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陈丹青是谁(陈丹青:真实清醒的“士大夫”,却逃不开个人视角的局限)

23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23 19:40:41    

“我喜欢装B这个词”

“我从小装B”

将艺术直接和装B划等号的人,我想全中国都找不出第二位。

他是当代最知名的画家,却也因为言论饱经批评。

他叫陈丹青,一个真实清醒的“士大夫”。

01.少年耕读的丹青

1953年,陈丹青生于上海一户书香门第。

出于对文天祥的敬佩,陈父从他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取“丹青”二字为儿赋名,希望他一生傲骨,赤胆忠心。

然而好景不长,在陈丹青16岁那年,全家下放农村。

那个年代的农村,苦透了,陈丹青回忆时说道:

“尤其是插秧,一边插,手指缝里一边流着血。实在受不了,伸到水田里晃一晃再继续插”

但陈家毕竟书香传家,闲暇之余,懂得苦中作乐。

白天务农,晚上画画,没有纸张,就画在火柴盒上,天天画,夜夜画。

不曾想,这一画就是八年,像极了古代文人的“耕读”生活,期间出版过《维佳的操行》、《边防线上》等多部连环画。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丹青会画画的名声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南京商业局的耳朵里,商业局要走了这个小伙子。

但等陈丹青去报到时却傻了眼,他的名额被另一个人顶替了,原因倒也简单,成分不好。

回到家中,他大病一场,那一年陈丹青22岁。

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1978年高考恢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陈丹青选择报考中央美术学院。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高考英语成绩单上赫然写着大大的“0分”。

“我是知青,没上过学不懂英语”

试卷空白处,陈丹青留下如是字样。

阅卷组老师讨论很久,鉴于时代和他优异的专业水平,选择破格录取陈丹青。

这是他第一次成功反抗教育体制,殊不知,这也是最后一次。

02.针砭时弊的丹青

1980年,一组划时代意义的油画横空出世。

41年后,其中一副被以1.61亿人民币价格拍卖成交,创下中国最贵艺术品交易记录。

这组画,名为《西藏组画》,而作者正是陈丹青。

一战成名的他未做过多停留,选择只身移居美国,在那里遇见了亦师亦友的贵人:木心

在木心的指引下,陈丹青开始研究文学《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用直率的语言发表观点,探讨艺术更思索人性。

2000年,陈丹青对美国感到厌倦选择回国。

有人说他傻,那个年代,多少人削尖脑袋往美国跑,你却选择回国。

陈丹青笑了笑,说自己感到失望,美国根本不是什么艺术的天堂。

不久,清华美院聘请陈丹青做教授,陈欣然前往却又失望而归。

因为整整四年,他招不到一个研究生。

不是陈丹青眼光太高,而是学校选拔要求太苛刻。

所有他看上的学生,清一色倒在了学校对外语水平要求的硬性门槛上。

外语不好,等于画画不好?陈丹青感到荒唐。

2005年,陈丹青愤然辞职轰动一时。

“以我的性格,在这个时代一败涂地”

“活在今天必须是一个优秀的机会主义者才行”

“你得足够无耻,足够勇敢”

一时间,陈丹青成了反教育体制的意见领袖。

他开始频繁上节目,话匣子一打开,大有收不住的趋势。

不仅聊艺术,还聊历史、聊文化、聊社会,他说:

“中国人最大的信仰是活下去”

他强调不要过度相信媒体,保持独立思考,却又大加赞赏:

“美国是一个非常人性的社会”

你似乎分不清哪一个才是陈丹青的立场。

03.“士大夫”丹青

许多人抱有一个观念:立场不绝对,绝对没立场。

前些年陈丹青常上节目,因为言论被扣上“公知”的帽子,他冤么?

我不知道,但他让我想起一个人——童话大王郑渊洁。

一样的反对应试教育,一样的追求制度变革,但从来没有人说郑渊洁是“公知”。

因为郑比陈“聪明”,郑从来不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发表意见。

他抨击教育体系,于是身体力行,独自编写教材,用“私塾”培养儿子。

他呼吁商标法改革,于是钻研法条,自己维权20年,《童话大王》直接停刊。

相较之下,陈丹青的言论就缺了一些佐证,一些够硬核的“说明”。

当观点触及社会痛点时,你的呼声会得到广泛响应,这很好。

当观点与主流价值相悖,面对质疑时,你却拿不出证据为什么说“美国是一个非常人性的社会”。

都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你青年时下放的遭遇值得同情,你中年时遇到的冲击可以理解,你有权将自己的所见所思公之于众。

但你应该说明,这只代表你自己,不代表社会一般规律。

很多人称赞陈丹青“真实清醒”,我十分赞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永不过时。

但我必须补充,陈丹青除了“真实清醒”,更像是一位“士大夫”。

拥有心怀天下的壮志,却逃不开个人视角的局限。

你说“美国是一个非常人性的社会”,因为你只是恰好见到了八九十年代美国的黄金岁月,没有见到两百年来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

你说“五四是一个完全失败的运动”,因为你只见到了文化激进造成的传统流失,没有意识到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病入膏肓。

当个人视角碰上宏大叙事,孤证不立的历史逻辑便显现得淋漓尽致。

说到底,陈丹青只是一个“真实清醒的士大夫”,而不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员。

作者:陌愁故事

相关文章

倪妮个人资料:和生命中重要的四个男人

2019年,倪妮受邀参加金鸡奖。一名记者想在后台采访她,但被拒绝了。倪妮说:没有作品,没有信心接受采访。作为“谋女郎”之一,妮妮应该是发展最差的一个。巩俐在国内外获奖,章子怡也是,

2024-05-25 20:46:47

王志飞个人资料:和张歆艺分手后,再娶小娇妻,同父异母的儿女都是心头肉

剧中“大佬”千千万,唯有王志飞最例外。2021年夏天,电视剧《扫黑风暴》热播。剧中王志飞饰演的“大佬”高明远,凭借副驾驶座位上的移动茶台,震惊了全网。开车也不忘凹造型搞情调的高明远

2024-05-25 20:34:00

“小品之王”蔡明个人资料:12岁出道,15岁参加工作,与丈夫伉俪情深

011961年,蔡明在北京出生了蔡明家中条件优越。父亲是大学教授,在过去,教授可比现在吃香很多,工作稳定,还分房。母亲是主任医师。出生在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家中,蔡明从小接受的教育也很

2024-05-25 20:16:22

王大治个人资料:追过苗圃和袁泉,毁了董洁,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娱乐圈很小,但提起王大治这个名字,还是鲜有人知。有将他误认为前国家篮球运动员“王治郅”,也有将他错认为歌手杨臣刚的,甚至还有人认为他是孙楠失散多年的兄弟。不可否认的是,王大治除了长

2024-05-25 20:02:24

朴寒星个人资料:二胎产子,丈夫因贪污等罪行判刑,原谅老公犯罪搬家济州岛

8月17日,根据韩国媒体的报道称,韩国知名艺人朴寒星在今日成功生下二胎,还是一个儿子,现在母子平安在医院休养,本应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却因为她老公刘仁锡的原因,她或多或少的也受到

2024-05-25 19:46:26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