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出了一个刘禅,”阿斗”这个名字有了”扶持不起来的人”的含义。因而有了刘禅,”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才会出现。作为一位有名的亡国之君,刘禅一生,有着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色彩。
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是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而刘禅被立为王太子。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蜀汉章武元年(221),封刘禅为太子的诏书就写到:”太子禅,朕遭汉运艰难,贼臣篡盗,社稷无主,格人群正,以天明命,朕继大统。今以禅为皇太子,以承宗庙,祗肃社稷。”
为了让自己这个儿子能够担负起蜀汉这个重担,刘备为刘禅做了不少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将诸葛亮作为托孤大臣。不仅如此,刘备还在留给刘禅的遗诏中说:”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以督促刘禅以史为鉴,学习如何从政。
可见,刘备希望自己的继任者是个擅长经营政治,能够像诸葛亮一样平衡各方关系,最终将政治带到有利于蜀汉和皇室的路上的人。然而当年刘备所期望的,并没有实现。
章武三年(223)四月,刘备在永安宫辞世,五月刘禅即继位,然而此时刘禅不过十七岁。当时诸葛亮尚且在世,因而刘禅即使毫无作为,蜀汉也还在正轨上。
然而诸葛亮的继任者蒋琬和姜维,却远不及诸葛亮,没能在皇帝缺席,甚至捣乱的情况下,让蜀汉继续大踏步向前。诸葛亮一死,蜀汉朝中就出现了激烈的夺权斗争。《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记载,”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举兵相攻,延败走。”
这场斗争,刘禅最终给出的处置方式就是先斩杀魏延,后贬斥杨仪,然后再无其他调和朝中矛盾,稳固自身统治的举措。之后,面对蒋琬这个国相,刘禅大多数时候也只是撒手不管。蒋琬掌权的几年间,我们现在能得知的刘禅参与过的蒋琬的重要政策,仅有蒋琬想造船走水路北伐时,刘禅联合费祎、姜维等阻止了蒋琬。
而在蒋琬死后,刘禅对姜维这位继任者,更是难以把控。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北伐意志,掌权期间发动了十多次北伐战争。而刘禅此时不但没能注意到国家式微,还任由姜维组织北伐。不仅如此,他还开始宠信宦官,让黄皓成为了朝中炙手可热的”大人物”。
在蜀汉从帝王到朝臣的轮番折腾之下,刘禅于景耀七年(即魏景元四年,263年)向魏国投降,蜀汉就此被灭。而作为亡国之君的刘禅,被魏军带到了曹魏都城洛阳。相比于崇祯皇帝那样以自戕结尾的亡国之君,刘禅算是非常幸运的。
刘禅到达洛阳之后,就立刻收到了这样的诏令:”公恢崇德度,深秉大正,不惮屈身委质,以爱民全国为贵,降心回虑,应机豹变,覆信思顺,以享左右无疆之休,岂不远欤!朕嘉与君公长飨显禄,用考咨前训,开国胙土,率遵旧典,锡兹玄牡,苴以白茅,永为魏藩辅,往钦哉!”
曹魏这话说的什么意思呢?大体就是先”表扬”一下刘禅的识时务,主动投降,再给刘禅许诺一下他可以从曹魏得到的好处。曹魏不仅许诺可让刘禅永远都享受俸禄,还给他封地,允许他去建藩国。曹魏朝廷甚至还赐给刘禅祭祀祖先用的黑公牛,其他金银财宝更是无计其数。
不仅刘禅本人在曹魏受到了优待,跟随他北上的家人和蜀汉旧臣,不少人都在曹魏有不错的发展。刘禅的后代中,先后有三人担任都尉,五十多人被封侯。就连原蜀汉尚书令樊建、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秘书令郤正、殿中督张通都被封为曹魏列侯。
在很多人眼中,刘禅沉醉于北方的荣华富贵而不思复国,实在是太过不思进取。因而”乐不思蜀”这个成语从一出现,就饱含人们对刘禅的痛心疾首。不过后来有学者认为,刘禅主动投降为掳,其实是在为原蜀汉军民争取生机。毕竟再打下去,遭殃的还是普通百姓。
其实,对于刘禅到底是乐不思蜀,还是为民牺牲,我们都缺少足够的证据。相比于国相诸葛亮的政绩,刘禅这个君主反倒是亡了国,这确实是他为政不善。但长久以来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影响,刘禅也不至于是一个真正的傻瓜。他当初去洛阳,是他自己的选择。而他之后有怎样的生活,便是曹魏说了算,他也只能随波逐流了。
裴矩何人?他是隋及唐初的重臣,论及才干,他精明练达,智勇兼具,常常有超拔同侪的地方。来源:《新华日报》可炀帝杨广即位之后,裴矩还是那个裴矩,但他的机巧才干不是用来成就功业,而是全花在取媚杨广的喜好上了。筹边大将竟成为献媚的佞臣。隋炀帝要迁都洛阳,裴矩被任命为建造府省的总办。他知道皇上迁都心切,遂督促
2025-08-14 01:41:05李渊,著名官二代兼富二代,祖上显赫的可以说是不要不要的。他们李氏一门的祖先,是十六国时期的西凉开国皇帝李暠,自带真龙天子基因,那是相当有排面。李渊的祖父,叫做李虎,虎哥是南北朝时期,北朝西魏的太尉,也就是当时西魏王朝的最高军事长官。李渊的父亲,叫做李昞,是北周的柱国大将军。李渊父系一门显赫,他母亲那
2025-08-14 01:22:09《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51年,韩昭侯以申不害为宰相。这一年距离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已经过去十年了。申不害本来是郑国的小官,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吞并了之后,也就做了韩国了小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伐韩重兵压境,申不害建议韩昭侯亲自去朝见魏惠王认错示弱,魏惠王挺美就撤兵了。以此为由,韩昭侯发现申
2025-08-13 00:35:20璧归赵:蔺相如的历史背景与事。“完璧归赵”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它源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 这个故事讲述了赵国使者蔺相如何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从秦国手中保全了和氏壁,并将其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的传奇经历。2. 和氏璧又称和氏之壁,是一块非常珍贵的玉璧。传说中是由楚国人卞和发现
2025-08-13 00:02:42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靠了哥哥霍去病的引荐,他才有了登堂入室的机会,成为汉武帝身边的郎官,进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霍光的特点和弟弟霍去病截然不同,霍去病处处锋芒毕露,而霍光则处处谨小慎微,在汉武帝身边几十年,办事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就凭这一点,就已经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了。霍光做事有多谨慎呢?举个例
2025-08-12 02:51:0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