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原来看《向上吧!诗词》,里面有一段“评委互掐”的有趣一幕,一个康震老师,另一个是刘震云老师,节目中有一道“形容女子娇憨可爱”的题,康震老师先解释说这首诗的后面还有“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刘震云老师随赞同,康震则立即调侃“你怎么知道的?莫非这个‘郎’就是刘郎”,刘震云老师反应也相当快,立刻补充“我又来了”,后面刘震云老师也不忘调侃的说道“因为我身高八尺”……玩笑开得都是这么的有文化,估计局外人只有看热闹的份儿了!
我们在阅读诗词的过程中大概也会经常碰到“刘郎”这个词汇吧,那这个“刘郎”在古典诗词中到底有怎样的指代含义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梳理一下吧!
“刘郎”究竟指的是谁?
指汉高祖刘邦。
宋 辛弃疾《六幺令•酒群花队》长喜刘郎马上,肯听诗书说。(刘邦年轻时放荡不羁,鄙视儒生。称帝以后,他认为自己是马上得天下,《诗》、《书》没有用处。大臣陆贾说:“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刘邦醒悟,于是命陆贾著书论述秦失天下原因,以资借鉴。
宋 辛弃疾《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引用了“掷地刘郎玉斗”的典故:鸿门宴上刘邦令张良献玉斗给亚父范增,范增痛感项羽不听劝告放走刘邦,贻下后患,而将玉斗置于地,拔剑撞而破之。)
指汉武帝刘彻。
唐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唐 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刘郎,在这里有两种说法。(1)一种说法指的是东汉的刘晨,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乡,后来重入天台寻找仙女却不遇的故事。(2)另一个说法指的是汉武帝刘彻,说汉武帝晚年为求长生不老,遂派使者寻找海上仙方而使者未归的故事。)
指三国蜀先主刘备。
唐 吕温《刘郎浦口号》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典出《三国志》,当时孙权对于刘备,既有戒心,又要结亲拉关系,但对于刘备而言,怎会为了一个女子放弃天下?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分明是对孙权的嘲笑。)
宋 王千秋《贺新郎·石城吊古》要约刘郎铜雀醉,底事遽争荆楚。
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求田问舍:典出《三国志·魏书·陈登传》。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只顾谋私利),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又怎么可能跟你聊得来呢?)
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一事避君君匿笑,刘郎才气亦求田。
指南朝宋武帝刘裕。
《宋书·符瑞志上》:“逆旅妪曰:‘刘郎在室内,可入共饮酒。’”
指唐代“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前度刘郎(成语),意思是去了又来的人。出自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
唐 刘禹锡《玄都观桃花》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唐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唐 白居易《醉中重留梦得》刘郎刘郎莫先起,苏台苏台隔云水。
宋 苏轼 《阮郎归·一年三度过苏台》他年桃李阿谁栽,刘郎双鬓衰。
宋 晁补之《忆少年·别历下》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刘郎:指的是刘禹锡。“刘郎桃花:谓刘禹锡作桃花诗讥讽当权贾祸遭贬之事。)
宋 苏泂《刘郎诗·白发刘郎意自悲》白发刘郎意自悲,桃山还是欲花时。
宋 宋祁《九日食糕》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家一代豪。(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刘梦得(禹锡)作《九日诗》,欲用糕字,以“五经中无之,辍不复为”。宋子京(祁)以为不然。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各地有吃重阳糕(也叫花糕)的习俗。”)
宋 张炎《南浦·春水》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刘郎:指的是刘禹锡。前度刘郎:借用刘禹锡的典故,这里表示当日的欢愉。)
指刘禹锡的学生刘景。
唐 刘禹锡《赠刘景擢第》湘中才子是刘郎,望在长沙住桂阳。(擢第(zhuó dì),意思是科举考试及第。刘郎:这里指的是刘景,貌似是刘禹锡的一个学生。)
指宋代诗人朱敦儒。
