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莫言版的话剧《霸王别姬》时,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作为编剧的莫言对于导演的处理某些细节的不满,也有一些闲人对于他改编的历史的不悦。文艺圈,历来百家争鸣,这不奇怪,仁者见仁,此处,不需要多谈。
只是后来有记者采访完作为编剧的莫言后,临末,还给他出了一道选择题,说:如果让他在虞姬和吕后之中选择一位,作为自己的人生伴侣,他会选择谁。莫言沉思后说道,可能会选择吕后,原因是,这个女人身上有一种男人需要的“深沉”。(大意)莫言的回答很有意思,不过,我们透过他当年为此剧撰写的广告词,或许能够找出他选择吕后的部分原因。当时的广告词写道:“这是一部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剧;这是一部让女人思索自己该做一个什么样子的女人的历史剧;这是一部让男人思索自己该做一个什么样子的男人的历史剧;这是一部让历史融入现代的历史剧;这是一部让现代照亮历史的历史剧;其实所有的戏剧都是历史剧。”
那么历史上的吕后究竟是个什么人呢?
吕后,名雉,山东单县人。她出生于公元前二四一年,当时秦朝还没有统一全国,正值“五国攻秦”,整个中国到处是战火纷飞。那时的刘邦还不成气候,但是吕后的父亲吕公却非常欣赏刘邦的仪表和风度,就将自己的女儿吕雉嫁给了他。楚汉战争打响后,项羽一度在灵璧打败汉军,俘虏了刘邦的父母和吕后长达两年。刘邦建立汉朝后,立她为后,并且将她的儿子刘盈立为皇太子。
汉高祖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一九七年的正月,一个韩信手下的“舍人”向吕后告发韩信,说,已经被贬为淮阴侯的韩信与家臣密谋准备假传诏书,发动政变,袭击吕后与太子,同时与陈豨里应外合,推翻汉朝。吕后听到后,与萧何当即定下计策,谎称刘邦征讨陈豨获胜,命令百官前来朝贺。在长乐宫受贺时,立即逮捕了韩信,并且马上处以极刑,及时的粉碎了一场未遂的政变。这一件事,后来被很多人斥责为“杀功臣”的不义行为,其实,这是不了解政治的残酷。中国历朝历代,中央集权始终与地方势力相互斗争,尤其是在新帝国建立的初期,这种诛杀功臣的权斗几乎是通例。任何一个有点作为的封建君王,都不能容忍大权旁落,属下觊觎帝位。吕后看似擅作主张处死韩信,实则完全迎合了刘邦的期望。况且,韩信的嚣张跋扈的表现早已不被刘邦信任,政治上一贬再贬,就是寻找机会痛下其手,而看似卑鄙残酷的“诛杀功臣”,却实实在在成为是巩固大汉江山的最佳手段。而政治上成熟冷酷的吕后,对于刘邦来说,是难得的贤内助,她雷厉风行的斩杀政敌,不仅为丈夫铲除了政敌,还为大汉江山社稷稳定消除了隐患。
刘邦晚年,宠信戚妃,戚妃的儿子赵王如意常跟随刘邦左右,戚妃仗着自己的宠幸,经常在刘邦面前涕泣,大吹枕边风要刘邦废掉吕后的儿子——太子刘盈,立自己儿子如意为太子。吕后,作为一个从丈夫一无是处到成为一代开国帝王、跟随他在血雨腥风的疆场和残酷斗争政坛的一路走来的女人,自己内心不仅有年老色衰而丈夫移情别恋的嫉妒和愤恨,更有眼看着自己亲身儿子帝位时刻不保的危机,其惴惴不安的内心想来恐怕非本人能够体会。
刘邦时时露出太子“仁弱”,不及自己的摇摆立场,让吕后看在眼里,内心更加不安。但是古代封建制度,轻易太子,被认为是动摇国本的大事,所以,很多大臣都极力谏诤。御史大夫周昌口吃,非常反对重立太子,说道:“臣口不能言,然臣心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太子太傅叔孙通甚至要以颈血污地死争,刘邦当面答应不废太子,但是事后,仍然有另立的意思。眼看众多大臣都无法阻止刘邦的废太子计划,吕后便找到张良替其出谋划策。张良建议太子去请隐居的名流“四皓”,即“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出来陪侍太子。这四位名流,原来一直声称不为汉臣,现在竟然出山侍奉太子,刘邦看到后,感叹太子大势已成,无法改变,彻底打消了废立太子的计划。
刘邦死后,刘盈登基,为汉惠帝。吕后成为太后,为了发泄曾经的仇恨,她毒杀了赵王如意,将戚妃的手足砍断,接着挖眼、灼耳,给她饮哑药,让其住在厕所,称之为“人彘”。其残酷着实让人侧目。不过比起北齐高洋,虐杀妃子后,还要做成琵琶,自弹自唱,以及孙权的孙子孙皓,动不动挖妃子的眼睛,剥去人皮来,显然小巫见大巫。只不过因为他们是男性的帝王,这一切,并不引人注目罢了。清朝著名史学家赵翼,曾经说道:“母后临朝,肆其妒害,世莫不以吕、武并称,然非平情之论也。”他认为嫉妒是女人的天性,但是,吕后最妒忌的也不过是戚夫人母子,“以其先宠幸凡至于夺嫡,故高帝崩后即杀之,此外诸姬子,则始终无恙。”其评断还是颇为公允。
