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83年十二月,五十六岁的唐高宗李治快不行了,这位软弱的皇帝趁着回光返照,赶紧安排后事:由太子李显继承皇位,凡事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都由皇后武则天来决定。
李治驾崩后,李显即位,这就是唐中宗,按照惯例尊母亲武则天为皇太后,这一年武则天五十九岁。
早在674年的时候,武则天就加号为“天后”,与唐高宗并称为“二圣”,参与朝政。这个“天后”可是货真价实、掌握生杀大权的天后,与现在所称的什么歌坛、影坛、体坛天后不可同日而语啊。
唐高宗体弱多病,难于操持政务,武则天得以逐渐掌握朝政,成为掌握实权的最高统治者。
武则天已经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岂能仅仅满足于垂帘听政?她雄心勃勃,她的目标是女皇。但是,她清楚地知道,李唐的宗室、大臣肯定不会答应,对于这些绊脚石,武则天自有应对的办法。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关键是这“辞”得有人来提供啊,这难不倒才智过人的武则天。
武则天下令制造铜匦(音:guǐ),就是用铜做的匣子,放在洛阳的皇宫门前。一共四个,专匦专用。
你有才能,诗文写得好,想当官,就把你的自荐信投到延恩匦里啊!
你对朝廷政策有评论、建议,就把你的建议书投进招谏匦啊!
你有冤情,要投诉,好办,把投诉书投入伸冤匦。
你研究天文气象灾变、或者武器装备设计,那就把你的研究论文投到通玄匦。
这比现在的举报箱功能强大得多了去了啊。
这个办法好啊,得民心,人们拥护啊,武则天当时的政局稳定了起来。
第一个稳定时局的小目标实现后,武则天开始迈向真正的目标,打击李唐的宗亲、和反对武则天的开国大臣,为她当女皇扫清障碍。
武则天继续下诏规定,任何人都可以告密。凡属告密之人,臣下不得私自审讯,国家都会向其供给驿站车马和饮食。即使是农夫樵人,武则天都亲自接见。
所告之事,如果符合旨意,就可破格升官。如果并非事实,亦不会问罪。告对了,可以当官,告不对,也没有损失,况且还管吃管住,就算是一次免费旅游吧,这等好事,谁不愿意啊,于是四方告密者蜂拥而起。
这其中有四个人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侯思止,最为凶狠残暴,受到了武则天的提拔,被授予掌管制狱的官职 ,成为武则天的打手,开始了一段“酷吏政治”。
他们发明了一系列刑讯逼供的刑具,比如“铁笼子”、“突地吼”、“定百脉”、“喘不得”等等,让人为之闻风丧胆,后怕不已。
索元礼、来俊臣二人齐名,人送外号”来索”,就是来逮捕的意思,可见这二人有多恐怖吧。
少年时期的来俊臣就是一个诡谲奸诈、反复无常、凶险邪恶的小人。他不事生产,整天游手好闲,长大后成为一个地痞流氓,有一天,因犯奸盗罪被捕入狱。
在狱中,来俊臣最大的爱好就是“妄告密”。他捕风捉影,有时甚至连一点儿影子都没有,来俊臣都会活灵活现地向狱吏告发,某某还隐瞒了什么重大罪行。
来俊臣告发了,有关部门就得忙活着去查啊。由于他所告发的事情多属无中生有,有关部门付出人力、物力、财力,查来查去,一点儿收获也没有,瞎汉点灯白费蜡啊。刺史王续怒了,将他痛打了一顿——“杖之一百”。来俊臣这才老实了一段时间。
后来,刺史王续因犯事被朝廷诛杀。这让来俊臣看到了希望,他展开丰富的联想:既然王续被朝廷诛杀,说明王续不是什么好鸟,他既然不是什么好鸟,我被他痛打过肯定就是冤枉的。
来俊臣灵机一动,狗改不了吃屎,他决定继续告密。这次他直接揭发王续有重大罪行,并进而移花接木,在举报信上编造自己因揭发王续而招致痛打的经历。
据说,武则天见到这份举报信十分高兴,马上破例接见了来俊臣。来俊臣花言巧语一番忠心表白,武则天“以为忠,累迁侍御史,加朝散大夫。”来俊臣成了武则天的忠实打手。
对于武则天交办的案子,来俊臣尽心尽力,凡有不合他心意的,便对犯罪人实行株连,长幼都要坐连其族,斩草除根,一杀就是千余家。
692年,地官尚书狄仁杰、益州长史任令晖、冬官尚书李游道、秋官尚书袁智宏、司宾卿崔神基、文昌左丞卢献等六人,被来俊臣诬告谋反。大唐神探狄仁杰,是武则天的宠臣,当来俊臣和他谈话的时候,吓得狄仁杰主动承认自己犯有反叛之罪,可想而知他的手段有多残忍吧。
当武则天利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这些打手,扫清了政治上的障碍之后,这些打手也就失去了作用,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了。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
天授二年(691年),周兴被人告发谋反。武则天安排来俊臣来审理此案。
周兴是和来俊臣一样的酷吏,对各种审讯方法都了如指掌啊,所以不好对付。
但是还是来俊臣技高一筹啊,他想了一个办法,装着和没事一样,请周兴喝酒。
二人边喝边聊,气氛非常融洽。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来俊臣看着时机差不多了,就很诚恳地请教周兴:“老兄啊,我最近在审一个犯人,他是个硬骨头,怎么审他也不肯招,把我愁坏了。老兄,你经验老到,有什么好主意吗?”