宋 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刘郎,指的是唐朝诗人刘禹锡,作者以刘郎自比。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刘禹锡的“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及“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刘郎”与桃花的关系就是从这里来的。另一个典故就是唐朝诗人崔护的《题都护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指宋代诗人刘克庄。
宋 刘克庄《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刘郎:这里指作者自己。唐代刘禹锡多次被贬,自称“刘郎”,此暗用其意。王朗:这里指的是来给作者送行的好友王实之。)
指宋代史学家刘攽。
宋 姜夔《侧犯·咏芍药》寂寞刘郎,自修花谱。(刘郎,这里指作者刘攽。“寂寞刘郎,自修花谱”典出宋代史学家刘攽。熙宁六年,刘攽罢官,路过扬州,正值芍药盛开时节,遂对扬州芍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又有感于芍药无谱,如果不将对其整理记录,随时都可能湮灭。所以刘攽就进行搜集鉴别,写成了《芍药谱》(已失传)。)
指宋代词人周邦彦。
宋 周邦彦《瑞龙吟·章台路》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刘郎,这里是诗人自比刘禹锡,是说自己也像刘禹锡一样被贬数十年今又归来。)
指辛弃疾的友人。
宋 辛弃疾《新荷叶·和赵德庄韵》兔葵燕麦,问刘郎、几度沾衣?(刘郎:原指的是刘禹锡,此借指辛弃疾的好友赵德庄)
宋 辛弃疾《贺新郎·柳暗清波路》前度刘郎今重到,问玄都、千树花存否。(刘郎:原指的是刘禹锡,此借指友人,友人重返京都,作者有问讯京都故人之意。)
指传说中东汉的刘晨。
相传东汉永平年间,浙江剡县人刘晨和阮肇到天台山采药迷路,遇到两个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后来,刘、阮二人黯然返回山下,刘晨再次投入人世娶妻生子,繁衍后代。阮肇则红尘看破,入山修道去了。唐 司空图《游仙》刘郎相约事难谐,雨散云飞自此乖。
唐 元稹 《酬白乐天杏花园》刘郎不用闲惆怅,且作花间共醉人。唐 曹唐《仙子洞中有怀刘阮》晓露风灯零落尽,此生无处访刘郎。(刘阮,指的是东汉是读的刘晨和阮肇。)
五代 顾夐《虞美人·迟迟少转腰身袅》醮坛风急杏枝香, 此时恨不驾鸾皇,访刘郎。
宋 苏轼《鹧鸪天·笑捻红梅亸翠翘》娇後眼,舞时腰,刘郎几度欲魂消。
元 马致远《四块玉·天台路》怨感刘郎下天台,春风桃花又不见开。
借指情郎的泛称。
唐 鹿虔扆(yǐ)《女冠子· 凤楼琪树》凤楼琪树,惆怅刘郎一去。宋 无名氏《苏幕遮·陇云沈》流水落花,不管刘郎到。
清 孔尚任《桃花扇二十三出寄扇》三月三刘郎到了,携手儿下妆楼,桃花粥吃个饱。
欢迎补充!
前言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合纵连横总称为纵横家,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苏秦、张仪、公孙衍等,秦国有张仪,东方六国有苏秦,苏秦身佩六国相印即六国合纵长,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张仪入秦为相根据《史记》的记载,苏秦之所以入秦,还得益于楚国相国昭阳的欺辱和苏秦的压迫,张仪的一生就好像被规划好了一般。张仪本是魏国人,在
2025-08-28 06:07:07魏文侯不拘一格任人才是广为人知的,他每任用一个重要的大臣都是经过侧面多方打听的,认为合适了,才放手去用。西门豹是相国翟璜推荐的,经过魏文侯的认可,被任命为邺城令。邺城是魏国的一个重要地方,它北临赵国,扼守着赵国通往中原的门户。魏文侯虽然一直以来都奉行三晋联合的政策,但对赵国向南扩张势力还是有所忌惮有
2025-08-27 04:23:55在中国历史上,霍去病是一位令人铭记的军事天才,他以年轻的身份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汉朝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汉武帝时期的名将,霍去病不仅是汉朝对抗匈奴的重要力量,更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本文将为您揭开霍去病的传奇人生,探讨他的军事成就、性格特点以及他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一、
2025-08-27 01:13:30公元前257年,11月。武安君白起死了,而且是被秦昭襄王赐死的。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四方,秦国人听到后叹息不已,东方六国却闻之大喜,拍手称快。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白起太能打了。白起从正式领兵以来,就带着一伙嗷嗷叫的老秦人到处攻城略地,前后三十七年,斩首近百万,杀的是六国惶惶不安,闻之色变。现在秦国
2025-08-26 04:15:58王勃是唐朝初期著名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他位列之首,唐高宗看过他的《滕王阁序》之后,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在诗歌和骈文方面具有极高天赋的诗人,却在二十七岁的年纪英年早逝,无疑是唐代文坛史上的一大损失!有人曾经说过,若是王勃没有早早
2025-08-26 02:08:58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