刘盈执政后,体弱多病,朝政大权几乎全由吕后决断。这时候的汉朝,北方有强大的匈奴虎视眈眈,不时袭扰边疆;内部又有刘氏诸王等地方势力的窥间伺隙,如何治理如此庞大的内忧外患的帝国,是摆在吕后面前一个重要的任务。她首先延续刘邦的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施行宽缓的刑罚,同时,驰商贾之律,大力发展经济。同时重用刘邦时期的重臣,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稳定政局,在她统治的十几年,整个汉朝被司马迁称之为:“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呈现一派繁荣兴盛的景象。
公元前一八零年,吕后病重,为了在死后维护吕氏家族的政治势力,任命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王吕产统领南军。吕后告诫吕禄和吕产,吕氏家族一些人被封王,朝中大臣必定不满,她如果去世,恐怕大臣要作乱。嘱咐吕氏家族一定要握住兵权,保卫皇宫。吕后的判断是正确的!当她一死,周勃与陈平立即将吕禄和吕产等吕氏家族一网打尽。铲除吕氏政治势力后,周勃与陈平又迎立刘邦之子入京为帝,这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
吕后去世后,历朝历代对其评价,大多都与“专权”两字有关。中国历来是个男权社会,国家灭亡经常用女人来开脱;战胜不了敌人,便用女人来和亲;当女人撕开权力的缝隙,冲到男人前面,独当一面时,又以“后宫专权”来丑化。无论如何,始终都无法达到男人心里的预期。“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五代的花蕊夫人早在一千多年前戳破过这幅面具。对于吕后的评价,则始终无法逃离这样的窠臼。其实,如果将吕后在治国理政方面的建树与中国历代朝廷的男性皇帝作一个纵向对比,那么,对于她的评价,如果仅用“擅权”二字作结就显得极为草率,如果将她看成男性皇帝,吕后的历史功绩恐怕远远超过大多数的中国帝王。
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之一。他出生于唐朝,是唐朝创始人之一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伟大的政策和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治理方法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他的治理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他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科举制度
2025-05-10 00:05:19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之所以叫战国,原因只在于一个“战”字。从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七雄”之间的争战长达250多年。战国后期,赵国委任赵奢和廉颇为大将,蔺相如为相国,在三位的共同努力下,赵的国势稍微地强盛了一些。后来赵奢去世,便由廉颇一人担当大将。直到公元前260年,秦王派遣王龁攻
2025-05-09 08:42:04贾谊:“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作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他的品德得到了世人的认可。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他的地位和身份无从质疑。信陵君魏无忌,出生年月不详。他是魏昭王最小的儿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著名的军
2025-05-08 01:23:00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