古一帝秦始皇,扫六合平天下,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做了一件件丰功伟绩之事。但是越也做了许多劳民伤财之事,其中最为人所诟病的当属焚书坑儒了。我们都知道,古代帝王的风评,全赖于读书人,所以很多皇帝即便再怎么暴虐,也不会轻易得罪这群读书人。秦始皇本来凭借着自己的丰功伟绩理应得到更高的评价。但是却因焚书坑儒的事情,而被后世读书人所黑?

为何秦始皇宁愿得罪读书人,也要焚书坑儒呢?这一切都源自那场廷议。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 当时仆射周青臣对秦始皇一阵恭维,并称秦始皇推行的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是非常好的一个政策。但是当场淳于越便指出了,不推行分封制,以后皇室有难,将没有王族有力量保全皇室统治,国家权力将落入权臣手中。同时指出了,始皇帝各种不遵从古制,以后将不能长久。

秦始皇不愧是千古一帝,面对淳于越的指责,并没有驳斥他,反而让大臣们讨论这个问题。丞相李斯,指出了分封制最大的弊端便是几代之后,血缘关系变稀疏了,如今好不容易得到的统一又可能分崩离析。至于淳于越所说的不遵从古制,以后将不能长久,无非是读书人对政局的妄议,当即建议秦始皇焚毁六国的书籍。史载:“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正是在这场廷议之后,秦始皇才开始焚书。纵观这场廷议,其核心的问题便是如何统治老百姓的思想。对于刚刚完成统一的秦国,如何管理山东六国,成为了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本就不是以文化见长的秦国,选择了最简单的处理方式,那便是通过焚毁六国藏书,全国上下只保留一些秦国古籍以及一些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只能说初衷是利于秦国统治,但是方式却有失偏颇。再加上李斯想要“罢黜百家,独尊法术”的私心,使得许多经典古籍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再说一下“坑儒”,我们常将“焚书坑儒”说在一起。但实际上,却是两个不同的事情及起因。前面讲到“焚书”源自一场廷议。“坑儒”则是源自一次“妖言”,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后,便非常渴望长生不老。为此他找来了大量的方士为其炼制长生药。长生药这种东西都是在骗人的,有两个叫做卢生、侯生的方士自知难以炼制出长生不老药,害怕被秦始皇治罪。于是决定主动出击,联合了其他术士到处宣传秦始皇“刚戾自用”、“专任狱吏”、“以刑杀为威”、“贪于权势”,不应当为他求仙药。

秦始皇知道这件事之后,龙颜大怒,将卢生、侯生二人抓起来,严刑拷打。在严刑拷打之下,卢生、侯生二人又将联合其他术士一同诽谤秦始皇的事给说出来。是可忍孰不可忍,在花费了无数金银财宝之后,依旧没有得到长生药,还被这些拿了自己钱财的术士给诽谤。本来脾气就不好的秦始皇,岂能善罢甘休。当即下令全城搜捕这些方士,总共牵涉了四百六十多人,秦始皇将他们皆坑杀于咸阳。

不难发现所谓的“坑儒”并不是坑杀儒家学子,而是坑杀那些欺骗自己的方士。事实上,儒生在秦朝的地位并不低,而且还在很多领域得到重用。秦始皇让这些儒生职博士、掌典籍、制礼乐、备咨询,还能够参加朝议,实行“尊赐之甚厚”的优待政策。纵观秦朝也没有大规模坑儒的记载。这点西汉的几个儒学大师的文献记载当中不难发现。当时的贾谊、董仲舒可都是儒学大师,而且两人距离秦朝也不过几十年,如果秦始皇真的有坑杀过儒生,那么这两个人,决定会在他们的书籍文章当中有所记载,特别是贾谊还写过《过秦论》,“坑儒”确有其事,这篇《过秦论》又岂会没有一丝记载。

所以这个所谓的“焚书坑儒”应该称之为“焚书坑术”,至于后来为何会变成“焚书坑儒”。大概是后世儒家学子对于秦始皇“焚书”的怨念,同时也是为了博取同情罢了。

相关文章

刘邦的生平事迹

刘邦,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西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的智勇和卓越的领导能力,以及他对于统一中国的追求。刘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的童年充满了艰辛和困苦。然而,他并没有被现实所束缚,而是通过自学获得了广泛的知识。这种求知欲和坚韧的品质为他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他

2025-04-06 02:31:02

刘邦从地痞流氓到大汉开国皇帝,实属一部励志史

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逝世于公元前195年6月1日。在世61岁,在当时已算高寿了。史料记载刘邦年轻时不务正业,爱赌钱,经常欠赌债,爱喝酒好色,经常勾搭小寡妇,没少干偷鸡摸狗的事。剧照剧照剧照剧照那事实真如此吗?不妨看一下史书对刘邦生辰事迹描述。6岁时还是沛县乡间的小屁孩,由于家里太穷没有入学。10

2025-04-06 02:29:58

从《史记》一书看,刘邦有哪些性格优点,助他夺得天下

熟悉历史的很多人都不大喜欢刘邦,因为他怎么看像混混,多过像真命天子。他天生狡黠、油滑,爱吹牛皮,“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这些都在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里有着详细的介绍,让人本能地对其产生反感。但细读《史记》你会发现,此人的性格中还是有许多能够成就大事的闪光点的。胸怀大志刘邦与项羽一样,都

2025-04-06 02:13:58

刘邦真的是布衣出身吗?他人生中最大的的贵人究竟是谁?

提到刘邦,有人会把他和朱元璋相提并论,说汉高祖布衣起家,靠三尺剑灭掉了暴秦,简直就是天生下凡,还有人说刘邦不是凡人,是龙的儿子,给刘太公带了一顶帽子。那么刘邦的身份到底是什么?他生命中最大的贵人究竟是谁?是张良,是萧何,是韩信,还是其他什么人呢?刘邦不是布衣,也不是圣人,他是小地主出身,这是我的结论

2025-04-06 01:32:12

布衣天子刘邦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汉高祖刘邦,一介布衣出身,起兵沛县,覆灭秦朝,于楚汉争霸中击败项羽,建立西汉。现代影视剧中,年轻的刘邦总是以无赖地痞、贪财好色的形象出现,他既无大将之才,更没有经天纬地之谋略,那么,刘邦究竟是如何击败“西楚霸王”项羽,以一介布衣之身登上皇位的?汉高祖刘邦不妨跟着笔者阅览汉高祖之生平,你会发现,这位西

2025-04-06 00:43:1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