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天宫二号航天员是谁(天宫二号要退休了!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深情寄语)

1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19 14:46:53    

海报创意设计:游宗泽

近日

“天宫二号要退休了”,一则话题持续走红网络,让这位功勋卓著的“老家伙”又焕发了青春。

“天宫二号”即将化作灿烂的火焰

消散在茫茫天宇

网友纷纷发声

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昨天,小编也刚刚收到,两位“网红”的来信!

加油,向未来!

再过两天,天宫二号一一我们的老战友,即将完成1000多天的太空之旅,受控离轨。作为第一个进入天宫二号的我,既高兴,又非常留恋。高兴的是她圆满且超额完成了任务,留恋的是,她是我们中国航天员的太空之家。此时此刻,九天之上遨游的天宫二号正在作最后的告别,这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完美收官。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制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一是航天员天地安全往返;二是多人多天飞行、空间出舱,手控交会对接,中期在轨驻留的空间实验室。三是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入轨。1个多月后的10月17日,我和陈冬驾乘神舟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经过多次变轨,10月19日1时11分转入自主控制状态,以自主导引控制方式向天宫二号逐步靠近,神舟十一号开始向天宫二号缓缓靠拢,完成对接。直到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解锁分离,我和陈冬飞行了33天,创造了中国人在太空驻留的新纪录。这次任务极大提高了交会对接的可靠性和效率,全面检验和测试了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的高安全高可靠性。

天宫二号作为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在轨成功验证了与飞船交会对接、货运飞船补加、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太空维修等空间站建造、运营的关键技术。我和陈冬在天宫二号度过了30天美好时光。还共同亲手参与了近40项科学实验,航天医学、空间科学、人机协同、天地联讲科普、太空养蚕、太空种植等等,让我记忆犹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与我们天地通话,勉励我们不断前行,勇攀高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让我终生铭记!

当前,我国的空间站任务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准备中,建成后将成为中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一个属于咱中国人的空间站时代即将全面到来!我们充满信心!

希望大家热爱支持中国航天,关心关注中国航天,热烈欢迎大家加入航天,奉献航天,携手同行,共圆航天梦,共筑中国梦!

谢谢您,天宫二号!再见,好战友!加油向未来!

景海鹏

2019.7.17

祖国会永远记得你

说起天宫,让人神往;住进天宫,让人幸福;告别天宫,让人伤感。

再见的时候真的有千言万语,但再见的时候不想说再见。

我最想说,有一种幸福叫陪伴。30天,这是你陪伴我的日子,在时间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但再短暂也能成就岁月的芳华。这30天是我人生中最愉快、最难忘的一段经历,也是最为宝贵、最值得珍藏的一段时光。忘不了你我一起见证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的诞生,忘不了你我一起见证很多空间科学实验、应用试验和航天医学实验的成功。回想起来,我真的是满满的幸福。因为你那里是我实现飞天梦想的地方,你那里是习主席与我们天地通话的地方,你那里是我在太空里的家。

我最想说,有一种牵挂叫守望。我虽离开,但心随你在。你与货运飞船快递小哥成功牵手,我为你点赞;你完成首次“太空加油”,我为你自豪;你完成生菜种植实验,我为你骄傲。1000多天的太空之旅即将结束,你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超额完成任务,超长安全运行,真是好样的!2016年11月18日,我完成了使命你在太空送别我,如今你将完成使命我在地球送别你。上一别,我们向世界宣告,中国航天员可以在我国自主建造的飞行器内完成中期驻留。而今天的离别,意义更加重大。今天的谢幕是为了明天空间站时代大幕的开启,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要走上第三个台阶,功能更强大,设备更先进,环境更舒适,运行更安全的太空之家在等着我们的到来。

我最想说,有一种梦想叫接力。今天的离别,是为了明天的重新出发;一棒的结束,意味着下一棒的开始。中国航天人就是在这样不断的接力中,向着更深更远太空出发的。你的使命虽然即将结束,但中国航天的使命永远在路上。今天你的受控陨落,是为了明天祖国航天事业更好的腾飞。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中国航天将迎来新的辉煌。

天宫二号,历史会永远记得你,祖国会永远记得你,我会永远记得你。感谢你,我的好兄弟!祝福你,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

陈冬

2019.7.16

自古美人叹迟暮,不许英雄见白头。唯有砥砺奋进,才能辉煌永驻。

让我们跟随,以上三位“网红”的脚步,回顾那些光辉岁月。

2016年9月1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

这一天,正逢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在远离地球近400公里的轨道上,天宫二号正等着与“亲人“相聚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当时,太空舱里的一段对话刷屏朋友圈,也让景海鹏成为了三上太空的“老司机”。

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如约而至,并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右)和陈冬竖起大拇指相互祝贺。

已独自飞行了30多天的天宫二号,终于等到了来自祖国的“亲人”。

2016年11月15日,航天员景海鹏(右)和陈冬在天宫二号首次接受“天地采访”。

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两位航天员在地面科技人员的协同支持下进行了为期30天的太空生活。

他们在轨参与了多项科学试验,比如更换空间材料制备样品进行太空植物栽培试验。

在这里,天宫二号见证了世界航天史上第一堂“天地联讲科普课”。

景海鹏和陈冬通过交互软件和数据手套,实现空间精细操作机械臂建立了人机协同在轨维修系统。

神舟十一号返回后,天宫二号的使命还未结束。

2017年4月20日,搭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

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先后完成自动交会对接,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等3次交会对接和3次“太空加油”。

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全面收官!空间站时代的大门向中国人豁然打开。

天宫二号在轨稳定运行期间,获取了大量空间科学与应用数据。在资源环境、大气、湖泊、农业、林业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应用成果。

一次次的“顺利”与“成功”是天宫二号的光荣记忆,也是中国航天人不懈努力的证明。

今夜,天宫二号即将“回家”!祝你一路平安,我们不会忘记你的名字!谢谢你,天宫二号

一个属于中国人的太空时代,即将来临!

编辑:顾军 陈孙杰(实习生)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