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有星空 夜色更精彩# 智取生辰纲的晁盖七人,能打过正常状态的杨志吗?
要分析正常状态下的杨志能否打的过智取生辰纲的晁盖等七人,那得具体分析下双方的战力。
杨志,杨家将的后人,金刀杨令公的嫡孙,深得家传绝学。杨志的本事即便放在整个《水浒传》所有人里边都属于顶级存在,属于马上马下双一流高手。杨志曾经跟众多的马上马下的武林高手交过手。
《水浒传》第12回,杨志在大名府留守梁中书东郭门教场横刀跃马大战副牌军周瑾和正牌军索超。结果轻松战胜周瑾,战平索超。周瑾乃无名之辈放下不提,那索超可非等闲之辈,他绰号“急先锋”,入伙梁山排名第十九,为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之一,乃三十六天罡星之“天空星”。
呼延灼,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杀伐骁勇,有万夫不当之勇。在梁山排座次时,坐第八把交椅上应”天威星”。杨志与呼延灼大战四十余合,不分胜败。
林冲,绰号豹子头,东京人氏,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梁山山大聚义时,排第六位,上应天雄星,位列马军五虎将。林冲的实力毋庸置疑,但在与杨志的较量中未能取胜足见杨志步战实力之强。《水浒传》原著第第11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两个人都是使用朴刀,战了大约五十回合左右未能分出胜负。
杨志同花和尚鲁智深也有过较量,也是战了个平手。鲁智深,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泊,排第十三位,上应天孤星。
杨志丢失生辰纲,想要投靠二龙山,结果在树林子里碰到了鲁智深,这两位一言不合就开打:
俩人又战了五十回合左右不分胜负,鲁智深见杨志身手了得,知道此人非同寻常,于是停止了打斗,俩人一叙竟然都是关西老乡。俩人一合计干脆合伙抢占二龙山,从此后鲁智深、杨志加上后来的武松成了二龙山的三位寨主。
通过杨志的战绩可以看出,杨志的综合战力非常强。
智取生辰纲的七个人分别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晁盖号称“托塔天王”,东溪村人士,是梁山第二任寨主。由于晁盖死的比较早,也不在一百单八将之列,有关他的战绩并不多。他这个托塔天王的称号并不是因为他能打,而是因为他有力气。传说邻村西溪村闹鬼,村人凿了一个青石宝塔镇在溪边,鬼就被赶到了东溪村。晁盖大怒,就去西溪村独自将青石宝塔夺了过来在东溪村放下,因此人称托塔天王。
实际上晁盖的能力主要体现在领袖气质而不在于打打杀杀,他平生仗义疏财,为人义薄云天,专爱结交天下好汉,闻名江湖。作为梁山之主,晁盖基本上稳坐中军帐下达作战命令,不需要他亲自动手,好不容易有次下山的机会去攻打曾头市结果还被毒箭射死,说明他并不擅长于实战。
吴用,号称“智多星”在上梁山之前是一位学究,教书先生;上了梁山之后就是军师。他的能力体现在出谋划策卖弄口才上,至于打打杀杀的事可能比晁盖还外行,让一位教书先生去对抗杨志无异于以卵击石、螳臂当车。
阮氏三雄,常年在石碣村水边上生活,靠打渔为生,堪称水下的霸主,这哥仨的主要业绩是在水战上大放异彩,陆战能力对付一般的草寇绰绰有余,但要对付杨志这样的顶级武术大师显然是力不从心,不在一个档次上。
刘唐,号称“赤发鬼”,刘唐此人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的排位并不低,排在第二十一位,但他存在感比较低。有勇无谋,武功造诣一般。
公孙胜,是蓟州九宫县人氏,自幼好习枪棒,拜二仙山紫虚观罗真人为师,道号一清先生,学得一身道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人称入云龙。
公孙胜是一位真正的高人,如果没有公孙胜的掺和,杨志可以轻松击败晁盖等六人。但是有公孙胜这位高人的出现,杨志无论如何也赢不了,公孙胜真要使出道术来,别说是一个杨志就是三个杨志也早死多时了。
结论:由于公孙胜的参与,杨志必败无疑。没办法,拥有道术的人是惹不起的。
赵武灵王的谥号可能是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因为其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前面的武是美谥,而后面的灵则是典型的恶谥。从这个谥号就能看出后世赵君在评价他的时候内心有多复杂。作为战国最为杰出的赵国国君,赵武灵王赵雍绝对是同时代的另类。在秦国日益崛起,其他诸侯不得不对秦国虚与委蛇的时候,他却在琢磨如果打击秦国!不
2025-09-06 11:21:43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秦赵长平之战的秦军最高统帅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武安君白起,而战后的坑杀几十万赵军也成为白起最大的一次“人屠”。但奇怪的是,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秦国从一开始就对赵国的战略决战来准备
2025-09-06 09:52:28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