周兴喝了一口酒,慢悠悠地说道:“老弟啊,你还是嫩了一些,这有什么好愁的啊!哥哥我前些天正琢磨了一个新招,还没有来得及使用,冲咱俩这关系,我就教给你吧。”
来俊臣心怀鬼胎地笑了,急忙说道:“谢谢老兄了,快请告诉我吧。”
周兴得意地说道:“老弟,这不难,你准备一口大瓮,然后在大瓮底下点燃大火。把犯人带过来,往大瓮里一放,你看他招不招。
来俊臣由衷地佩服,赞叹道:“老哥不愧是高手啊,这个办法太妙了。”
接着,来俊臣大声命令道:“来人,按照周大人说的办法,把大瓮烧起来,试试效果如何?”
手下人立刻抬来了大瓮,在大瓮下面点起了大火。
看着大瓮,来俊臣开心地笑了,他虚心地问周兴:“老哥啊,您看这样就行了吗?”
周兴看了之后,摇摇头说道:“这火头子太弱了,多加柴,把火烧得再旺一点,那样才行。”
来俊臣竖起了大拇指,“老哥就是老哥,高,实在是高。”
又过了一会儿,看着熊熊大火烧得正旺,来俊臣脸色一沉,面无表情地对周兴说道:“老兄,不好意思啊,请你自己到大瓮里去吧,有人告你谋反,我奉皇上的命令,要对你进行审讯。”
周兴一听,脸立即白了,腿马上软了,声音也颤抖了,赶紧跪下说道:“来大人,我认罪,您怎么说,我怎么认。”
后来,武则天赦免周兴一死,判为流放岭南,在路上,周兴被仇家所杀。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形成了一个典故:请君入瓮。来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某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顺便说一下,来俊臣的结局也没有什么好下场,697年六月,武则天下令,将来俊臣斩于闹市,并陈尸示众。
人们恨他恨得要命,都争相去剐他的肉,很快就把他的肉割得一丝不剩,成为了一个人体骨骼标本。然后人们在大街上相互击掌庆贺,开心地说:“今后睡觉,背部才可以贴着席子放心地睡了。”
(一)23岁得封天策上将23岁的你,在做什么?23岁的李世民,以3500玄甲军打头阵,以少胜多击溃了王世充、窦建德联军数十万,并且生擒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强敌。战功累累的李世民,被父亲李渊赐天策上将的封号,设置天策府,统领文臣武将,权力达到顶峰。天策上将,位列于王公之上,是仅次于皇帝和太子的第三号人物
2025-05-11 01:26:51战国时期,信陵君以一己之力压制住了秦国东侵的脚步,挽救了赵国,为魏国,甚至为所有的中原国家争取了十年时间,但却仅仅因为魏安釐王的不信任导致信陵君落了个悲剧的结局。身为魏国的君主,魏安釐王并没有太多本事,但他的弟弟魏无忌,也就是信陵君可不一样,信陵君为人谦逊和善,十分会任用贤能,有几分魏文侯的味道。魏
2025-05-11 00:16:22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之一。他出生于唐朝,是唐朝创始人之一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伟大的政策和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治理方法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他的治理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他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科举制度
2025-05-10 00:05:19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