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毛遂是谁的门客?(一向少言寡语的毛遂,为什么突然高调向平原君自荐)

18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29 17:48:18    

毛遂自荐这个成语我们很熟悉了,它的典故我们也都很清楚。

秦军围困赵国都城邯郸时,赵国委派平原君去向楚国求援,此时毛遂通过自荐得以跟随平原君一起去楚国,并说服楚王,发兵救赵。

那么毛遂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突然自荐呢?究其原因,有三点。

1、毛遂是门客

毛遂当时是平原君的门客,因此他有机会自荐。门客是干嘛的?平原君为什么要养门客?门客出现在春秋时期,他们是贵族们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公子们都有很多门客,例如战国时期的四公子都有上千门客。这些门客中有一些是有真才实学的,在关键时候帮主人办事的,所以公子们养门客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毛遂年轻时游赵国,成为了平原君门下的门客。所以毛遂在平原君有任务的时候,他是能够向平原君提供帮助和建议的人。毛遂的这个身份为他能够自荐提供了便利。

2、毛遂想要报答平原君

毛遂自荐的主要原因是想要报答平原君。因为毛遂自从成为了平原君的门客后,三年都是默默无闻的,没有为平原君献一计,谋一策。

毛遂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天天吃喝平原君的,却从未出过力。平原君养门客本来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需要门客们给他出主意,提建议,帮他解决问题。

所以当平原君接受任务去向楚国求救时,毛遂报答平原君的机会就来了。平原君去楚国需要带二十个人,结果选来选去只选了19个人,还差一个,怎么也选不出来了,这时毛遂就自荐了。

因为毛遂三年都没有出过主意,所以平原君对他并不熟悉,所以不太同意毛遂与他前往楚国。可是毛遂说,他会在关键时刻,显露锋芒,帮助平原君解决困难。

这样平原君就只好带他一起去楚国了。毛遂为什么要坚持去楚国,就是为了报答平原君对他的恩德,他不能白吃白喝人家的食物,要在紧要关头为人出力,才对得起别人和他自己。

3、毛遂有智慧

毛遂之所以敢去楚国,说明他之前是做好了准备的,也可以说他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毛遂三年在平原君的门下,都没发声。

三年后突然自荐要去楚国,那么他这三年肯定也没有荒废,而是在观察当时天下的局势,考虑如何面对这种局势,所以毛遂三年来,并不是在耗费时间,而是在增强他自身的能力,当在危及关头时,他就能一展身手了。

在到达楚国后,他与大家谈论局势,大家都很佩服他。而在逼迫楚王签订盟约时,也展现了他的胆略和智慧,使得楚王不得不和赵国签订盟约,答应发兵救赵。

在促成赵楚联盟这件事上,确实体现了毛遂的智慧。毛遂的智慧使得毛遂自荐的结果很理想,毛遂的名声也因此传遍所有诸侯国,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千古典故。

毛遂成为平原君的门客后,与其他人相比并无什么特长,甚至比其他人更沉默。然而他却不急于表现,而是少言寡语了三年,因此,导致当他自荐时,平原君都不认识他,所以平原君不愿意带他去楚国。

可是毛遂很坚定地认为他自己会在楚国之行有所贡献,平原君也是选不出人了,只好带着毛遂去了楚国,结果却令人意外。

毛遂自荐这件事告诉我们,不要小看平时不爱说话的人,也许这些人中就有出类拔萃的人。

同时也说明了,一个人平时不要太高调,处处显示自己的水平,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是到了关键时刻,这类人未必能派上用场。反倒是那些话语不多的人,能够一显身手。

所以我们中国人不太喜欢夸夸其谈的人,而更青睐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人,从毛遂自荐当中应该吸取了不少经验。

参考文献: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赵世家》

作者介绍:

肖邦:喜欢中国历史,对历史人物、事件有独到见解。希望通过文字还原历史的真相,揭开历史中鲜为人知的秘密。了解历史,掌握现在,拥有生活的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文章链接:

为什么嬴政在攻打楚国时,不直接任命王翦,而是先任命李信为将

相关文章

是领袖、统治者还是暴君?浅论武则天在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唯一一位女性皇帝,她统治了唐朝的后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对于武则天在历史上的地位,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她是一个优秀的领袖和统治者,也有人认为她是一个暴君和僭越者。因此,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武则天在历史上的地位,究竟是一个领袖、统治者还是暴君,以及她的

2025-04-21 02:19:59

从“围魏救赵”到“窃符救赵”,赵魏之间发生了什么?

围魏救赵,魏国攻打赵国,齐国出手相助,攻打魏都大梁,解赵国之围;窃符救赵,秦国攻打赵国,魏国出手相助,和楚国联手攻打秦国,解赵国之围。魏赵之间发生了什么,导致魏国对赵国是又打又救的?赵国又是怎么回事,总是被救?要明白这些,得先看看他们都发生在什么时候。围魏救赵,发生在公元前353年;窃符救赵,发生在

2025-04-21 01:28:13

大功告成:女皇武则天千古一帝

成语“大功告成”出自嵩山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两个故事。一是大禹治水成功,玉皇大帝赐大禹一件黑色的玉器(玄圭),并在嵩山万岁峰悬崖处赐无字匾,告诉世人,成功于天下(可参考“匾挂石崖”一文)。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一生却与中岳嵩山有着紧密的联系,她当皇帝和实际执政期间,有史料记载的就有八次来到

2025-04-21 01:15:18

魏信陵君窃符救赵为什么能成功?离不开这三个人的帮助!

一: 历史背景 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件事情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秦吞并六国的动作日益加剧,频繁的发动战争。 公元260年,在长平大战中,秦国大破赵军,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又乘胜围困赵国首都邯郸。企图一举灭赵,再吞并韩魏,扫除东进的障碍,完成统一六国的计划! 当时诸国摄于秦国的兵锋之威,不敢援助。而魏国是

2025-04-20 02:15:52

窃符救赵后,流亡在外的信陵君为何声威不减

历史人物千千万,太史公也是有偏宠的。于是,我们看到《史记》里出现了一位让人眼前一亮再亮的人物——魏信陵君公子无忌。在太史公笔下,信陵君既是儒雅潇洒的贵公子,又是担当世事的真英雄。儒雅的他礼贤下士,为弱者复仇,与屠者在市井谈笑风生;英雄的他洞悉局势,窃符救赵,后又率五国之军,将秦国打得只能保守防御。影

2025-04-20 01:57:3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