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竹林七贤是谁(古代诗人的并称及合称(一)——竹林七贤)

20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14 21:04:16    
下期你最想了解哪个名称的诗人并称及合称? 单选
初唐四杰
2
三曹
1
李杜
0
小李杜
0
唐宋八大家
3
三苏
0
建安七子
7
13 人参与 投票已结束

各位师友好,天天古诗词之意象系列已告一段落。今天我们将开启新的系列,诗人的并称及合称,根据上期投票结果今天我们聊一聊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

第一、竹林七贤名号的由来。

在一千多年前的魏晋时期,政治黑暗,战争不断,在战乱年代,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文学群体,他们喜欢饮酒作诗,他们因共同爱好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因一共七人,故世谓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的名称,最早出现见于《三国志·王粲传》附《秘康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籍兄了成、琅琊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此外《世说新语》中对竹林七贤也有详细记录:“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附赠记忆小顺口溜,方便记忆)

王戎上山(山涛)秀(向秀)了一把射箭术,射死两只鸡(嵇康、阮籍),手拎(刘伶)一只,嘴衔(阮咸)一只。


第二、竹林七贤为何被后人视作一体

总体而言,七人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魏晋时期以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长期隐居,陶醉于山水之乐,枕青石,卧松岗,或酣醉,或抚琴,飘飘欲仙,放浪形骸。他们不光能歌善舞,还能弹琴赋诗、为文。他们从未刻意迎合过谁的喜好,只是潇洒做自己,纯靠气度、才华、学识、性情圈粉,在当时形成一股清新脱俗之风。

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三,嵇康的部分作品赏析。

嵇康是魏宗室的女婿,世称嵇中散。《史书》中称嵇康“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实在是一位风度翩翩的美少年,在诗词乐赋上,嵇康也是无师自通,自学成才。

1.蝎盛则木朽,欲胜则身枯。《答向子期难养生论》

如果树木中的蠹虫变得多了,树木便要干枯,如果人的欲望如果太多,身体也会因此而垮掉。成功与失败之间最大的差别,往往不是智商和能力的差别,而是韧性和耐心的差别,是内心欲望抑制程度的差别。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时刻抑制自己的欲望,才能有所收益。

2.不以爱之而苟善,不以恶之而苟非。《释私论》

不要因为自己喜爱,便无缘无故地称赞。也不要因为自己厌恶,便无缘无故地去批评。弄清真理,话应三思,看透世间世事洞明皆学问,看淡宠辱不惊的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云卷云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的人生路上,才会有那不期而遇的美丽惊喜!

3.日远迈兮思予心,恋所生兮泪流襟。《思亲》

离开的家庭时间越长,便越会思念自己的亲人。疫情之下,你有多久没回过老家了?天底下那些思念儿女,却不敢轻易表露情绪的父母们,你们的心里到底藏了多少痛?思念是一种幸福的忧伤,是一种甜蜜的惆怅,是一种温馨的痛苦。正是在不尽的思念中,人的感情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相关文章

历史人物之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开创者

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 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在中国历史上,像李世民这样武功与文

2025-05-07 01:05:47

大唐天子李世民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贵族出身的李世民,自称十八岁的时候还生活在民间,故“民之疾苦情伪无不知之”。他曾亲眼目睹隋朝的覆亡,参与过激烈的战争,这对他政治思想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他曾对大臣们说过,自己特别勤行三件事:“鉴前代成政事,以为元龟”,“进用善人,共成政道”,“舍弃群小,不听谗言”。在中国封建历史上,李世民是一位比较

2025-05-07 00:55:32

信陵君礼贤下士,这让他不仅能知天下事,关键时刻还帮他救了赵国

战国时,秦昭襄王为了给范雎报仇威胁赵王交出魏齐,赵相虞卿带着魏齐逃出赵国,想要前往楚国。在路经魏国时,虞卿找到信陵君求助。虞卿之所以求信陵君,全在于信陵君对名士很敬重,喜欢帮助别人,而且在各国名气很大。1.知天下事公元前277年,信陵君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薨逝了,他的兄长魏圉继承了魏国的王位,是为魏安

2025-05-06 00:08:40

信陵君两次击败秦军,战绩究竟有没有水分?

信陵君在赵国一住十多年,当所有人都以为,他将终老赵国的时候,秦军突然进攻魏国。魏安釐王抵挡不住秦军,于是立刻急招信陵君回国。当时,信陵君还发了顿脾气:用不着我的时候,就任由我住在赵国,十多年不闻不问。现在用得着我了,一封诏书就想把我叫回去,这不是欺负人吗?不去!这件事闹得很大,立刻就有两位贤人劝说信

2025-05-06 00:01:40

一代圣主李世民,背后竟然温柔又肉麻?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明君,他在位期间,对内以文治天下,厉行节约,鼓励农桑,发展生产,实现了国泰民安,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对外开疆拓土,先后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了高昌、龟兹和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引得北方地区各少数民族势力纷纷称臣纳贡,因此获得了“天可汗”的尊号。看看史书你就会发现,

2025-05-05 00:17:1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