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这一首《赤壁》,为我们还原了赤壁鏖战的情景,英雄铁血的豪迈,还有冲冠一怒的豪情。但是这首诗歌也误导了我们千年,当初曹操建造铜雀台的本意,或许是为了招揽美女享乐,但并非是为了大小二乔。
在罗贯中撰写的《三国演义》第44回: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话说诸葛亮一片扁舟前往江南,目的就是为了游说孙权,两家一起联兵抗击曹操大军。鲁肃是忠厚质朴之人,听了诸葛亮一席话之后大为高兴,将诸葛亮引荐给孙权,然后让孙权派人在鄱阳湖召回正在练兵的周瑜。
诸葛亮与周瑜都是智谋之辈,两个人斗智斗力不亦乐乎,只是急坏了在一旁的老实人鲁肃,最后诸葛亮使出了杀手锏,对东吴大都督周瑜说,你只要献出两个人,那么曹操百万大兵顷刻可退。周瑜当然问哪两个人这么有能量,诸葛亮微微一笑说,自然是乔公两位女儿大乔与小乔。
大乔与小乔都是当世的绝色美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只貌,大乔是孙策的遗孀,小乔是周瑜的妻子,周瑜听后自然十分愤怒,但他还是很有城府的,于是就问孔明你这么说有证据么?诸葛亮说,“曹操的儿子曹植是个大才子,铜雀台建成的时候,写了一首《铜雀台赋》,里面有有这样一句话,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诸葛亮说完之后,周瑜拍案而起,两只眼睛血红,怒发冲冠,口中大喝,“鼠辈敢尔。”然后对诸葛亮说,“孔明不必多言,我这就去找主公,起兵灭了曹阿瞒。”于是周瑜一马当先,后面跟着诸葛亮与鲁肃就去找孙权了,然后周瑜力排众议,促使孙权下定决定与刘备联合,共同抵御曹操的来犯。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么?其实在陈寿《三国志》中,本没有智激周瑜和大小乔什么事情,这是罗贯中为了渲染文章的氛围,突出神化诸葛亮所杜撰的。铜雀台建于建安15年,诸葛亮扁舟到柴桑是建安13年,首先在时间上就对不起来。
其次曹操建造铜雀台的背景上,在赤壁鏖战失败以后,途径河北碣石山时,俯瞰大海,豪迈之情油然而生,挥笔写下千古名篇《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这首短诗中曹操感慨人生苦短,还没有统一天下,自己就已经老了,但是自己不服输,还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在这种背景下曹操就需要用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决心,恰巧有人报告在邺城附近有金光发出,曹操令人前去挖掘,结果挖出了一只铜雀,于是让人在此地建造铜雀台,以此来彰显曹操征伐天下的雄心不减。
赵武灵王的谥号可能是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因为其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前面的武是美谥,而后面的灵则是典型的恶谥。从这个谥号就能看出后世赵君在评价他的时候内心有多复杂。作为战国最为杰出的赵国国君,赵武灵王赵雍绝对是同时代的另类。在秦国日益崛起,其他诸侯不得不对秦国虚与委蛇的时候,他却在琢磨如果打击秦国!不
2025-09-06 11:21:43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秦赵长平之战的秦军最高统帅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武安君白起,而战后的坑杀几十万赵军也成为白起最大的一次“人屠”。但奇怪的是,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秦国从一开始就对赵国的战略决战来准备
2025-09-06 09:52:28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